发布信息

一种光电建材系统的安装框架及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27 19:05:50     930



发电;变电;配电装置的制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建材系统的安装框架及安装结构。背景技术:2.现有光伏组件或者产品在安装时,当需要产品结构排水时,组件边框与排水槽采用分体设计,主要依靠类似于w型的排水槽进行导水排水,需要有2道施工流程,增加了材料成本与施工成本。且在坡面宽度大于排水槽长度时,排水槽及盖板会出现拼接缝隙,遗留严重的漏水隐患。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防漏水性能好的光电建材系统的安装框架。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建材系统的安装框架,其包括多个框架单元,每个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上组角腔部、下组角腔部以及相对称的左组角腔部和右组角腔部,上组角腔部、下组角腔部、左组角腔部和右组角腔部围合形成光伏面板的安装空间,5.所述上组角腔部包括呈管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上组角腔、设于所述上组角腔上且具有朝向所述下组角腔的开口的上组角上边框、设于所述上组角腔上且位于所述上组角上边框相对侧的上组角上连接框、位于所述上组角上连接框的下方且与所述上组角上连接框位于所述上组角腔的同侧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两端部设有落水孔;6.所述下组角腔部包括呈管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组角腔、设于所述下组角腔上且具有朝向上组角腔的开口的下组角上边框、设于所述下组角腔上且位于所述下组角上边框相对侧的下组角下边框;7.所述左组角腔部包括左组角腔、设于所述左组角腔上且具有朝向所述右组角腔部的开口的左组角左边框、位于所述左组角左边框下方且与其位于所述左组角的用一侧的左组角下边框、位于所述左组角腔上且与所述左组角左边框位于相对侧的左组角右边框,所述左组角右边框内具有朝上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左组角右边框内的空间分为第一左排水槽和第一左压紧槽;8.所述右组角腔部包括与所述左组角腔对称的右组角腔,与所述左组角左边框对称的右组角右边框,与所述左组角下边框对称的右组角下边框,与所述左组角右边框对称的右组角左边框,右组角右边框上的开口朝向左组角腔部,所述右组角左边框内具有朝上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右组角左边框内的空间分为第一右排水槽和第一右压紧槽。9.优化的,所述左组角右边框具有朝上的开口并形成第二左排水槽;所述右组角左边框上具有第二右排水槽。10.优化的,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盖设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上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以及与所述左组角腔部或右组角腔部固定连接的螺钉。11.优化的,述左组角腔朝向右组角腔部的侧面上设有翼板,所述盖板本体下方具有限位板,以及卡于与所述左组角腔或所述右组角腔上的翼板上的卡板。12.优化的,上组角腔部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组角腔下方的支撑板。13.优化的,所述框架单元的下组角腔的与位于其斜下方且相邻的所述框架单元的上组角连接框之间设有防水胶条,所述防水胶条的上端面与所述下组角腔相粘合,所述防水胶条的下端部具有固定凸钉,所述固定凸钉与所述上组角连接框上的连接孔卡接。14.优化的,所述左组角左边框、左组角下边框以及左组角左边框斜向上延伸并伸出于所述上组角腔部外。15.优化的,所述隔板朝向相邻的框架单元的侧面上设有侧限位槽,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辅助安装定位件,所述辅助安装定位件上设有定位卡凸,所述定位卡凸卡设于所述左组角右边框上时,所述定位卡凸的一端部抵于所述侧限位槽内,另一端部抵于相邻的所述框架单元的右组角左边框上。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电建材系统的安装结构,其包括支架、安装模块、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所述安装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内的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插设于所述上组角上边框的开口、下组角上边框的开口、左组角左边框的开口以及右组角右边框的开口内,所述安装框架为上述安装框架。17.优化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侧分别压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相邻的左组角右边框和右组角左边框上的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以及支架上的螺钉。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解决了光伏产品超长拼接漏水隐患和安装复杂的问题,将排水槽集成在产品左、右组角腔部中,现场安装只需要以每块光伏发电产品作为一个标准模块放置在钢结构的支架上,打钉固定盖上盖板本体即可完成安装,减少了一道水槽安装的施工流程;既可实现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安装,维修拆卸时,每块产品都可实现快速独立拆换。相邻两块产品之间预留足够的抗钢结构伸缩空间,有效防止产品刚性固定时结构出现伸缩变形时产品自爆的问题。附图说明19.附图1为左组角腔部和右组角腔部的结构示意图;20.附图2为上组角腔部和下组角腔部的结构示意图;21.附图3为多个框架单元与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22.附图4为框架单元的俯视图;23.附图5为安装时辅助定位件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4.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25.如图1-5所示,光电建材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支架01、安装模块、固定组件8,固定组件8使所述安装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01上,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内的光伏面板0。26.安装框架包括多个框架单元1,每个框架单元1包括上组角腔部2、下组角腔部3、相对称的左组角腔部4和右组角腔部5、以及盖板组件6,所述光伏面板0安装于上组角腔部2、下组角腔部3、左组角腔部4和右组角腔部5围合形成的光伏面板0的安装空间内。27.上组角腔部2包括呈管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上组角腔21、设于上组角腔21上且具有朝向下组角腔31的开口的上组角上边框22、设于上组角腔21上且位于上组角上边框22相对侧的上组角上连接框23、位于上组角上连接框23的下方且与上组角上连接框23位于上组角腔21的同侧的集水槽24以及位于上组角腔21下方的支撑板26,所述集水槽24的两端部设有落水孔25。28.下组角腔部3包括呈管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组角腔31、设于下组角腔31上且具有朝向上组角腔21的开口的下组角上边框32、设于下组角腔31上且位于下组角上边框32相对侧的下组角下边框33。29.左组角腔部4包括左组角腔41、设于左组角腔41上且具有朝向右组角腔部5的开口的左组角左边框42、位于左组角左边框42下方且与其位于左组角的用一侧的左组角下边框43、位于左组角腔41上且与左组角左边框42位于相对侧的左组角右边框44,左组角右边框44内具有朝上延伸的隔板45,隔板45将左组角右边框44内的空间分为第一左排水槽46和第一左压紧槽47;右组角腔部5包括与左组角腔41对称的右组角腔51,与左组角左边框42对称的右组角右边框52,与左组角下边框43对称的右组角下边框53,与左组角右边框44对称的右组角左边框54,右组角右边框52上的开口朝向左组角腔部4,右组角左边框54内具有朝上延伸的隔板45,隔板45将右组角左边框54内的空间分为第一右排水槽56和第一右压紧槽57。左组角右边框44具有朝上的开口并形成第二左排水槽48;右组角左边框54上具有第二右排水槽58。光伏面板0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插设于所述上组角上边框22的开口、下组角上边框32的开口、左组角左边框42的开口以及右组角右边框52的开口内。30.盖板组件6盖设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1上,盖板组件6包括盖板本体61以及与左组角腔部4或右组角腔部5固定连接的螺钉7。左组角腔41朝向右组角腔部5的侧面上设有翼板411,盖板本体61下方具有限位板63,以及卡于与左组角腔41或右组角腔51上的翼板411上的卡板62。31.框架单元1的下组角腔31的与位于其斜下方且相邻的框架单元1的上组角连接框之间设有防水胶条9,防水胶条9的上端面与下组角腔31相粘合,防水胶条9的下端部具有固定凸钉91,固定凸钉91与上组角连接框22上的连接孔221卡接。32.左组角左边框42、左组角下边框43以及左组角左边框42斜向上延伸并伸出于上组角腔部2外。33.隔板45朝向相邻的框架单元1的侧面上设有侧限位槽451,安装框架还包括辅助安装定位件,辅助安装定位件03上设有定位卡凸041,定位卡凸041卡设于左组角右边框44上时,定位卡凸041的一端部抵于侧限位槽451内,另一端部抵于相邻的框架单元1的右组角左边框54上。34.固定组件8包括两侧分别压于左右相邻的两个框架单元1相邻的左组角右边框44和右组角左边框54上的压板81、固定连接在压板以及支架01上的螺钉7。压板的两端部分别具有朝下的延伸部82,延伸部82分别位于第一左压紧槽47和第一右压紧槽57内。35.针对上述结构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36.1、如图4所示,光伏面板0设于上组角腔部2、下组角腔部3、左组角腔部4和右组角腔部5的开口内,安装模块的上下左右四个组角腔部通过组角腔组角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安装模块外观图,其中左右边框自带排水槽,且上端比上组角腔部伸出一定长度。左组角腔可以在左组角左边框的侧面也可以在左组角左边框的下方,右组角腔部同理。37.2、集水槽两端部设置落水孔,组框后,落水孔位于对应位置的排水槽(第一左排水槽、第二左排水槽、第一右排水槽、第二右排水槽)的正上方。38.3、安装模块安装完框架单元后,左右片安装模块并排放置于支架上,在前一片安装模块位置放好后,后一片安装模块通过辅助定位件进行辅助定位放置合适的位置(如图5)。左右两片安装模块放置好后通过压块及螺钉将相邻两片安装模块上端和下端分别于支架固定,随后盖上盖板组件,盖板一端通过卡板卡接,另一端使用螺钉固定。第一排安装模块安装完成之后,开始安装上一排安装模块,上排安装模块采用叠加方式压于下排安装模块的上边框防水胶条上。上下片安装模块相互叠加安装重叠尺寸视情况而定。如此便可形成排水功能,保证上排安装模块表面及排水槽中水流全部排至下排安装模块的外表面,如此循环形成系统结构防水的效果,如图3所示。39.4、从图1可以看出当落雨时,雨水主要从安装模块表面(主要为光伏面板的表面)和安装模块的第一左排水槽、第二左排水槽、第一右排水槽和第二右排水槽中排出。从图2可以看出当有少量雨水从安装模块上方防水胶条上溢时,进入上组角腔上边框的后方集水槽,再通过后方集水槽两边的落水孔(图4)进入安装模块的第一左排水槽、第二左排水槽、第一右排水槽和第二右排水槽中。再通过第一左排水槽、第二左排水槽、第一右排水槽和第二右排水槽排至下排产品外表面。40.5、安装模块安装时,在确定好每排间距定位后,同排安装模块彼此不干涉,所以每排安装模块可以同时横排安装和竖排安装,大大加快了现场安装进度。41.6、如图1所示,安装模块两侧使用螺钉安装在支架上,起到了防止被大风掀起的作用。下片安装模块的上端亦被上片安装模块压实,也达到了将下片安装模块固定安全牢靠的作用。42.7、当产品需要拆卸更换或者检修时,先将防水盖板拆掉,再将两侧螺钉拆掉,这时只需要将目标安装模块向下平推,当目标安装模块上口脱出上片板块下口时,即可取出目标安装模块,进行检修更换等操作。4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