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门窗制品及其配附件制造技术1.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饮水口杯盖和保温杯。背景技术:2.杯子是现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可以盛装如水,饮品,茶水等液体,市面上常规的杯子大多为杯盖与杯子密封连接,需要饮水时开盖即饮。但使用者在需要饮水时,单手操作无法开启比如驾驶过程中去开盖饮水相对比较危险,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市面上便出现了具有双饮口的杯子,同时带有吸嘴和直饮口,为解决防止翻盖被误触开启,造成杯内液体倾洒,在盖合直饮口或吸嘴件的翻盖上设置防误触锁止件。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饮杯盖(中国专利号cn202122588045.3)包括主盖体,所述主盖体上设有直饮口和吸管口,所述主盖体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直饮口的翻盖,所述主盖体上转动连接有与吸管口相适配的吸嘴,所述吸嘴上转动连接有与主盖体卡接配合的吸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上开设有贯穿翻盖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将装配槽的外侧缺口完全覆盖,锁扣在装配槽内沿主盖体的径向方向移动,锁扣与装配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主盖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卡勾,锁扣的内端穿过装配槽与卡勾卡接配合。3.上述结构虽为双饮口杯盖,但仅对直饮口设置锁止件,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大多为单独对直饮口设置锁止件或单独对吸嘴件设置锁止件,无法同时对直饮口与吸嘴进行锁定,实现一锁两用,降低了使用效果功能。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饮口杯盖,包括盖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边缘设有直饮口,所述第一安装槽两内侧壁设有接触部,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直饮口一端沿第一安装槽槽向设有两平行凸沿,两个凸沿与第一安装槽底面围绕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吸嘴件,所述吸嘴件能够沿远离直饮口方向转动开启;翻盖,靠近吸嘴件开启一侧设有凹陷口,所述凹陷口开口处与凸沿可转动连接,所述翻盖闭合时凹陷口位于第二安装槽上方且未遮挡吸嘴件向上转动开启路径,所述翻盖远离凹陷口一端设有与直饮口配合的封水件;滑动件,移动设置在翻盖上,所述滑动件通过沿第一安装槽槽向移动来改变对凹陷口的遮挡区域,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能够与接触部卡合,所述滑动件移动到远离直饮口一端时,锁止部与接触部卡合,滑动件对凹陷口的遮挡区域最大,阻挡吸嘴件与翻盖沿远离直饮口方向转动开启;所述滑动件移动到靠近直饮口一端时,锁止部远离接触部,滑动件对凹陷口的遮挡区域最小,吸嘴件与翻盖能够沿远离直饮口方向转动开启。5.优选地,所述翻盖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凸沿外侧的两个连接臂以及靠近直饮口一端的盖板,所述连接臂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内侧设有转轴,所述凸沿设有供转轴通过的通孔,所述转轴与通孔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臂远离凸台一端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远离连接臂一端设有阻挡件,两个所述连接臂与盖板围绕形成凹陷口,所述凹陷口内部靠近盖板一端设有凹部,所述连接臂靠近接触部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两个锁止槽,所述封水件设置在盖板下端,所述封水件与直饮口配合时,接触部位于凹口内。6.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控制凸缘,所述控制板安装在盖板及连接臂上,所述凸台与阻挡件之间设有滑动区间,所述控制板能够在滑动区间上移动并改变对凹陷口遮挡区域的大小,所述控制板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移动到凹部内,所述限位块远离凹部时能够覆盖在第二安装槽上方空间并抵住吸嘴件在第二安装槽内无法沿远离直饮口方向转动开启,所述控制板下端面沿连接臂长度方向设有两导向条,两个所述导向条分别设置在限位块两侧,所述导向条能够与连接臂及盖板滑动接触。7.优选地,所述控制板下端面限位块两侧设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包括两连接柱、锁止部和卡合部,两个所述连接柱沿导向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控制板下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柱远离控制板一端与锁止部连接,所述卡合部设置在远离锁止部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柱间设有能够与锁止槽配合的锁合部,所述卡合部能够与连接臂下端面抵接,所述连接柱可滑动的设置在凹口内。8.优选地,两个所述凸沿内侧设有固定部,所述吸嘴件上设有与固定部配合的定位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两侧远离直饮口一端设有盲孔,所述凸沿向盲孔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吸嘴件一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能够沿导向槽向下与盲孔配合,所述吸嘴件远离卡扣一端能够转动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吸嘴件转动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时,吸嘴件上的定位部与固定部对应卡合连接,所述直饮口与吸嘴件径向位于同一条直线。9.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盖板与连接臂下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一端设有与第一进气孔配合的第一进气孔塞,所述连接条远离第一进气孔塞一端设有能够套设在封水件上的封水塞,所述封水塞与直饮口配合连接。10.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直饮口一端两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凸台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与第一限位凸起卡合,所述第二安装槽两内侧靠近导向槽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吸嘴件两侧设有卡合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能够与卡合凹槽卡合固定。11.优选地,所述盖体内侧设有上水件,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吸嘴件通过卡扣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吸嘴件上设有操作件,所述吸嘴件远离操作件一侧设有第二进气孔塞,所述第二进气孔塞与第二进气孔配合,所述吸嘴件靠近卡扣一端与上水件能够贯通连接。12.优选地,所述盖体侧壁靠近直饮口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盖体侧壁周向布置,所述阻挡件下端设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沿盖板边缘向下布置,所述卡合件能够与限位槽卡合。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和双饮口杯盖,所述盖体设置在杯体顶部,所述杯体内部设有容纳液体的容纳腔,所述上水件远离盖体的部分结构设置在容纳腔内。14.本发明公开的提供了一种双饮口杯盖和保温杯,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在盖体上设置双饮口,翻盖上设置的凹陷口可保证吸嘴件能够不被遮挡既可以翻转开启,但为了对吸嘴件锁止则需要通过滑动件改变对凹陷口的遮盖范围,来阻挡吸嘴件开启实现锁止的目的。滑动件设置在翻盖上,滑动件上的锁止部与接触部卡合,即可保证翻盖在关闭状态时无法开启,实现锁止功能。滑动件在翻盖上滑动只有两种状态,即实现锁止以及开启,通过一个滑动件的两种滑动状态实现对翻盖及吸嘴件的同时锁合,在使用上一锁两用增加了极大的使用便利性。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17.图1为本发明的盖体与杯体整体的结构示意图;18.图2为本发明的翻盖开启状态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19.图3为本发明的翻盖与盖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20.图4为本发明的滑动件与翻盖的爆炸视图;21.图5为本发明的滑动件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22.图6为本发明的滑动件下端结构的示意图;23.图7为本发明的吸嘴件与盖体的爆炸视图;24.图8为本发明的封水塞及第一进气孔塞与翻盖的爆炸视图;25.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的结构示意图;26.图10为本发明的上水件及吸嘴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27.图11为本发明的盖体与杯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3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3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3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公开了一种双饮口杯盖,包括:盖体1,设有第一安装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边缘设有直饮口1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两内侧壁设有接触部112,所述第一安装槽11远离直饮口111一端沿第一安装槽11槽向设有两平行凸沿113,两个凸沿113与第一安装槽11底面围绕形成第二安装槽12,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设有吸嘴件121,所述吸嘴件121能够沿远离直饮口111方向转动开启;翻盖2,靠近吸嘴件121开启一侧设有凹陷口21,所述凹陷口21开口处与凸沿113可转动连接,所述翻盖2闭合时凹陷口21位于第二安装槽12上方且未遮挡吸嘴件121向上转动开启路径,所述翻盖2远离凹陷口21一端设有与直饮口111配合的封水件22;在盖体上分别设有直饮口和吸嘴且直饮口与吸嘴布置在盖体两侧,可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饮水需求。在第一安装槽底面设有第二安装槽,保证了吸嘴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时,其上表面不会过多超出第一安装槽的上表面,增加了盖体的实用性,同时也使得盖体在生产时减少耗材。两个凸沿平行设置,设置方向为第一安装槽的槽向,凸沿具有一定的坡度,沿远离直饮口方向坡度逐渐升高,凸沿最高处与凹陷口从开口处连接。在翻盖闭合时,封水件可以堵塞直饮口,防止液体流出,同时凹陷口也未对第二安装槽上的空间遮挡,第二安装槽内的吸嘴件可以转动开启,使用者可以通过吸嘴件饮水。滑动件3,移动设置在翻盖2上,所述滑动件3通过沿第一安装槽11槽向移动来改变对凹陷口21的遮挡区域,所述滑动件3上设有锁止部322,所述锁止部322能够与接触部112卡合,所述滑动件3移动到远离直饮口111一端时,锁止部322与接触部112卡合,滑动件3对凹陷口21的遮挡区域最大,阻挡吸嘴件121与翻盖2沿远离直饮口111方向转动开启;滑动件3移动到靠近直饮口111一端时,锁止部322远离接触部112,滑动件3对凹陷口21的遮挡区域最小,吸嘴件121与翻盖2能够沿远离直饮口111方向转动开启。滑动件在翻盖上可滑动,其滑动方向与第一安装槽槽向或吸嘴件开启方向一致,两个凸台在靠近直饮口靠近直饮口一端坡度最小或没有坡度,确保滑动件可以在其可移动空间上运动。在第一安装槽内壁设有的接触部与滑动件上的锁止部可进行卡合,可以实现同时对翻盖与吸嘴件的锁止,也可以在吸嘴件打开的情况下单独对翻盖进行锁止。当使用者需要开启翻盖时,可将滑动件滑动到靠近直饮口一端,此时锁止部与接触部分离,翻盖可以转动开启,同时吸管件也可以转动开启;当使用者想要关闭翻盖,可将滑动件滑动到远离直饮口一端,此时锁止部与接触部卡合,同时滑动件对凹陷口的遮挡区域最大,吸管件无法翻转打开,滑动件的设置保证在翻盖与吸嘴件关闭时,同时对其进行锁定,实现一锁两用,增加了极大的便利性,同时也可增加翻盖的使用寿命。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中翻盖2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凸沿113外侧的两个连接臂23以及靠近直饮口一端的盖板24,所述连接臂23一端设有凸台231,所述凸台231内侧设有转轴232,所述凸沿113设有供转轴232通过的通孔1131,所述转轴232与通孔1131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臂23远离凸台231一端与盖板24连接,所述盖板24远离连接臂23一端设有阻挡件233,两个所述连接臂23与盖板24围绕形成凹陷口21,所述凹陷口21内部靠近盖板24一端设有凹部211,所述连接臂23靠近接触部112一侧设有凹口234,所述凹口234内设有两个锁止槽2341,所述封水件22设置在盖板24下端,所述封水件22与直饮口111配合时,接触部112位于凹口234内。连接臂设置在凸沿与第一安装槽内侧壁之间,当翻盖闭合,两个连接臂位于凸沿外侧,连接臂与盖板围绕形成的凹陷口未对第二安装槽上方空间遮挡。吸嘴件可以正常转动开启,连接臂一端设置的凸台,其内侧设有转轴可与凸沿上的通孔连接,通孔所设位置在凸沿坡度最高处,增加翻盖的使用寿命。凹陷口内部向阻挡件方向设有凹部,在盖板上设置的阻挡件可以作为开启件,使用者可以通过阻挡件开启翻盖。在连接臂靠近接触部一侧设有凹口,接触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两侧面,为使设置在连接臂上滑动件的锁止部与接触部能够卡合,实现对翻盖的锁定,则需在两连接臂靠近接触部一侧留有空间,当封水件与直饮口配合即翻盖闭合状态时,接触部位于凹口内,此时滑动件上的锁止部与接触部卡合即可同时对翻盖与吸嘴件进行锁止。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其中滑动件3包括控制板31及设置在控制板31上的控制凸缘311,所述控制板31安装在盖板24及连接臂23上,所述凸台231与阻挡件233之间设有滑动区间235,所述控制板31能够在滑动区间235上移动并改变对凹陷口21遮挡区域的大小,所述控制板31底部设有限位块312,所述限位块312能够移动到凹部211内,所述限位块312远离凹部211时能够覆盖在第二安装槽12上方空间并抵住吸嘴件121在第二安装槽12内无法沿远离直饮口111方向转动开启,所述控制板31下端面沿连接臂23长度方向设有两导向条313,两个所述导向条313分别设置在限位块312两侧,所述导向条313能够与连接臂23及盖板24滑动接触。滑动件上设置的控制凸缘可以方便使用者对滑动件进行移动时增加极大便利,控制板在连接臂与盖板上滑动,并且在滑动区间内,保证滑动件不会滑出连接臂,同时在滑动区间内滑动件可以实现锁止或开启两种状态,阻挡件与凸台可以限制控制板的移动范围,在控制板下端设置的限位块可以移动到凹部内。当限位块移动到凹部内时,控制板与阻挡件抵触,并未对第二安装槽遮挡,第二安装槽内的吸嘴件可以转动开启;当控制板与凸台抵触时,控制板下方的限位块处于第二安装槽上,限位块能够抵住吸嘴件,并限制吸嘴件翻转。在控制板下端设有沿连接臂长度方向的导向条,导向条至少为两个且分别布置在限位块两侧,导向条与连接臂及盖板接触,导向条的设置可以减小控制板在移动时的摩擦力,可以让使用者在移动控制板时更加方便,提高使用效果。3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其中控制板31下端面限位块312两侧设有锁止件32,所述锁止件32包括两连接柱321、锁止部322和卡合部323,两个所述连接柱321沿导向条313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柱321一端与控制板31下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柱321远离控制板31一端与锁止部322连接,所述卡合部323设置在远离锁止部322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柱321间设有能够与锁止槽2341配合的锁合部3211,所述卡合部323能够与连接臂23下端面抵接,所述连接柱321可滑动的设置在凹口234内。锁止件设置在控制板下端面可移动的限制在连接臂两侧凹口内,连接柱沿导向条方向平行并排布置,两个连接柱之间留有空隙,两个连接柱的最外侧与凹口侧壁抵接,连接柱随控制板滑动并限制在凹口内。在两个连接柱之间设有锁合部,在限位块两侧的连接柱之间的锁合部镜像布置,锁合部能够与凹口内的锁止槽配合,在凹口内设有两个锁止槽,锁合部随控制板移动可以与两个锁止槽分别配合,锁止槽的设置保证使用者在开启或锁定翻盖及吸嘴件两种状态下,控制板不会因杯盖角度偏移而移位。锁合部为长条状且中间向内凸起,这样设置可以使锁合部增加使用寿命,同时锁合部也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卡合部能够使滑动件附着在连接臂与盖板上,保证使用者使用过程中滑动件不会脱落。3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其中两个所述凸沿113内侧设有固定部1132,所述吸嘴件121上设有与固定部1132配合的定位部1211,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两侧远离直饮口111一端设有盲孔1133,所述凸沿113向盲孔1133方向设有导向槽1134,所述吸嘴件121一端设有卡扣1212,所述卡扣1212能够沿导向槽1134向下与盲孔1133配合,所述吸嘴件121远离卡扣1212一端能够转动到第二安装槽12中,所述吸嘴件121转动放置在第二安装槽12内时,吸嘴件121上的定位部1211与固定部1132对应卡合连接,所述直饮口111与吸嘴件121径向位于同一条直线。固定部与定位部的设置可使吸嘴件在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时能够固定,保证使用者在使用直饮口饮水过程中吸嘴件能够固定而不会因为盖体角度偏转而转动离开第二安装槽。固定部采用凸出设计,与之对应的定位部则采用凹陷设计,在保证吸嘴件可以卡合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同时不会影响吸嘴件转动开启。如若固定部采用凹陷设计而定位部采用凸出设计,则为保证吸嘴件可以在第二安装槽内卡合固定,需保证固定部与定位部接触,此种情况会导致吸嘴件无法容纳在第二安装槽内,而被凸沿阻挡。在第二安装槽内的盲孔向上设有导向槽,吸嘴件可以沿着导向槽与盲孔配合,盖体需要清洗时,也可以沿着导向槽将吸嘴件取出,能够更好的清洁盖体。两个饮水口设置在同一直线,并且出水口分别位于盖体上第一安装槽的两侧,在翻盖对直饮口遮盖,设置在其上的滑动件则可以对翻盖与吸嘴件同时锁定。由于吸嘴件上端未设置盖板遮挡,可能会导致吸嘴件暴露在外部环境下被污染,故还可在吸管件上设置能够遮盖吸嘴件的盖板,且盖板在于凸沿闭合时,滑动件上的限位块能够与盖板接触,并保证能够阻挡盖板开启实现锁定的功能。3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其中第一安装槽11内设有第一进气孔114,所述盖板24与连接臂23下端设有条形槽241,所述条形槽241内设有连接条2411,所述连接条2411一端设有与第一进气孔114配合的第一进气孔塞2412,所述连接条2411远离第一进气孔塞2412一端设有能够套设在封水件22上的封水塞2413,所述封水塞2413与直饮口111配合连接。连接条两端连接第一进气孔塞与封水塞,第一进气孔塞与封水塞可以选择柔性材质,通过连接条的连接并固定在条形槽内。第一进气孔塞与第一进气孔配合,开启翻盖通过直饮口饮水,第一进气孔塞与第一进气孔分离,由于第一进气孔使得内外气体流通,防止负压同时更方便出水;关闭翻盖第一进气孔塞与第一进气孔配合阻塞,防止内部液体温度降低同时也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由于封水件为硬性材质,封水塞套设在封水件上时,可对直饮口的堵塞更贴合,极大的保证了内部的密封效果。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其中第一安装槽11远离直饮口111一端两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5,所述凸台231下端设有凹槽2311,所述凹槽2311能够与第一限位凸起115卡合,所述第二安装槽12两内侧靠近导向槽1134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起1135,所述吸嘴件121两侧设有卡合凹槽1213,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35能够与卡合凹槽1213卡合固定。为使得在盖体制作过程能够节约成本但又需要保证不影响盖体使用上的功能,在远离直饮口一端第一安装槽内两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可使翻盖在开启时,由于使用者通过直饮口进行饮水,会导致盖体角度倾斜,而翻盖上并未设有任何弹性件,会使翻盖因为盖体角度的偏转而转落,可能会误碰到使用者;当然使用者也可用手指按住翻盖防止其闭合,但在使用效果上其便利性便会大大降低,由于凸台下端为向上的凹槽设计,并且凹槽内顶部到凸台上表面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限位凸起到第一安装槽底面的距离,所以通过第一限位凸起与凹槽的卡合,即可实现对翻盖开启时的固定。使用者通过吸嘴件饮水时,吸嘴件两侧的卡合凹槽与第二限位凸起固定,同样可使吸嘴件能够保持在开启状态。对于第一限位凸起于第二限位凸起这两处采用凸起设计而非凹陷设计同样是为保证对翻盖与吸嘴件在开启状态时的固定,又不会影响翻盖与吸嘴件关闭时被影响。4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其中盖体1内侧设有上水件13,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设有第二进气孔122,所述吸嘴件121通过卡扣1212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2内,所述吸嘴件121上设有操作件1214,所述吸嘴件121远离操作件1214一侧设有第二进气孔塞1215,所述第二进气孔塞1215与第二进气孔122配合,所述吸嘴件121靠近卡扣1212一端与上水件13能够贯通连接。由于上水件与盖体下端连接,并贯穿盖体,所以吸嘴件需要满足能够与上水件贯通同时还要满足在吸嘴件关闭即容纳在第二安装槽内时对上水件的封闭。吸嘴件靠近卡扣一端为与第二进气孔塞同侧在吸嘴件容纳在第二安装槽内时,可与上水件上端面匹配,并堵塞上水件的出水通道,防止灰尘落入,同时防止液体流出。对于第二进气孔与第二进气孔塞两者的连接及实现的功能效果与第一进气孔和第一进气孔塞一致,在保证对进气孔的封闭防尘外,在饮水时进气孔也可更方便使用者饮水。在吸嘴件上的操作件是方便使用者开启吸嘴件,如果没有操作件使用者就需要扣住吸嘴件的吸嘴口处,在使用时不够卫生,操作件还可以在吸嘴件开启时与盖体的边缘接触,为保证吸嘴件与上水件的过水通道能够对位,如果没有操作件的限制,则会导致吸嘴件与上水件的出水通道无法连通,使用者无法进行饮水。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其中盖体1侧壁靠近直饮口111一端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沿盖体1侧壁周向布置,所述阻挡件233下端设有卡合件236,所述卡合件236沿盖板1边缘向下布置,所述卡合件236能够与限位槽14卡合。卡合件与限位槽互相卡合保证了对直饮口的遮挡,滑动件在翻盖表面对翻盖及吸嘴件锁定,卡合件为凸出设置与限位槽互相卡合,同样将限位槽改变为沿盖体侧壁周向布置的凸出件,在卡合件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槽,同样可以实现对翻盖的卡合,由于滑动件锁止位置在连接臂上,如果不设置卡合件与盖体卡合,仅通过滑动件的锁合实现对直饮口的密封,则对盖体的密封效果会有很大影响。42.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还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包括杯体4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饮口杯盖,所述盖体1设置在杯体4顶部,所述杯体4内部设有容纳液体的容纳腔41,所述上水件13远离盖体1的部分结构设置在容纳腔41内。对于杯体与盖体的连接可采用螺纹式或卡扣式,但需保证盖体与杯体连接时的密封性,杯体可设置为双层保温杯或普通杯体,双层保温杯则可以保证杯体内的液体温度。还可以在杯体外侧设置手把,手把可以通过螺纹或卡接的方式与杯体连接,手把可以更方便使用者拿起杯子进行饮水。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44.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双饮水口杯盖和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8 20:06:46
844
关键词:
家具;门窗制品及其配附件制造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