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惰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3-06-28 18:04:27     362



工程元件,部件;绝热;紧固件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传动装置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惰轮结构。背景技术:2.惰轮结构是安装于传动装置中两个传动件之间,仅实现转向改变但不改变传动比的中间结构,惰轮结构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以设置为齿轮结构、链轮结构、及皮带轮结构等多种类别。现有技术中用于皮带传动的惰轮结构,其往往将轴承内圈固定于发动机等位置,将轴承外圈与皮带轮固定,通过轴承结构实现惰轮结构的转动。3.现有技术中的惰轮结构在使用时尚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1)为保证轴承内圈安装牢固,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轴芯和螺栓轴向抵接以为轴承内圈提供完整轴向支撑,例如可参见专利文献cn203309067u,在安装时需要拧紧螺栓使得轴芯端面与螺栓端面抵接,而轴芯端面与螺栓端面位于螺帽内部,安装时肉眼难以看清因此无法确定轴向是否安装到位并存在抵接,当安装未到位时螺纹连接过松会导致轴芯端面与螺栓端面之间存在间隙,轴承定位失效,工作时易产生轴向错位;而安装已到位时再继续拧紧螺栓则会因连接过紧会压迫轴承甚至损伤轴承;2)现有技术中,轴芯和螺栓设置为轴向抵接以为轴承内圈提供完整轴向支撑的结构,不便于防尘盖的固定安装;且现有的防尘盖结构仅能够实现防尘效果,无法实现辅助止挡定位的作用。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惰轮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惰轮结构。6.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惰轮结构,包括皮带轮和轴芯,螺栓从皮带轮和轴芯的内部穿过,在皮带轮和轴芯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为轴向非对称结构,且轴芯、螺栓与轴承之间存在空隙。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皮带轮包括固定连接的外轮和内轮,所述内轮的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外轮的轴向尺寸且内轮位于外轮的内部。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滚子,所述内圈固定于轴芯阶梯部与螺栓螺帽部之间形成的固定槽内部,且阶梯部、螺帽部与内圈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外圈固定于内轮的安装槽内部。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的轴向和径向均位于内轮的内部。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与内轮内壁存在径向间隙,所述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与轴承端面存在轴向间隙。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尘盖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于轴承端面与螺栓之间且与两者紧贴,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一弯折部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轴承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轴向间隙,第一延伸部与内轮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尘盖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固定于轴承端面与轴芯之间且与两者紧贴,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轴承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轴向间隙,第二延伸部与内轮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径向外缘与螺栓的径向外缘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径向外缘与轴芯的径向外缘的间距。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向间隙大于所述第二轴向间隙,所述第一径向间隙大于所述第二径向间隙。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延伸部平行,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固定部及第一延伸部保持垂直;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延伸部平行,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二固定部及第二延伸部保持垂直。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包括:1)本发明提供一种惰轮结构,将轴芯、螺栓与轴承之间设置为存在空隙,安装时不需要将螺栓拧紧直至与轴芯实现轴向抵接,直接通过外侧观察螺栓与轴承端面是否抵接即可以确定轴向是否安装到位,避免安装过松导致的轴承定位失效以及安装过紧导致的对轴承的损坏。17.2)本发明提供一种惰轮结构,将轴芯、螺栓与轴承之间设置为存在空隙,为第一、第二防尘盖提供安装空间,便于第一防尘盖、第二防尘盖的固定安装。18.3)本发明提供一种惰轮结构,通过将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设置为与内轮内壁存在径向间隙,将第一防尘盖和第二防尘盖设置为与轴承端面存在轴向间隙,便于安装防尘盖的同时,避免对轴承工作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实现气流流通,保持轴承内部压力稳定。19.4)本发明提供一种惰轮结构,由于轴承与轴芯一端通过阶梯部同时实现径向和轴向定位,而轴承另一端仅通过螺帽部实现轴向定位,且轴承另一端螺栓的螺帽部由于装卸时易产生磨损因而更易导致产生径向变形或错动,因此通过将第一固定部的径向外缘与螺栓的径向外缘的间距设置为小于第二固定部的径向外缘与轴芯的径向外缘的间距,从而能够更贴近螺栓的螺帽部,在实现防尘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更早实现止挡定位作用。20.5)本发明提供一种惰轮结构,通过将第一轴向间隙设置为大于第二轴向间隙,使得第一弯折部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二弯折部的轴向尺寸,以使得第一防尘盖拥有较厚的厚度能够在螺栓装卸时为螺帽部提供更好地径向止挡定位效果,而由于轴承与轴芯一端通过阶梯部同时实现径向和轴向定位,因此径向止挡定位需求相对较弱。21.6)本发明提供一种惰轮结构,通过将第一径向间隙设置为大于第二径向间隙,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更趋近轴承外圈内壁,一方面便于阻挡螺帽部在装卸时产生的碎屑灰尘进入轴承内部,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更大的径向可变形空间,当第一防尘盖实现止挡定位作用时,避免其第一延伸部外端与轴承外圈内壁抵接进而损坏轴承。附图说明22.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图。23.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侧视剖视图。24.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28.[第一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惰轮结构,包括皮带轮1和轴芯6,螺栓5从皮带轮1和轴芯6的内部穿过,在皮带轮1和轴芯6之间设置有轴承2,轴承2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尘盖3和第二防尘盖4;第一防尘盖3与第二防尘盖4为轴向非对称结构,且轴芯6、螺栓5与轴承2之间存在空隙s,为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第一防尘盖3和第二防尘盖4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例如304不锈钢等。[00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皮带轮1包括固定连接的外轮11和内轮12,且内轮12的轴向尺寸小于外轮11的轴向尺寸且内轮12位于外轮11的内部,在内轮12的内部容置有轴承2。[0030]本实施例中的轴承2包括内圈、外圈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滚子常规轴承结构未进行图示,且内圈固定于轴芯6阶梯部61与螺栓5螺帽部51之间形成的固定槽内部,且阶梯部61、螺帽部51与内圈之间存在空隙s,而外圈固定于内轮12的安装槽内部,通过轴承结构2能够实现皮带轮1相对于轴芯6的旋转运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中将轴芯、螺栓与轴承之间设置为存在空隙,安装时不需要将螺栓拧紧直至与轴芯实现轴向抵接,直接通过外侧观察螺栓与轴承端面是否抵接即可以确定轴向是否安装到位,避免安装过松导致的轴承定位失效以及安装过紧导致的对轴承的损坏。[003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尘盖3和第二防尘盖4的轴向和径向均位于内轮12的内部,且第一防尘盖3和第二防尘盖4与内轮内壁存在径向间隙,第一防尘盖3和第二防尘盖4与轴承2端面存在轴向间隙。第一防尘盖3和第二防尘盖4的轴向和径向均位于内轮12的内部,便于安装防尘盖的同时,避免对轴承工作过程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实现气流流通,保持轴承内部压力稳定。[003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尘盖3包括第一固定部31,第一固定部31固定于轴承2端面与螺栓5之间且与两者紧贴,第一固定部31通过第一弯折部32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33,第一固定部31与第一延伸部33平行,第一弯折部32与第一固定部31及第一延伸部33保持垂直,第一延伸部33与轴承2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轴向间隙z1,第一延伸部33与内轮12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j1。[0033]第二防尘盖4包括第二固定部41,第二固定部41固定于轴承2端面与轴芯6之间且与两者紧贴,第二固定部41通过第二弯折部42固定连接第二延伸部43,第二固定部41与第二延伸部43平行,第二弯折部42与第二固定部41及第二延伸部43保持垂直,第二延伸部43与轴承2端面之间形成第二轴向间隙z2,第二延伸部43与内轮12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j2。[0034]第一固定部31的径向外缘与螺栓5的径向外缘的间距小于第二固定部41的径向外缘与轴芯6的径向外缘的间距。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承与轴芯一端通过阶梯部同时实现径向和轴向定位,而轴承另一端仅通过螺帽部实现轴向定位,且轴承另一端螺栓的螺帽部由于装卸时易产生磨损因而更易导致产生径向变形或错动,因此通过将第一固定部的径向外缘与螺栓的径向外缘的间距设置为小于第二固定部的径向外缘与轴芯的径向外缘的间距,从而能够更贴近螺栓的螺帽部,在实现防尘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更早实现对螺栓5的螺帽部51的止挡定位作用。[003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第一轴向间隙z1大于第二轴向间隙z2(未图示),通过将第一轴向间隙设置为大于第二轴向间隙,使得第一弯折部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二弯折部的轴向尺寸,以使得第一防尘盖拥有较厚的厚度能够在螺栓装卸时为螺帽部提供更好地径向止挡定位效果,而由于轴承与轴芯一端通过阶梯部同时实现径向和轴向定位,因此径向止挡定位需求相对较弱。[0036]第一径向间隙j1大于第二径向间隙j2(未图示),通过将第一径向间隙设置为大于第二径向间隙,从而使得第一延伸部外缘更远离轴承外圈内壁,一方面便于阻挡螺帽部在装卸时产生的碎屑灰尘进入轴承内部,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更大的径向可变形空间,当第一防尘盖因实现止挡定位作用而发生变形时,避免其第一延伸部外端与轴承外圈内壁抵接进而损坏轴承。[00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