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业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技术涉及道路路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灯杆。背景技术:2.智慧路灯作为一种是智慧城市和智慧街区中智慧治理的重要承载设备,杆体上的功能也在不停的增加,从传统路灯的经提供照明功能,到现在能够在一根灯杆上实现城市道路路况、人脸识别、空气质量监控,同时可以实现视频播放、广播、城市wifi、一键报警等功能,随着功能的越来越多,杆体的设备也在不断的增加,杆体的设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杆体上挂载的设备,如显示屏、摄像头、气象仪和音柱,另一部分就是在设备舱内部实现杆体照明和挂载设备的供电、供网和智能控制的设备。3.一般来说挂载在杆体上的设备,设备本身可实现ip65以上的防水,故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防水,对于设备舱内部的供电、供网和智能控制的设备一般无较高的防护等级,需要通过设备舱和杆体的结构实现,目前设备舱舱体的防水基本能够实现ip65,在遇到下雨的情况,会有雨水,顺着杆体和线缆流入设备舱内部,进入设备舱的雨水会造成短路触电风险并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4.目前针对该问题,尚未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会出现雨水通过杆体和线缆进入到设备舱中,导致经常出现断路器跳闸和智能设备信号中断,因此,有待进一步改善。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灯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雨水容易通过杆体和线缆进入设备舱中,造成设备短路的问题。6.一种防水灯杆,其包括:7.杆体,其内中空;8.灯臂,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杆体一侧,且其内中空并连通所述杆体,其内部装设有照明设备;9.设备舱,其装设于所述杆体一侧并低于所述灯臂,其一侧与所述杆体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接口,其内装设有供电设备;10.线缆,其布设于所述杆体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设备与所述照明设备,且所述线缆于所述设备舱外的部分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回水弯,以在所述回水弯的最低点对一侧线缆上的雨水进行汇集。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内设有绕线杆,所述线缆于所述杆体内从下方绕过所述绕线杆并形成所述回水弯。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水弯最低点与所述连接口之间的所述线缆不高于所述连接口。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周沿内壁上设有毛刷层并用以贴触进入所述设备舱的线缆周向外壁。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于所述灯臂内形成防水弯,所述防水弯至少包括第一点位与第二点位,所述第二点位处于所述第一点位远离所述照明设备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点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点位。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臂靠近所述杆体的区域设有绑扎位与绕线位,所述绑扎位设于所述灯臂底部内壁并用以连接所述线缆形成所述第一点位,所述绕线位设于所述灯臂顶部内壁并用以定位所述线缆形成所述第二点位。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位为固定连接于所述灯臂上的绕线环或绕线杆。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臂呈在远离所述杆体方向上高度逐渐抬升的倾斜设置,所述照明设备的上方的所述灯臂设有百叶窗并用以连通所述灯臂内部空间与外界,且所述百叶窗内扇叶呈在靠近所述杆体的方向上间隔排布。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设备靠近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于所述灯臂的底部内壁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灯臂的两侧内壁,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照明设备之间的所述灯臂底面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一次漏水孔,所述线缆穿过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照明设备进行连接。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臂靠近所述杆体的一端底部内壁设有若干二次漏水孔。2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灯杆,由于连接照明设备与供电设备的线缆在进入设备舱前设置有回水弯,使回水弯两侧线缆上的雨水或水气所聚集的水滴最终可汇集于回水弯的最低点并滴落在杆体底部,避免水滴顺沿线缆进入设备舱内而影响其内的供电设备,因此,有效提高灯杆在设备舱处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缆与设备舱的连接示意图;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臂内部结构剖面图;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臂结构爆炸示意图。27.图中:28.1、杆体;10、绕线杆;29.2、灯臂;20、照明设备;21、绑扎位;22、绕线位;23、百叶窗;24、挡水板;25、一次漏水孔;26、二次漏水孔;30.3、设备舱;30、连接口;31、毛刷层;31.4、线缆;40、回水弯;41、防水弯。具体实施方式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灯杆,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雨水容易通过杆体和线缆进入设备舱中,造成设备短路的问题。34.参照图1与图2,一种防水灯杆,其包括:35.杆体1,其内中空;36.灯臂2,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杆体1顶端区域的一侧,且其内中空并连通所述杆体1,其远离所述杆体1的一端内部装设有照明设备20;37.设备舱3,其装设于所述杆体1一侧并处于所述灯臂2下方,其一侧与所述杆体1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连接口30,其内装设有供电设备(图中未示出);38.线缆4,其布设于所述杆体1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设备与所述照明设备20,且所述线缆4于所述设备舱3外的部分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回水弯40,以在所述回水弯40的最低点对一侧线缆4上的雨水进行汇集。39.这样设置,由于连接照明设备20与供电设备的线缆4在进入设备舱3前设置有回水弯40,使回水弯40两侧线缆4上的雨水或水气所聚集的水滴最终可汇集于回水弯40的最低点并滴落在杆体1底部,避免水滴顺沿线缆4进入设备舱3内而影响其内的供电设备,因此,有效提高灯杆在设备舱3处的防水效果。40.参照图2,可选地,所述杆体1内设有绕线杆10,所述线缆4于所述杆体1内从下方绕过所述绕线杆10并形成所述回水弯40。41.其中,绕线杆10水平设置于杆体1内,线缆4从绕线杆10的底部绕设于其下方,并于绕线杆10的另一侧最终延伸至设备舱3内。42.这样设置,实现线缆4在杆体1内形成回水弯40,进而使绕线杆10两侧的线缆4上所附水滴最终可于绕线杆10处的回水弯40处进行汇集并滴落。43.参照图2,可选地,所述回水弯40最低点与所述连接口30之间的所述线缆4不高于所述连接口30。44.本实施例中,线缆4在越过绕线杆10后沿直线向上延伸至连接口30处,并最终延伸至设备舱3内连接供电设备。45.这样设置,实现处于连接口30外的部分线缆4上即使汇聚杆体 1内的水气而形成水滴也将在重力作用下向远离连接口30的方向上进行移动,避免了回水弯40与连接口30之间的部分线缆4再次聚集水气形成水滴流入设备舱3内。46.参照图2,可选地,所述连接口30周沿内壁上设有毛刷层31并用以贴触进入所述设备舱3的线缆4周向外壁。47.这样设置,进一步避免杆体1内的水气进入设备舱3内造成设备舱3内环境过于潮湿,实现对设备舱3进行又一重防护。48.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线缆4于所述灯臂2内形成防水弯41,所述防水弯41至少包括第一点位与第二点位,所述第二点位处于所述第一点位远离所述照明设备2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点位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点位。49.这样设置,实现线缆4在由灯臂2进入杆体1内时,灯臂2内的线缆4上所附着雨水或水滴将在防水弯41处因重力汇集并滴落,进而有效减少灯臂2内线缆4上的雨水或水滴进入杆体1的情况发生,最终有效降低杆体1在进入设备舱3前所可能附着的水滴总量,形成对设备舱3的又一重防护。50.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灯臂2靠近所述杆体1的区域设有绑扎位21与绕线位22,所述绑扎位21设于所述灯臂2底部内壁并用以连接所述线缆4形成所述第一点位,所述绕线位22设于所述灯臂2 顶部内壁并用以定位所述线缆4形成所述第二点位。51.其中,线缆4通过绑扎连接于绑扎位21上,并在绑扎位21的下游通过向上绕过绕线位22,使线缆4得以在从灯臂2进入杆体1内时可快捷方便的形成防水弯41,最终实现有效降低灯臂2内水气借助线缆4进入杆体1的可能性。52.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绕线位22为固定连接于所述灯臂2上的绕线环或绕线杆10。53.本实施例中,绕线位22为固定连接于灯臂2内部顶壁上的绕线环,保障线缆4可形成防水弯41的同时可对其实现有效定位,避免其产生晃动而影响绑扎位21上所连接的线缆4。54.参照图3与图4,可选地,所述灯臂2呈在远离所述杆体1方向上高度逐渐抬升的倾斜设置,所述照明设备20的上方的所述灯臂2 设有百叶窗23并用以连通所述灯臂2内部空间与外界,且所述百叶窗23内扇叶呈在靠近所述杆体1的方向上间隔排布。55.这样设置,灯臂2在远离杆体1的方向上呈角度上扬的倾斜设置,实现提高照明设备20照明效果的同时,外部雨水大部分将沿着百叶窗23和灯臂2的顶部外壁流走,仅少量的水通过百叶窗23进入到灯臂2内部,进而实现率先在灯臂2外表面形成一层防水结构。56.参照图3与图4,可选地,所述照明设备20靠近所述杆体1的一侧设有挡水板24,所述挡水板24设于所述灯臂2的底部内壁上且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灯臂2的两侧内壁,所述挡水板24与所述照明设备20之间的所述灯臂2底面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一次漏水孔25,所述线缆4穿过所述挡水板24与所述照明设备20进行连接。57.其中,挡水板24垂直于灯臂2的底部内壁,同时挡水板24延伸方向垂直于灯臂2的延伸方向,其两端延伸至抵触灯臂2的两侧内壁,进而实现在一定高度上阻挡由照明设备20处流淌过来的积水,同时,灯臂2底面上所开设的一次漏水孔25也可对积水进行释放,实现有效减少积水漫过挡水板24向杆体1内流动的情况出现,得以在灯臂 2内形成第四重防护。58.参照图3,可选地,所述灯臂2靠近所述杆体1的一端底部内壁设有若干二次漏水孔26。59.其中,二次漏水孔26设置于线缆4防水弯41正下方的灯臂2区域,进而针对防水弯41上所滴落的积水,二次漏水孔26可顺利将其排出至外界,提高灯臂2内的防水效果。60.这样设置,在通过百叶窗23进入灯臂2的积水较多并漫过挡水板24后,二次漏水孔26即可促使该部分积水向外界排出,实现进一步减少灯臂2内部的积水,降低积水进入杆体1内的可能。61.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灯杆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灯臂2的上扬角度以及百叶窗23实现对雨水的第一层防护,有效降低雨水进入灯臂2内的总量;进一步地,通过挡水板24与一次漏水孔25、二次漏水孔26对进入灯臂2内的积水进行阻挡与外泄,形成第二层防护;同时,灯臂2内的线缆4在进入杆体1内时由于在绑扎位21与绕线位22上进行了固定与绕设,形成防水弯41,实现线缆4 在灯臂2内所沾附的水滴将无法顺沿线缆4进入杆体1内,形成第三层防护;进一步地,进入杆体1内的线缆4将在连接口30的下方通过绕线杆10形成回水弯40,并在回水弯40与连接口30之间沿上升方向延伸,实现杆体1内的线缆4上所沾附的水滴无法顺沿线缆4进入连接口30另一侧的设备舱3内,形成第四层防护;进一步地,线缆4在通过连接口30进入设备舱3内时,由于连接口30周沿所设置毛刷层31与线缆4周向外壁贴触,实现有效阻止杆体1内的水气进入设备舱3内,最终通过多重防护,有效保障了设备舱3内供电设备或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降低出现短路可能。6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6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6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防水灯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1-29 21:24:05
263
关键词:
照明工业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