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及其化合物制造及其合成,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堆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好氧堆肥装置。背景技术:2.污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大量地氮、磷、钾、钙和有机物,它是一种很好的土壤改良剂。污泥堆肥后,含有较高地腐殖酸类物质及水溶性组分,腐殖酸类物质可以改良土壤,当堆肥被用于农田,可以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并且可以减轻土壤的潜在侵蚀。然而污泥中往往还存在着一些有机污染成分,这些污染成分往往有毒或具有刺鼻的异味,若直接将污泥用作肥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一般需要对污泥进行堆肥处理,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并利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杀灭污泥中存在的病菌和杂草种子。3.污泥堆肥包括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两种,其中好氧堆肥产生的热量较多,且产生的具有异味的中间产物较少,有机物分解的更彻底,因此一般优选采用好氧堆肥法。在好氧堆肥的过程中,随着微生物有氧呼吸的进行,污泥堆底部的含氧量会越来越低,由于污泥是胶质结构,氧气很难渗透进入到污泥堆底部,因此需要将污泥堆进行翻动,以免氧气含量过低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现有的技术中通常是在堆肥装置内安装一个搅拌器,使污泥在搅动的过程中补充氧气,如申请号为cn200710009454.5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污泥好氧堆肥反应器,该反应器利用由电动机、连杆、搅拌风叶构成搅拌系统来对污泥进行翻动。然而上述搅动过程中依然难以有效地将沉积在底部的污泥翻动至表面吸收氧气,导致好氧堆肥效率不佳。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好氧堆肥装置,该装置能有效地对沉积在底部的污泥进行搅动,提高污泥整体有氧呼吸效率。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6.一种污泥好氧堆肥装置,包括筒状壳体、横向设置在筒状壳体内的安装板、横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间隔板、竖向设置在筒状壳体内的提升轴;所述的筒状壳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间隔板将筒状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间隔板上方的第一腔室和位于间隔板下方的第二腔室,间隔板的中部形成朝向第二腔室方向凸起的且设有轴向通口的回流部,在所述回流部的外侧间隔板形成朝向第二腔室方向凸起的且设有轴向通口的提升部;所述的提升轴上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与动力机构相连,提升轴下端穿过所述的提升部并伸入至第二腔室中,所述的提升轴上设有螺旋叶片。7.本实用新型的筒状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下方,用于堆放污泥,当污泥有氧堆肥进行到一定阶段需要补充氧气时,启动动力装置使提升轴旋转,并带动提升轴上的螺旋叶片旋转,螺旋叶片在旋转时会对接触到的位于第二腔室中的污泥产生向上的推动力,污泥在螺旋叶片的带动下进入至提升部中,提升部与螺旋叶片共同构成类似螺旋送料机的局部结构,随后污泥被螺旋叶片输送至第一腔室中,再通过形成于间隔板中部的回流部落入至第二腔室中,完成循环。现有技术中对污泥进行搅拌时,要么是使污泥进入水平旋转的漩涡状态,该状态下沉积在底部的污泥往往难以翻起至表面,而一些方案中将搅拌轴更换朝向,使搅拌轴在纵向平面上绕轴旋转,该方案可以提高底部污泥与表层污泥之间的流动交互性,但污泥扔局限于自身内部的交换流动。本实用新型则利用提升轴使底部的污泥脱离第二腔室中的污泥堆进入到第一腔室中,再落回第二腔室,使污泥与氧气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大大提高了氧气吸收效率。8.进一步地,筒状壳体内还设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上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与动力机构相连,下端穿过所述的回流部并伸入至第二腔室中,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片通过搅拌桨片可以使由回流部落回第二腔室中的污泥进一步被分散开,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吸收效率。9.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桨片形成于所述搅拌轴伸入至第二腔室中的部分。10.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轴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一端与气体输送机构相连,另一端与筒状壳体内部相通。11.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流通道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且在搅拌轴的下端部形成与筒状壳体内部相通气流出口。通过气流通道的设置,可以在污泥被搅拌桨片分散的同时向污泥输送空气、氧气或富氧空气,使污泥在分散度最高的状态下与气流出口导出的氧气形成接触,提高氧气吸收效率。由于污泥堆的底部通常更需要氧气补充,一些现有技术方案在污泥堆的底部设置了输气口,输入的气体由污泥堆的底部向污泥堆上表面浮出的过程中,其中的氧气被污泥堆吸收,然而该方案问题在于污泥堆底部的压力较大,且与污泥会直接接触,导致供给氧气时需要的风压较大,对设备要求较高,且污泥容易堵塞输气口。本实用新型将气流出口这只在搅拌轴下端,且搅拌轴不伸入至第二腔室的污泥堆中,气流出口不会受污泥堆压力影响,且由于气流是由上至下导出,污泥也是由上至下落下分散,污泥也不容易堵塞气流出口。12.进一步地,所述的间隔板还包括斜向设置的导向部,所述的回流部与间隔板主体之间通过导向部过渡连接。导向部用于将第一腔室中的污泥引导至回流部。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室的体积大于第一腔室。14.进一步地,所述的筒状壳体内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的提升轴,所述的提升轴围绕所述的搅拌轴均匀排列。15.进一步地,所述的筒状壳体内还设有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与所述的提升部的外侧壁相连。16.综上所述,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效果:17.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污泥堆底部的氧含量低的污泥由第二腔室提升至第一腔室中,再由第一腔室落回至第二腔室中,在该过程中形成了类似抛落的效果,在抛落的过程中污泥能够与氧气形成大面积接触,从而提高了氧气吸收效率。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轴对通过回流部下落的污泥进行分散处理,进一步地提高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且搅拌轴设有气流通道,在对污泥分散处理的同时还可利用富氧气流使污泥吸收氧气的效率提升。附图说明19.图1是实施例1中的污泥好氧堆肥装置结构示意图;20.图2是实施例2中的污泥好氧堆肥装置结构示意图;21.图中,1-筒状壳体,2-安装板,3-间隔板,4-提升轴,5-搅拌轴,6-第一腔室,7-第二腔室,8-加固板,11-进料口,12-出料口,31-回流部,32-提升部,33-导流部,51-搅拌桨片,52-气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24.实施例1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好氧堆肥装置。26.污泥好氧堆肥装置的基础结构由筒状壳体1形成,筒状壳体的内部可用于堆放污泥。筒状壳体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一用于污泥进料的进料口11,靠近下端的位置设有一用于堆肥产品出料的出料口12。27.筒状壳体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设有一横向的安装板2,安装板的下方设有一横向的间隔板3,安装板和间隔板均位于筒状壳体的上半部并与筒状壳体的内壁连接固定。间隔板将筒状壳体内部分隔为形成于间隔板与安装板之间的第一腔室和形成于间隔板与筒状壳体底部之间的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占据了筒状壳体内部的大部分。在间隔板的中部形成有朝向第二腔室方向凸起的筒状的回流部31,回流部中部设有通孔结构,使第一腔室中的污泥能够通过回流部落入至第二腔室中。回流部的上端与安装板主体之间通过斜向设置的导向部32过渡连接,导向部33形成由上至下口径逐渐减小的碗状结构,使安装板主体上表面的污泥更容易汇聚至回流部。在回流部的侧边,安装板还形成有两个朝向第二腔室方向凸起的筒状的提升部32,提升部中部形成通孔结构以便第二腔室中的污泥能够通过提升部进入到第一腔室中。在筒状壳体内还设有两个提升轴4,提升轴的上端安装在安装板上,且与动力机构相连,提升轴的下端穿过所述的提升部并且下端插入至第二腔室中。提升轴的外周设有螺旋叶片,提升轴、螺旋叶片与提升部的构成局部的螺旋输送结构,当提升轴旋转时能够将第二腔室中的污泥通过提升部导入至第一腔室中,随后污泥再由回流部返回第二腔室,完成一次循环。在提升轴的作用下,污泥堆底层的污泥与表层的污泥能够充分的搅动混匀,使污泥的整体含氧量更加平均,污泥在下落回到第二腔室的过程中能够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高效地吸收氧气。此外,为了提高提升部的稳定性,减少震动和防止断裂,筒状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加固板8,加固板8与提升部靠近下端位置的外侧壁固定连接。28.实施例229.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污泥好氧堆肥装置。30.该污泥好氧堆肥装置包含实施例1中所述的各结构,并且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搅拌轴5。搅拌轴竖直设置在筒状壳体内部的轴线位置,且与回流部位置对应。搅拌轴的上端安装在安装板上并与动力机构连接,下端穿过回流部并伸入至第二腔室中,搅拌轴伸入第二腔室部分的长度小于提升部向第二腔室中凸起的高度,以避免与污泥堆直接接触。搅拌轴伸入至第二腔室的部分的外周设有搅拌桨片51,搅拌桨片可水平圆周转动。搅拌轴的内部设有气流通道52,气流通道延伸至搅拌轴的下端部,并且从下端部与筒状壳体的内部连通。气流通道与外界的空气输送机相连,可向筒状壳体内部输送含氧量较高的空气。31.显然,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污泥好氧堆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30 18:56:29
466
- 下一篇: 一种瓷砖生产用的夹持设备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汽轮机低压转子配重块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