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技术涉及园林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背景技术:2.在冬季低温环境下,为了避免树木遭受冻伤,可使用稻草绳将树干一圈圈包裹起来,树干被稻草绳包裹后,昼夜温差对数木的影响能够得到减少,有效的避免树干出现开裂受损的状况。3.目前阶段,工作人员手持稻草绳一圈圈地围绕树干行走几十圈甚至上百圈,完成缠绕工作。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采用人工方式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的工作,效率低下。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7.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包括升降座,所述升降座预设有用以容纳树干的容纳槽,升降座的顶面且在围绕容纳槽的边缘开设有环形的轨道槽;升降座转动连接有环形的绕绳器,绕绳器的底面固设有卡接轨,卡接轨卡接于轨道槽内且与升降座转动连接;绕绳器的内侧转动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绳辊,放绳辊绕设有用以缠绕树干的稻草绳。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技术设计的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时,将升降座逐渐靠近树干,并使树干经升降座的开口进入容纳槽内,升降座和绕绳器包围树干;使放绳辊携带的稻草绳的一端暂时固定在树干的表面,开始匀速转动绕绳器,绕绳器带动放绳辊围绕树干持续旋转,稻草绳一圈圈地将树干进行包裹,与以往采用人工方式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方式相比,使用本技术设计的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能够提高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效率。9.可选的,所述升降座在轨道槽的槽底转动设置有多个承载滑轮,承载滑轮的周向曲面与卡接轨的底部转动贴合。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滑轮通过卡接轨对绕绳器进行转动支撑,在绕绳器转动过程中,承载滑轮保持持续转动,能够减小卡接轨与轨道槽的槽底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绕绳器旋转地更加平顺稳定,延长卡接轨、绕绳器及升降座的使用寿命。11.可选的,所述升降座在轨道槽的内侧面转动设置有多个侧向滑轮,侧向滑轮与卡接轨的外侧面转动贴合。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绳器在转动时,绕绳器通过卡接轨带动所有的侧向滑轮转动,侧向滑轮能够减少卡接轨与轨道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绕绳器转动的更加顺滑,延长卡接轨及升降座的使用寿命。13.可选的,所述卡接轨的各个侧面均涂覆有润滑脂。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脂能够减小卡接轨与轨道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绕绳器旋转的更加平顺、顺滑,延长卡接轨及升降座的使用寿命。15.可选的,所述升降座的顶面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绕绳驱动件、锥齿轮、主动轮及两个从动轮,绕绳驱动件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绕绳驱动件的输出轴与锥齿轮同轴固接,主动轮与升降座转动连接,主动轮的顶面设有斜齿用于与锥齿轮啮合,两个从动轮均与升降座转动连接,两个从动轮均与主动轮、绕绳器啮合,绕绳器的外周侧设有用以与从动轮啮合的齿。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绕绳器自动匀速旋转,提高缠绕稻草绳的效率;锥齿轮与主动轮互相啮合传动的结构形式,能够减少驱动机构的体积尺寸,使机械结构更加紧凑。17.可选的,所述绕绳器整体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270°,两个从动轮的中心及主动轮的中心形成的夹角大于9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在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从动轮能够与绕绳器啮合,确保绕绳器持续获得动力,使绕绳器的转速保持恒定。19.可选的,所述升降座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升降螺杆及升降驱动件,升降座与升降架滑动连接,升降座沿升降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升降螺杆贯穿升降架且与升降架转动连接,升降螺杆贯穿升降座且与升降座螺纹配合,升降驱动件与升降架固定连接,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与升降螺杆同轴固接。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驱动件带动升降螺杆转动,升降螺杆带动升降座沿着升降架不断向上移动;在绕绳器不断围绕树干旋转的过程中,升降机构带动整个升降座匀速上升,从而自动地在一定高度内完成对树干缠绕稻草绳的操作。21.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有行驶车体,行驶车体用以带动升降机构及升降座移动。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驾驶行驶车体,能够便捷高效地将升降座及升降机构进行转移,便于连续完成对每棵树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操作。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24.1.匀速转动绕绳器,绕绳器带动放绳辊围绕树干持续旋转,稻草绳一圈圈地将树干进行包裹,与以往采用人工方式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方式相比,使用本技术设计的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能够提高对树干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效率;25.2.在绕绳器不断围绕树干旋转的过程中,升降机构带动整个升降座匀速上升,从而自动地在一定高度内完成对树干缠绕稻草绳的操作;26.3.操作人员驾驶行驶车体,能够便捷高效地将升降座及升降机构进行转移,便于连续完成对每棵树进行缠绕稻草绳的操作。附图说明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升降座、绕绳器与升降机构互相分离的爆炸图。29.附图标记说明:1、行驶车体;2、升降机构;21、升降架;211、导向杆;22、升降螺杆;23、升降驱动件;3、升降座;31、轨道槽;32、升降导向部;33、容纳槽;4、绕绳器;41、卡接轨;42、放绳辊;5、承载滑轮;6、侧向滑轮;7、驱动机构;71、绕绳驱动件;72、锥齿轮;73、主动轮;74、从动轮。具体实施方式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参照图1和图2,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包括行驶车体1,行驶车体1的车头连接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连接有升降座3,升降座3预设有用以容纳树干的容纳槽33,升降座3的顶面且在围绕容纳槽33的边缘开设有环形的轨道槽31。升降座3转动连接有环形的绕绳器4,绕绳器4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卡接轨41,卡接轨41卡接于轨道槽31内且与升降座3转动连接。绕绳器4的内侧转动设置有两个正对的放绳辊42,放绳辊42绕设有用以缠绕树干的稻草绳。升降座3的顶面设有带动绕绳器4匀速转动的驱动机构7。32.操作人员驾驶行驶车体1,将升降座3及升降机构2进行转移,将升降座3逐渐靠近树干,并使树干经升降座3的开口进入容纳槽33内,升降座3和绕绳器4包围树干;使放绳辊42携带的稻草绳的一端暂时固定在树干的表面,启动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匀速地带动绕绳器4转动,绕绳器4带动放绳辊42围绕树干持续旋转,稻草绳一圈圈地将树干进行包裹。33.参照图1和图2,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架21、升降螺杆22及升降驱动件23。升降架21相互正对的两根立柱的内侧均开设有滑动槽,升降座3相互背离的两侧面均一体成型有升降导向部32,两个升降导向部32分别位于两条滑动槽内,升降导向部32与升降架21滑动配合。升降螺杆22沿升降架21的立柱方向贯穿升降架21且与升降架21转动连接,升降螺杆22贯穿升降座3且与升降座3螺纹配合,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23为伺服电机,升降驱动件23与升降架21顶部固定连接,升降驱动件23的输出轴与升降螺杆22同轴固定连接。升降架21固定连接有平行于升降螺杆22的导向杆211,导向杆211位于远离升降螺杆22的一侧,导向杆211贯穿升降座3且与升降座3滑动配合。34.升降驱动件23带动升降螺杆22转动,升降螺杆22带动升降座3沿着升降架21不断向上移动;在绕绳器4不断围绕树干旋转的过程中,升降机构2带动整个升降座3匀速上升,自动地在一定高度内完成对树干缠绕稻草绳的操作。35.参照图1和图2,驱动机构7包括绕绳驱动件71、锥齿轮72、主动轮73及两个从动轮74。本实施例中,绕绳驱动件71为伺服电机,绕绳驱动件71与升降座3的顶面固定连接,绕绳驱动件71的输出轴与锥齿轮72同轴固定连接,主动轮73及两个从动轮74均与升降座3转动连接,主动轮73的顶面设有斜齿用于与锥齿轮72啮合;两个从动轮74均与主动轮73、绕绳器4啮合,绕绳器4的外周侧一体成型有用以与从动轮74啮合的齿,两个从动轮74关于主动轮73对称布置。绕绳器4整体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270°,两个从动轮74的中心及主动轮73的中心形成的夹角大于90°。36.绕绳驱动件71带动锥齿轮72转动,锥齿轮72带动主动轮73转动,主动轮73带动两个从动轮74同时转动,两个从动轮74带动绕绳器4转动。37.参照图1和图2,升降座3在轨道槽31的槽底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承载滑轮5,承载滑轮5的周向曲面与卡接轨41的底部转动贴合。升降座3在轨道槽31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的侧向滑轮6,侧向滑轮6与卡接轨41的外侧面转动贴合。卡接轨41的各个侧面均涂覆有润滑脂。38.参照图1和图2,绕绳器4在与放绳辊42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两个具有间距的支撑片,放绳辊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片转动连接。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40.操作人员驾驶行驶车体1,将升降座3及升降机构2进行转移,将升降座3逐渐靠近树干,并使树干经升降座3的开口进入容纳槽33内,升降座3和绕绳器4包围树干;使放绳辊42携带的稻草绳的一端暂时固定在树干的表面,启动驱动机构7,绕绳驱动件71带动锥齿轮72转动,锥齿轮72带动主动轮73转动,主动轮73带动两个从动轮74同时转动,两个从动轮74带动绕绳器4转动,绕绳器4带动放绳辊42围绕树干持续旋转,稻草绳一圈圈地将树干进行包裹。41.在绕绳器4不断围绕树干旋转的过程中,升降驱动件23带动升降螺杆22转动,升降螺杆22带动升降座3沿着升降架21不断向上移动,自动地在一定高度内完成对树干缠绕稻草绳的操作。4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天然林保护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27 21:56:21
348
- 下一篇: 一种注塑机自动称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电池电压采样补偿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