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助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背景技术:2.石油化工助剂生产工艺中大多数为复配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的生产设备为搅拌釜,为了放料方便,多数搅拌釜均采用制作平台架架高釜体的操作,而搅拌釜固体加料口在釜盖上,在固体加料过程中,需要人工投加,工人需上至平台上进行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也有采用固体上料机进行固体上料的操作,但是固体上料机占地面积大,对生产车间的高度、宽度都有要求,且会导致生产成本变高。3.搅拌釜普遍采用锚式或框式搅拌器,工业化生产中因为搅拌釜置于平台架上,搅拌速度普遍不高,导致固体物料溶解速度较慢,再加上人工操作占主要工序,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可以简化石油化工助剂复配生产中的人为操作工序,提高安全性,并且采用循环泵循环搅拌的模式,提高生产效率。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包括溶解池、循环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出料泵;所述循环罐带有进料口,进料口内设置有进水管和液体进料管,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进料管吸取循环罐内部的物料,并通过第二出料管排放至溶解池的内部,第一循环泵通过第一进料管吸取溶解池内部的物料,并通过第一出料管排放至循环罐的内部,所述出料泵通过输入管与循环罐内部连通,并通过输出管为运输罐车上料。6.优选的,所述循环罐的底部设置有承重台,承重台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其高度为10-15cm。7.优选的,所述输入管、第一进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的表面均设置有控制阀。8.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筛,所述第二进料管位于循环罐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9.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延伸至循环罐内部的一端与循环罐内底壁的距离为10-12cm。10.优选的,所述溶解池的上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上开口有固体加料口,固体加料口配备有揭盖,溶解池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滤框。11.有益效果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3.1.该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解决了常规使用搅拌釜生产模式的缺点,采用“溶解池+循环罐”利用循环泵形成水循环的生产方式,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工人高处坠落危险源,并且加快固体物料溶解,提高了生产效率,相比于固体上料机,节约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14.2.该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溶解池低于水平面,仅在上盖板上开设小的固体加料口,方便人工操作,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前根据罐车容量算好物料比例,同时进行生产、装车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16.图中:1溶解池、2第一循环泵、3第一进料管、4过滤筛、5第二出料管、6第一出料管、7第二循环泵、8第二进料管、9循环罐、10进料口、11过滤装置、12输入管、13出料泵、14输出管、15承重台、16运输罐车、17进水管、18液体进料管、19固体加料口、20揭盖、21不锈钢滤框。具体实施方式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1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19.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包括溶解池1、循环罐9、第一循环泵2、第二循环泵7和出料泵13。20.溶解池1尺寸为1*1*1m,采用水泥浇筑,带防水措施,溶解池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上开口有固体加料口19,固体加料口19配备有揭盖20,溶解池1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滤框21,设置不锈钢滤框21,可以将固体物料架空,慢慢利用水流的冲击,使其溶解。21.循环罐9的底部设置有承重台15,承重台15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其高度为10-15cm,内部含有钢筋网架,要是为了保证循环罐9水平放置,以防地面长时间承重导致地基下沉。22.循环罐9带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内设置有进水管17和液体进料管18,第二循环泵7通过第二进料管8吸取循环罐9内部的物料,并通过第二出料管5排放至溶解池1的内部。23.第一循环泵2通过第一进料管3吸取溶解池1内部的物料,并通过第一出料管6排放至循环罐9的内部,第一出料管6延伸至循环罐9内部的一端与循环罐9内底壁的距离为10-12cm。24.出料泵13通过输入管12与循环罐9内部连通,并通过输出管14为运输罐车16上料,出料泵13的输出管14为带有快接头的软管,可以直接与运输罐车16输送口进行连接。25.输入管12、第一进料管3、第一出料管6、第二进料管5和第二出料管8的表面均设置有控制阀,便于针对单一管路进行控制。26.第一进料管3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筛4,第二进料管8位于循环罐9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11,以防大颗粒固体物料堵塞循环泵。27.生产过程中,进水管17向循环罐9中加入适量水,开启第二循环泵7,打开固体加料口19,不断的向溶解池1中加入固体物料,开启第一循环泵2,打开液体进料管18加入液体物料,循环搅拌均匀,开启出料泵13,进行装车。28.工作原理:通过将水加入到循环罐9中,将固体料不断加入到溶解池1中,开启第二循环泵7、第一循环泵2,使循环罐9与溶解池1形成水循环,利用水流的流动,加速固体物料的溶解,根据配方,加入液体物料,循环混合均匀,出料。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技术特征:1.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池(1)、循环罐(9)、第一循环泵(2)、第二循环泵(7)和出料泵(13);所述循环罐(9)带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内设置有进水管(17)和液体进料管(18),第二循环泵(7)通过第二进料管(8)吸取循环罐(9)内部的物料,并通过第二出料管(5)排放至溶解池(1)的内部,第一循环泵(2)通过第一进料管(3)吸取溶解池(1)内部的物料,并通过第一出料管(6)排放至循环罐(9)的内部,所述出料泵(13)通过输入管(12)与循环罐(9)内部连通,并通过输出管(14)为运输罐车(16)上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罐(9)的底部设置有承重台(15),承重台(15)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其高度为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12)、第一进料管(3)、第一出料管(6)、第二进料管(8)和第二出料管(5)的表面均设置有控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3)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筛(4),所述第二进料管(8)位于循环罐(9)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6)延伸至循环罐(9)内部的一端与循环罐(9)内底壁的距离为10-12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池(1)的上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上开口有固体加料口(19),固体加料口(19)配备有揭盖(20),溶解池(1)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滤框(21)。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助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包括溶解池、循环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出料泵;循环罐带有进料口,进料口装有进水管、液体进料管、第二循环泵带有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上带有控制阀;溶解池带有固体加料口,固体加料口带有揭盖,可以打开或关闭。解决了石油化工助剂复配生产工艺常规使用搅拌釜生产模式的缺点,采用“溶解池+循环罐”利用循环泵形成水循环的生产方式,减少了人工操作工序,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工人高处坠落风险,并且加快了固体物料溶解,提高了生产效率,相比于固体上料机,节约了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本。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龙 段向锋 邓少杰 郭琦 袁浩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日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02.18技术公布日:2022/9/26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石油化工助剂高效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27 20:35:35
491
关键词:
物理化学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