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胃镜咬口器。背景技术:2.在胃镜检查时,患者需要佩戴标准咬口器,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分泌物在口腔积聚时,只能从咬口旁边的镂空口流出,当分泌物多时,存在误吸及飞沫污染风险。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镜咬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5.一种胃镜咬口器,包括:挡板,其设置有安装口;咬口外筒,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咬口外筒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口;吸引管,其沿上下方向穿过所述咬口外筒,所述吸引管的顶部套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外侧壁设置有避让槽孔,所述吸引管伸入所述保护罩的部分为吸引段,所述吸引段的外侧壁设置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与所述吸引管的内部相互连通。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患者咬在咬口外筒上,利用挡板限制咬口外筒过度进入口腔内,当患者流出分泌物时,将吸引管伸出咬口外筒进入口腔内,吸引管位于口腔外的一端连接外设的负压装置,启动负压装置,使得吸引孔处产生负压,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吸附,患者的分泌物从避让槽孔穿过保护罩进入吸引管内,同时利用保护罩可以保护吸引孔不会直接与患者口腔内壁接触,对患者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如此可防止患者出现误吸分泌物的现象,并且提高使用时对患者的保护。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罩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与所述下连接环之间连接有阻挡隔条,所述阻挡隔条环绕所述上连接环与所述下连接环均匀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挡隔条之间形成所述避让槽孔,所述下连接环套接于所述吸引管的外侧。上连接环、下连接环与阻挡隔条围成一个筒状的保护罩,可对吸引段环绕遮挡,提高负压吸引时的保护效果。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环的中心线与所述下连接环的中心线共线,所述阻挡隔条由下至上沿远离所述上连接环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上连接环的尺寸大于下连接环,形成的阻挡隔条呈倾斜设置,使得整个保护罩呈上大下小的伞状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口腔内壁。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咬口外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吸引管穿过所述滑槽。利用滑槽可对吸引管进行避让,使得吸引管在咬口外筒内活动时更加顺畅。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的底端为负压接口,所述吸引管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保护盖。负压接口方便将吸引管连接外设的负压装置,并利用保护盖对负压接口进行保护。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夹紧扣,所述夹紧扣具有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口中心活动的活动端。咬口外筒内可穿入外设的气管插管,在使用时,可将夹紧扣的活动端压向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相对固定于咬口外筒。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绑绳,所述绑绳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挡板的两侧。绑绳可辅助将挡板相对固定于患者上,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绑绳上连接有压带。压带可增大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咬口外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套。患者使用时咬在缓冲套上,减少牙齿的不适感,提高使用体验。附图说明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7.附图中:100-挡板、200-咬口外筒、300-吸引管、410-上连接环、420-下连接环、430-阻挡隔条、500-保护盖、600-绑绳、610-压带。具体实施方式1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19.参照图1,一种胃镜咬口器,包括:挡板100,其设置有安装口;咬口外筒200,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咬口外筒200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口;吸引管300,其沿上下方向穿过所述咬口外筒200,所述吸引管300的顶部套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外侧壁设置有避让槽孔,所述吸引管300伸入所述保护罩的部分为吸引段,所述吸引段的外侧壁设置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与所述吸引管300的内部相互连通。20.由上述可知,患者咬在咬口外筒200上,利用挡板100限制咬口外筒200过度进入口腔内,当患者流出分泌物时,将吸引管300伸出咬口外筒200进入口腔内,吸引管300位于口腔外的一端连接外设的负压装置,启动负压装置,使得吸引孔处产生负压,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吸附,患者的分泌物从避让槽孔穿过保护罩进入吸引管300内,同时利用保护罩可以保护吸引孔不会直接与患者口腔内壁接触,对患者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如此可防止患者出现误吸分泌物的现象,并且提高使用时对患者的保护。21.保护罩主要用于将吸引段笼罩在内,并且利用自身的避让槽孔对供分泌物穿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上连接环410与下连接环420,所述上连接环410与所述下连接环420之间连接有阻挡隔条430,所述阻挡隔条430环绕所述上连接环410与所述下连接环420均匀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挡隔条430之间形成所述避让槽孔,所述下连接环420套接于所述吸引管300的外侧。上连接环410、下连接环420与阻挡隔条430围成一个筒状的保护罩,可对吸引段环绕遮挡,提高负压吸引时的保护效果。22.作为保护罩形状的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环410的中心线与所述下连接环420的中心线共线,所述阻挡隔条430由下至上沿远离所述上连接环410的中心线方向延伸。上连接环410的尺寸大于下连接环420,形成的阻挡隔条430呈倾斜设置,使得整个保护罩呈上大下小的伞状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口腔内壁。23.咬口外筒200处需要插入气管插管,为了减少吸引管300与气管插管之间的活动干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咬口外筒200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吸引管300穿过所述滑槽。利用滑槽可对吸引管300进行避让,使得吸引管300在咬口外筒200内活动时更加顺畅。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引管300的底端为负压接口,所述吸引管300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保护盖500。负压接口方便将吸引管300连接外设的负压装置,并利用保护盖500对负压接口进行保护。25.咬口外筒200内可穿入外设的气管插管,为了方便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00上设置有夹紧扣,所述夹紧扣具有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安装口中心活动的活动端。在使用时,可将夹紧扣的活动端压向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相对固定于咬口外筒200。在实际应用中,夹紧扣可使用弹性压扣等结构件,2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绑绳600,所述绑绳600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挡板100的两侧。绑绳600可辅助将挡板100相对固定于患者上,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绑绳600上连接有压带610。压带610可增大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咬口外筒200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套。患者使用时咬在缓冲套上,减少牙齿的不适感,提高使用体验。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胃镜咬口器
作者:admin
2022-08-24 09:22:59
708
- 下一篇: 白菜心怎么凉拌
- 上一篇: 一种触控模块的安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