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耐火材料生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7-30 15:39:40     831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1.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耐火材料生产系统及方法。背景技术:2.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但仅以耐火度来定义已不能全面描述耐火材料了,1580℃并不是绝对的,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而现有的技术无法高效对耐火材料进行生产。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耐火材料生产系统及方法,本装置能够高效对耐火材料进行生产。4.耐火材料生产系统,通过生产装置对材料进行加工,使用生产装置时需要利用控制系统对生产装置进行控制,将加工完成的耐火材料搬运到货车上进行货运处理,将耐火材料交付到收货方。5.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底支板和固定连接在底支板上的搅拌腔,搅拌腔上设置有加水管,搅拌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搅拌腔上固定连接有打磨构件。6.进一步的,所述打磨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搅拌腔上的打磨桶,打磨桶上转动连接有打磨辊,打磨辊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板。7.进一步的,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主转链轮,主转链轮转动连接在搅拌腔上,打磨辊与主转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8.进一步的,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多个滑缩腔、多个滑接柱和多个限位触爪,多个滑缩腔均匀固定连接在打磨桶上,多个滑接柱分别滑动连接在多个滑缩腔内,多个限位触爪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滑接柱的内端。9.进一步的,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框和多个伸缩杆i,多个固定框均匀固定连接在打磨桶上,多个伸缩杆i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固定框上,多个滑接柱分别与多个伸缩杆i固定连接。10.进一步的,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竖立腔、四个升降滑柱、两个升降曲板、两个进料斜管和顶靠构件,竖立腔固定连接在打磨桶上,四个升降滑柱均固定连接在打磨桶上,四个升降滑柱分为左右两组,两个升降曲板分别与两组升降滑柱滑动连接,两个进料斜管分别与两个升降曲板固定连接,顶靠构件固定连接在竖立腔上。11.进一步的,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两个传感器ii,两个传感器ii均固定连接在打磨桶上,两个传感器ii分别位于两个升降曲板的正下方。12.进一步的,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模具加工构件,模具加工构件连接在底支板上。13.进一步的,所述顶靠构件包括遮挡盖和顶靠板,遮挡盖固定连接在竖立腔上,遮挡盖上固定连接有顶靠板。14.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加工构件包括旋转轴、圆托板、模具腔、曲接板、托膜板和伸缩杆iii,底支板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圆托板,圆托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模具腔,底支板上固定连接有曲接板,多个模具腔内均滑动连接有托膜板,底支板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i,伸缩杆iii与位于最右端的托膜板接触。附图说明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16.图1为耐火材料生产系统及方法的系统示意图;17.图2为对原料进行打磨搅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8.图3为对原料进行打磨搅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19.图4为对原料进行打磨搅拌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20.图5为对原料进行打磨搅拌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21.图6为对原料进行固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2.图7为对原料进行打磨搅拌具体的结构示意图;23.图8为将原料添加至装置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4.图9为将原料添加至装置内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25.图10为对原料进行模具加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6.图11为对原料进行模具加工实施例的部分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28.下面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耐火材料生产系统,通过生产装置对材料进行加工,使用生产装置时需要利用控制系统对生产装置进行控制,将加工完成的耐火材料搬运到货车上进行货运处理,将耐火材料交付到收货方。29.进一步的,需要先对制备耐火材料的多种原料进行筛选处理,再将筛选完成的原料添加至生产装置内,而当原料进到生产装置内后,生产装置可被启动,完成对耐火材料的生产,再将生产完成的耐火材料搬运到火车上,利用火车对耐火材料进行运输处理,实现将耐火材料交付到收货方。30.下面结合附图2-5和7详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底支板101、搅拌腔102、加水管103、排料管104和打磨构件,底支板101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搅拌腔102,加水管103设置在搅拌腔102上,排料管10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搅拌腔102的下方,打磨构件通过焊接了固定连接在搅拌腔102上。31.进一步的,底支板101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为整个装置提供固定的空间,确保装置能够平稳的放置到地面上,底支板101可为搅拌腔102提供固定的空间,而在搅拌腔102内实现对原料粉末的搅拌处理,让粉末状原料能够均匀的混合在水内,方便后期对原料的模具加工处理,而利用加水管103可完成向搅拌腔102内加水,实现水与粉末状原料的混合,而搅拌腔102的底面为锥面设计,其排料管104固定连接在搅拌腔102的最低点处,方便利用排料管104将搅拌腔102内混合均匀的原料排出,而排料管104上自带阀门,当需要将搅拌腔102内的原料排出时,打开排料管104上的阀门,位于搅拌腔102内的原料即可排出,当对搅拌腔10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时,关闭排料管104上的阀门即可,可将原料放置到打磨构件内,利用打磨构件实现对原料的打磨处理,确保原料呈粉末状进到搅拌腔102内,方便对原料的混合加工处理。32.下面结合附图2-5和7详细说明,所述打磨构件包括打磨桶201、打磨辊202、搅拌轴204和多个搅拌板205,打磨桶20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搅拌腔102上,打磨辊202通过圆孔转动连接在打磨桶201上,搅拌轴20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打磨辊202的下方,多个搅拌板205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搅拌轴204上。33.进一步的,在打磨桶201内对原料进行打磨处理,而打磨桶201的上方设置有圆孔,方便将原料从圆孔内放入,当原料进到打磨桶201内后利用打磨辊202的转动即可实现对原料的打磨处理,打磨桶201和打磨辊202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越来越小,这时原料将会被越磨越细,确保原料完全变成粉末,打磨桶20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过滤孔,当被打磨辊202打磨成粉末状的原料即可通过多个过滤孔排出进到搅拌腔102内,而利用打磨辊202对原料进行打磨时,打磨辊202可通过搅拌轴204带动多个搅拌板205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搅拌腔102内的粉末状原料进行搅拌处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34.根据说明书附图2-4和7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主转链轮203,主转链轮203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搅拌腔102上,打磨辊202与主转链轮203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35.进一步的,搅拌腔102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主转链轮203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而轴承座上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i,减速电机i的输出轴与主转链轮203固定连接,传动链穿过搅拌腔102,利用主转链轮203的转动通过传动链即可带动打磨辊202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原料的打磨处理和对粉末状原料的搅拌处理。36.根据说明书附图2-6详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多个滑缩腔301、多个滑接柱302和多个限位触爪303,多个滑缩腔301通过焊接均匀固定连接在打磨桶201上,多个滑接柱302分别滑动连接在多个滑缩腔301内,多个限位触爪303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多个滑接柱302的内端。37.进一步的,滑缩腔301可为滑接柱302提供滑动的空间并对其进行限位,让滑接柱302只能沿着滑缩腔301的方向进行滑动,而滑接柱302可为限位触爪303提供固定的空间并带动其进行移动,限位触爪303的内端设置有三个橡胶凸起,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后可让限位触爪303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当原料进到打磨桶201内并位于打磨辊202上方时,多个滑接柱302将会带动多个限位触爪303向内移动,让多个限位触爪303与原料接触,实现对原料的固定处理,防止利用转动的打磨辊202对原料进行打磨时原料发生转动,影响对原料的打磨效果。38.根据说明书附图2-6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框304和多个伸缩杆i305,多个固定框304通过焊接均匀固定连接在打磨桶201上,多个伸缩杆i305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多个固定框304上,多个滑接柱302分别与多个伸缩杆i30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39.进一步的,固定框304可为伸缩杆i305提供固定的空间,而利用伸缩杆i305可带动滑接柱302进行移动,多个限位触爪303上均设置有传感器i,该传感器可将信号传递给与其连接的伸缩杆i305上,当限位触爪303与原料接触时,限位触爪303上的传感器将不会传递信号,而当某个限位触爪303与原料脱离后,将会把信号传递给与其连接的伸缩杆i305上,让伸缩杆i305向内移动,实现限位触爪303与原料的再次接触,确保能够时刻对原料进行固定处理。40.根据说明书附图2-5和8-9详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竖立腔401、四个升降滑柱402、两个升降曲板403、两个进料斜管404和顶靠构件,竖立腔40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打磨桶201上,四个升降滑柱402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打磨桶201上,四个升降滑柱402分为左右两组,两个升降曲板403分别与两组升降滑柱402滑动连接,两个进料斜管404分别与两个升降曲板40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顶靠构件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竖立腔401上。41.进一步的,竖立腔401固定连接在打磨桶201上方的圆孔内,竖立腔401上设置有两个进料口,四个升降滑柱402可为两个升降曲板403提供滑动的空间,并对其进行限位,让升降曲板403只能上下滑动,四个升降滑柱402上均套设有弹簧,利用四个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到两个升降曲板403上,让两个升降曲板403处于最高点,而且两个升降曲板403可实现对竖立腔401上的两个进料口进行遮挡处理,还可带动进料斜管404进行升降,可将原料放置到其中一个进料斜管404内,这时的进料斜管404将会带动与其连接的升降曲板403向下移动,这时进料斜管404将会与起其中一个竖立腔401上的进料口连通,原料通过该进料口进到竖立腔401内,最终进到打磨桶201内,还可同时将两块生产原料放置到两个进料斜管404内,进一步提升对原料的打磨速度,而且当原料进到打磨桶201内后,利用四个弹簧产生的弹力可带动两个升降曲板403向上移动,实现对两个进料口的封堵处理,这时可进一步防止灰尘飞出,确保空气的质量,防止工人吸入灰尘,对身体造成伤害,当原料被固定后,顶靠构件可与原料的上方接触并对其进行挤压处理,让原料能够产生向下的力,起到进给的目的,进一步增快对原料的打磨速度。42.所述顶靠构件包括遮挡盖501和顶靠板502,遮挡盖50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竖立腔401上,遮挡盖501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顶靠板502。43.进一步的,遮挡盖501可为顶靠板502提供固定的空间,当原料落到打磨桶201内并位于打磨辊202的上方时,顶靠板502将会向下移动,顶靠板502将会与原料接触,让原料产生向下的力,起到进给的作用,而顶靠板502由伸缩杆ii和接触板组成,利用伸缩杆ii带动接触板进行升降。44.根据说明书附图2-5和8-9详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两个传感器ii405,两个传感器ii405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打磨桶201上,两个传感器ii405分别位于两个升降曲板403的正下方。45.进一步的,当两个升降曲板403中的其中一个向下移动时,即可与其下方的传感器ii405接触,该传感器ii405可将信号传递到固定连接在搅拌腔102上的减速电机i上,该减速电机i将会被启动,同时打磨辊202将会发生转动,实现对原料的打磨处理,该传感器ii405还可将信号传递给多个伸缩杆i305,让多个伸缩杆i305向内移动,当多个限位触爪303与原料接触后,多个伸缩杆i305与传感器ii405的信号将被切断,这时限位触爪303的传感器i将会控制伸缩杆i305的伸缩。46.根据说明书附图2和9-10详细说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模具加工构件,模具加工构件连接在底支板101上。47.进一步的,从排料管104排出的原料可进到模具加工构件内,在模具加工构件内实现耐火材料的加工处理,完成耐火材料的生产。48.所述模具加工构件包括旋转轴601、圆托板602、模具腔603、曲接板604、托膜板701和伸缩杆iii702,底支板101上通过圆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601,旋转轴601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圆托板602,圆托板602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多个模具腔603,底支板101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曲接板604,多个模具腔603内均滑动连接有托膜板701,底支板101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伸缩杆iii702,伸缩杆iii702与位于最右端的托膜板701接触。49.进一步的,旋转轴601与减速电机ii连接,减速电机ii固定连接在底支板101上,利用减速电机ii可带动旋转轴601进行转动,而减速电机ii的转动方式时转动一定角度后,会停止一定时间,依次反复,底支板101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支撑板将会与圆托板602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圆托板602脱离,可将原料依次添加至多个模具腔603内,曲接板604可对四点钟到十一点中位置内的多个模具腔603进行封堵,曲接板604起到压实的作用,当其中一个模具腔603移动到最右端时,该模具腔603脱离曲接板604,伸缩杆iii702将会启动并带动托膜板701向上移动,即可完成脱模处理,被抬起的就是生产完成的耐火材料。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