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机床金属加工设备的制造及其加工,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背景技术: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体组成,外部包裹有橡胶圈,在电缆的生产加工使,为了保障电缆信号传输的高效以及稳定,导体每个部位的直径相同十分重要,从而确保电流信号在导体内传输均匀,因此在电缆导体直径校正为现电缆生产中重要的一环。3.现导体大多为金属材质自身具备柔韧性,通过设备带动导体的拉伸,使其经过校正环从而确保导体每个部位直径相同,但电缆导体所采用的材质多样,不同金属的导体自身的柔韧性也存在差异,在拉伸材质柔软的导体时,会使每个拉伸环之间的间距调大,通过导体的柔韧性使导体可在快速的移动进行校正,但在拉伸柔韧性较低的导体时,会存在拉断的隐患,或存在移速较快导致校正的效果不佳等问题,现有的校正设备在调节校正环结构时操作复杂,使设备在加工导体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确保导体校正的精准以及减少人力的投入,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技术实现要素: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5.针对现有技术的现导体大多为金属材质自身具备柔韧性,通过设备带动导体的拉伸,使其经过校正环从而确保导体每个部位直径相同,但电缆导体所采用的材质多样,不同金属的导体自身的柔韧性也存在差异,在拉伸材质柔软的导体时,会使每个拉伸环之间的间距调大,通过导体的柔韧性使导体可在快速的移动进行校正,但在拉伸柔韧性较低的导体时,会存在拉断的隐患,或存在移速较快导致校正的效果不佳等问题,现有的校正设备在调节校正环结构时操作复杂,使设备在加工导体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6.(二)技术方案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8.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一侧开设有滑槽且下端内壁开设有皮带槽,所述滑槽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杆,每个控制杆端部均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内设置有校正组件,所述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架,每个所述侧架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轮,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设置在机壳任意一侧,所述机壳内壁两侧处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于机壳一侧。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支架、校正机壳、下板,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机壳的内壁上,所述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校正机壳,所述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板。10.作为优选,所述校正机壳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每个所述侧板端部贴紧在机壳的内壁,每个所述下板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均设置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与控制杆伸出机壳的端部固定连接。11.作为优选,所述圆杆转动贯穿有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两个下板之间,所述齿轮两侧与下板贴合,所述齿轮与皮带表面设置的齿牙相互配合,所述齿轮侧壁开设有卡槽。12.作为优选,所述圆杆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杆,所述卡杆与卡槽配合卡紧,所述圆杆端部开设有若干个活动槽,每个所述活动槽以圆杆的圆心呈环形设置。13.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活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两侧与活动槽之间设置有扭簧。14.作为优选,所述校正机壳上端安装有活动门,所述校正机壳两侧开设有校正孔,所述校正机壳内部设置有校正组件。15.作为优选,所述机壳靠近长杆的侧壁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靠近长杆的侧壁设置有斜槽,所述空槽远离长杆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长杆相互配合。16.作为优选,所述校正组件包括校正套筒,所述校正套筒固定连接在校正机壳内壁上,所述校正机壳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校正滚筒。17.作为优选,所述校正套筒内开设有直径依次变小的孔,每个所述校正滚筒成对设置,每个所述校正滚筒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在校正机壳的内壁,位于第一固定杆上的所述校正滚筒左右对称且相对的两个所述校正滚筒之间距离逐渐变小,位于第二固定杆上的所述校正滚筒上下对称且相对的两个所述校正滚筒之间距离逐渐变小。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9.1、对导体上下的间距进行校正调小,并且通过每队校正滚筒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使导体自身的直径逐渐的缩小进而达到合格的数值,后通过左右对称的校正滚筒同样对导体进行校正,使导体自身的直径在校正变小的过程中有着缓慢变换的过程,避免了导体的断裂,同时使导体在校正后自身的形状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形变的状况,使导体校正的精准性得到提高。20.2、通过移动控制杆带动长杆是否卡紧在限位槽内,从而控制设备是否跟随皮带移动,使每个支架位于设备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在校正柔软性高的导体时,可以提高每个支架之间的间距,使导体可以在设备上快速移动,提高校正效率,在校正柔软性低的导体时,缩小每个支架之间的间距,缓慢了导体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断裂的同时,通过缓慢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校正后出现不规则的横截面,提高了导体校正的质量。21.3、再加工柔韧性很低的导体时,校正困难,再一步的降低导体在设备上移动的速度,并且使两侧的支架分别设置在机壳的两侧,使中间的支架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通过校正滚筒在机壳上多次的移动,使柔韧性很低的导体在校正时可确保自身横截面为圆形,从而确保导体的质量,使设备可以加工不同质地的导体,并且根据不同材质的导体调节设备的运作模式去校正加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22.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3.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皮带的结构示意图;24.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5.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26.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27.图6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28.图7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图7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29.图8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第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30.图9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孔的结构示意图。31.图中:1、底板;2、机壳;201、皮带槽;202、斜槽;203、空槽;204、限位槽;3、侧架;4、绕线轮;5、电机;6、滑槽;7、控制杆;8、控制组件;801、支架;802、侧板;803、下板;804、齿轮;805、圆杆;806、校正机壳;807、活动门;808、校正孔;809、卡槽;810、卡杆;811、长杆;812、活动槽;813、扭簧;9、皮带;10、校正组件;1001、校正套筒;1002、第一固定杆;1003、第二固定杆;1004、校正滚筒;1005、孔;1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33.实施例34.如图1至9所示,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2,机壳2一侧开设有滑槽6且下端内壁开设有皮带槽201,滑槽6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杆7,每个控制杆7端部均安装有控制组件8,控制组件8内设置有校正组件10,机壳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架3,每个侧架3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绕线轮4,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且电机5设置在机壳2任意一侧,机壳2内壁两侧处转动连接有滚轮11,两个滚轮11之间连接有皮带9,其中一个滚轮11侧壁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贯穿于机壳2一侧。3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8包括支架801、校正机壳806、下板803,支架801滑动连接在机壳2的内壁上,支架801上端固定连接有校正机壳806,支架80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板803,通过机壳2两侧的绕线轮4使导体在设备的移动上,提供了便利,将设备搬运至导体的绕线设备上,通过绕线设备带动导体在校正设备上移动,从而对导体内的直径进行校正,在导体经过上下两对的校正滚筒1004的时候,首先对导体上下的间距进行校正调小,并且通过每队校正滚筒1004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36.在本实施例中,校正机壳806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802,每个侧板802端部贴紧在机壳2的内壁,每个下板803均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均设置有圆杆805,每个圆杆805与控制杆7伸出机壳2的端部固定连接,使导体自身的直径逐渐的缩小进而达到合格的数值,后通过左右对称的校正滚筒1004同样对导体进行校正,使导体自身的直径在校正变小的过程中有着缓慢变换的过程,避免了导体的断裂,同时使导体在校正后自身的形状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形变的状况,使导体校正的精准性得到提高。37.在本实施例中,圆杆805转动贯穿有齿轮804,齿轮804设置在两个下板803之间,齿轮804两侧与下板803贴合,齿轮804与皮带9表面设置的齿牙相互配合,齿轮804侧壁开设有卡槽809,齿轮804与下板803内壁贴合,从而使圆杆805在机壳2内部移动的过程,齿轮通过下板803进行限位不会造成移动,在圆杆805端部的长杆811移动至限位槽204内部时,使卡杆810和卡槽809分离,使皮带9在带动齿轮804转动时。38.在本实施例中,圆杆805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杆810,卡杆810与卡槽809配合卡紧,圆杆805端部开设有若干个活动槽812,每个活动槽812以圆杆805的圆心呈环形设置,不会造成支架801的移动,相反,在卡杆810卡紧在卡槽809内时,齿轮804在跟随皮带9转动的时候,使支架801跟随皮带9移动,通过移动控制杆7带动长杆811是否卡紧在限位槽204内,从而控制设备是否跟随皮带移动,使每个支架801位于设备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在校正柔软性高的导体时。39.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活动槽812内壁转动连接有长杆811,长杆811两侧与活动槽812之间设置有扭簧813,可以提高每个支架801之间的间距,使导体可以在设备上快速移动,提高校正效率,在校正柔软性低的导体时,缩小每个支架801之间的间距,缓慢了导体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断裂的同时,通过缓慢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校正后出现不规则的横截面,提高了导体校正的质量。40.在本实施例中,校正机壳806上端安装有活动门807,校正机壳806两侧开设有校正孔808,校正机壳806内部设置有校正组件10,再加工柔韧性很低的导体时,校正困难,再一步的降低导体在设备上移动的速度,并且使两侧的支架801分别设置在机壳2的两侧,使中间的支架801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通过校正滚筒1004在机壳2上多次的移动。41.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靠近长杆811的侧壁开设有空槽203,空槽203靠近长杆811的侧壁设置有斜槽202,空槽203远离长杆811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204,限位槽204与长杆811相互配合,使柔韧性很低的导体在校正时可确保自身横截面为圆形,从而确保导体的质量,使设备可以加工不同质地的导体,并且根据不同材质的导体调节设备的运作模式去校正加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42.在本实施例中,校正组件10包括校正套筒1001,校正套筒1001固定连接在校正机壳806内壁上,校正机壳806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校正滚筒1004。43.在本实施例中,校正套筒1001内开设有直径依次变小的孔1005,每个校正滚筒1004成对设置,每个校正滚筒1004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杆1002和第二固定杆1003固定在校正机壳806的内壁,位于第一固定杆1002上的校正滚筒1004左右对称且相对的两个校正滚筒1004之间距离逐渐变小,位于第二固定杆1003上的校正滚筒1004上下对称且相对的两个校正滚筒1004之间距离逐渐变小。44.该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机壳2两侧的绕线轮4使导体在设备的移动上,提供了便利,将设备搬运至导体的绕线设备上,通过绕线设备带动导体在校正设备上移动,从而对导体内的直径进行校正,在导体经过上下两对的校正滚筒1004的时候,首先对导体上下的间距进行校正调小,并且通过每队校正滚筒1004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使导体自身的直径逐渐的缩小进而达到合格的数值,后通过左右对称的校正滚筒1004同样对导体进行校正,使导体自身的直径在校正变小的过程中有着缓慢变换的过程,避免了导体的断裂,同时使导体在校正后自身的形状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形变的状况,使导体校正的精准性得到提高。45.齿轮804与下板803内壁贴合,从而使圆杆805在机壳2内部移动的过程,齿轮通过下板803进行限位不会造成移动,在圆杆805端部的长杆811移动至限位槽204内部时,使卡杆810和卡槽809分离,使皮带9在带动齿轮804转动时,不会造成支架801的移动,相反,在卡杆810卡紧在卡槽809内时,齿轮804在跟随皮带9转动的时候,使支架801跟随皮带9移动,通过移动控制杆7带动长杆811是否卡紧在限位槽204内,从而控制设备是否跟随皮带移动,使每个支架801位于设备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在校正柔软性高的导体时,可以提高每个支架801之间的间距,使导体可以在设备上快速移动,提高校正效率,在校正柔软性低的导体时,缩小每个支架801之间的间距,缓慢了导体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断裂的同时,通过缓慢的移动,避免了导体校正后出现不规则的横截面,提高了导体校正的质量。46.再加工柔韧性很低的导体时,校正困难,再一步的降低导体在设备上移动的速度,并且使两侧的支架801分别设置在机壳2的两侧,使中间的支架801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通过校正滚筒1004在机壳2上多次的移动,使柔韧性很低的导体在校正时可确保自身横截面为圆形,从而确保导体的质量,使设备可以加工不同质地的导体,并且根据不同材质的导体调节设备的运作模式去校正加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47.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电缆导体直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30 07:29:58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