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26 20:49:13     608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1.本技术涉及膜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背景技术:2.目前,膜结构,又叫张拉膜结构,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膜结构车棚是由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及加强构件通过一定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以形成某种空间形状,作为覆盖结构,并能承受一定的外荷载作用的一种空间结构形式。3.相关技术中,在膜结构建筑中,对膜结构进行安装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拿着梯子爬上建筑的屋顶,然后拉着膜结构边缘的一个角固定在屋顶,之后工作人员再从梯子上爬下,从梯子上爬下后,再依次对膜结构边缘的各处依次固定在屋顶上。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梯子依次将膜结构的边缘固定在屋顶上,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且膜结构安装时的效率较低。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改善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梯子依次将膜结构的边缘固定在屋顶上,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7.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钩体,所述钩体上设置有拉紧绳,所述拉紧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钩体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收紧件,所述收紧件架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拉紧绳远离所述钩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收紧件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架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拉紧绳穿过所述限位件。8.可选的,所述收紧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杆固定,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所述底板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板均与所述底板固定,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转动架设在两个固定板之间,所述收紧绳远离所述钩体的一端绕设在所述滚筒上。9.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滚筒固定。10.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套,所述收紧绳穿设在所述限位套内,所述限位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套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11.可选的,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固定在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滚筒的一侧。12.可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所述固定杆固定,且所述稳定板与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稳定板固定。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有益技术效果:14.使用过程中,收紧件将钩体通过拉紧绳将钩体下放至与工作人员相同的高度,当工作人员需要固定膜结构时,在膜结构上开设一个小孔,然后依次将膜结构上的小孔钩设在钩体上,之后驱动收紧件,收紧件将膜结构向上拉伸,限位件对膜结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膜结构被过度拉伸,有助于省去工作人员固定膜结构时需要通过梯子依次将膜结构的边缘固定在屋顶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膜结构安装时的效率。附图说明15.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体现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16.附图标记:1、固定杆;11、稳定板;111、通孔;12、加强杆;13、支撑杆;14、限位钩;2、收紧件;21、底板;22、固定板;23、滚筒;24、驱动电机;3、钩体;31、拉紧绳;32、吊钩保险扣;4、限位件;41、限位套;42、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18.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19.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20.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22.参照图1,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包括固定杆1,固定杆1整体呈圆杆状,且固定杆1整体呈竖直设置。固定杆1竖直方向的下端设置有稳定板11,稳定板11整体呈四边形板状,且固定杆1的一端与稳定板11固定。稳定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通孔111位于稳定板11的四个拐角处各设置有一个。使用时,在需要安装膜结构的建筑物周围将固定杆1均匀间隔的竖立,固定杆1竖立后,使用固定螺栓穿过稳定板11上的通孔111,将稳定板11固定在建筑物内的地面上。23.参照图1,固定杆1与稳定板1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2,加强杆12绕固定杆1的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杆12呈倾斜设置,且加强杆12的一端与固定杆1固定,另一端与稳定板11固定,通过加强杆12加强固定杆1与稳定板11之间的结构强度,使得,固定杆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得以提升。24.参照图1,固定杆1上设置有收紧件2,收集件包括底板21,底板21位于固定杆1竖直方向远离稳定板11的一端。底板21整体呈长方形板状,且底板21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底板21厚度方向的一端面与固定杆1的一端固定。底板2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22,两侧的固定板22整体呈长方形板状,固定板22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且两个固定板2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底板21固定,另一端向远离底板21的一侧延伸。25.参照图1,两个固定板22之间设置有滚筒23,滚筒23的轴线与底板2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滚筒23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固定板22转动连接,底板21长度方向一侧的固定板2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的转动轴与滚筒23的轴线同轴,且驱动电机24的转动轴朝向靠近滚筒23的一侧,驱动电机24与底板21长度方向一侧的固定板22可拆卸固定,且驱动电机24的转动轴与滚筒23固定,通过驱动电机24带动滚筒23转动,使得,滚筒23转动的自动化长度得以提升。26.参照图1,建筑物内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拆卸固定在建筑物内,控制开关与若干个固定板22上的驱动电机24电连接,当工作人员启动控制开关时,若干个驱动电机24同时开始驱动滚筒23转动,使得若干个滚筒23之间转动的精确性得以提升。27.参照图1,底板2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13,两个支撑杆13的一端均与底板21固定,另一端均朝向靠近固定杆1的一侧倾斜,且两个支撑杆13靠近固定杆1的一端均与固定杆1一体成型。通过支撑杆13支撑底板21,使得底板21与固定杆1之间的稳定性得以提升。28.参照图1,滚筒23的一侧设置有钩体3,钩体3上设置有拉紧绳31,拉紧绳31的一端与钩体3固定,另一端饶设在滚筒23上,通过滚筒23的正转与反转,实现钩体3的上下升降。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在膜结构的周侧开设一个贯穿孔,然后在膜结构的贯穿孔上固定一个金属环,当需要将膜结构安装在建筑物顶部时,滚筒23转动,将钩体3下放至地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将膜结构上周侧的贯穿孔依次穿设在钩体3上,之后启动控制开关,若干个驱动电机24同时带动滚筒23转动,滚筒23对拉紧绳31进行收卷,膜结构的边缘处同时上升,当膜结构上升到顶部时,滚筒23将钩体3向水平方向拉伸,将膜结构拉紧。29.参照图1,钩体3上设置有吊钩保险扣32,吊钩保险扣32的一端与钩体3铰接,另一端搭设在钩子体上,当膜结构钩设在钩子上时,通过吊钩保险扣32的限位作用,防止膜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脱钩的想象,使得,安装膜结构时的便捷性得以提升。30.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一些较小或较大的膜结构在固定时稳定性较差,不能被拉紧,工作人员只能选择固定尺寸的膜结构进行安装。改进后,通过拉紧绳31与钩体3固定,一方面能够提升钩体3上下升降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能够提升钩体3对膜结构尺寸的适应性,一些尺寸较小的膜结构也能被钩体3拉紧固定。31.参照图1,固定杆1上设置有限位钩14,限位钩14固定在固定杆1靠近稳定板11的一侧,当不需要安装膜结构时,将钩体3钩设在限位钩14上,防止下一次需要安装膜结构时,钩体3还需要从高处放下,提升了安装膜结构的工作效率。32.参照图1,固定板22上设置有限位件4包括限位套41,限位套41整体呈圆筒状,且限位条的轴线方向呈水平设置。限位套41与固定板2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一端与限位套41固定,另一端与固定板22固定,使用时,拉紧绳31穿设在限位套41内,当滚筒23拉紧膜结构时,通过限位套41的设置,使得膜结构的稳定性得以提升。3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膜结构的张拉组件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将固定螺栓穿过稳定板11上的通孔111,将固定杆1固定在建筑物内,使用时,将钩体3从限位钩14上取下,将膜结构上的贯穿孔穿设在钩体3上,钩体3上的吊钩保险扣32将膜结构限制在钩体3内,然后启动建筑物内的控制开关,若干个驱动电机24同时带动滚筒23转动,滚筒23将拉紧绳31收紧,膜结构跟随钩体3一起上升,最后通过限位套41的限位作用,膜结构被拉紧固定在建筑物内,当需要取下膜结构时,启动控制开关,驱动电机24带动滚筒23反转,膜结构下降,工作人员将膜结构从钩体3上取下。3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