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固定元件、具有传感器和固定元件的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和固定传感器单元的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7-23 18:14:31     229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传感器固定在待监视的结构、特别是轨道上的固定元件,一种具有这种固定元件的传感器单元,一种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元固定在待监视的结构上的传感器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布置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方法。背景技术:2.借助于粘性物质固定的固定元件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用于将组件、特别是传感器安装在结构上。用于此的典型应用领域是轨道监视元件。所述轨道监视元件的组件,特别是用于测量作用在轨道上的力的传感器,在此可以例如通过钻孔固定在轨道上而不削弱结构。3.[1]和[2]公开了用于借助于弹性粘合剂将光伏模块固定在结构上的固定元件。尽管弹性粘合剂具有很高的耐气候性和耐老化性,但它们也可以补偿结构的膨胀和移动,因此不适用于固定应当测量作用在结构上的力的传感器。[0004]因此,借助于粘合剂固定具有传感器的轨道监视元件的固定元件,所述粘合剂在固化后具有尽可能高的刚度。特别是在将固定元件安装在轨道上时,在此主要使用热粘合方法。[0005][4]公开了一种使用可热激活的膜来安装轨道监视元件的方法。在该文献中通过对轨道进行感应加热来建立连接。然而,为此需要以热的形式输入大量能量,这除了高昂的能量成本外还需要能够在偏远和难以到达的轨道区段中也提供所需能量的装备。感应加热所需的笨重和庞大的装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运送到使用地点,这最终导致大量的后勤工作。[0006]申请人的[3]公开了一种轨道监视元件,其借助于可热激活的粘合剂固定在轨道上。在该文献中,将轨道监视元件按压在轨道上,并且通过位于粘合层中的热导线加热粘合剂,以建立粘合连接。然而,在这种方法中用于固化粘合剂的热输入仅发生在点处。技术实现要素:[0007]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固定元件和一种具有这种固定元件的传感器单元,所述固定元件可以成本有利地制造并且此外可以成本有利且不费力地安装在待监视的结构上。[0008]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固定元件、根据权利要求11的传感器单元、根据权利要求13的传感器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解决。[0009]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元件具有底座支承元件、用于将所述底座支承元件相对于所述结构密封的密封框架、用于容纳光固化粘合剂的腔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光束耦合输入到所述腔体中的光发射面,其中所述腔体在一侧由所述底座支承元件限定边界并且在周边由所述密封框限定边界。此外,所述固定元件还可以具有另外的元件,特别是保护盖。[0010]所述底座支承元件用于容纳组件,特别是传感器,并且特别有利地设计成矩形板的形式。由于待固定的传感器以及固定元件应当固定于其上的结构表面,可能会得出其他形状。特别地,圆形和/或多边形的形状是可以想到的。所述底座支承元件被构造为布置在待监视的结构上。通常,可以想到将固定元件布置在所有表面上。在下文中,特别是示例性地讨论固定元件布置在轨道监视元件的应用区域中,其中待监视的结构特别是代表轨道和列车轴。该列举不应理解为完备的。[0011]当布置在轨道上时,固定元件优选地布置在轨道轮廓的竖直区段(轨道颈部)中。在优选的安装位置中,底座支承元件因此平行于轨道定位。在此,底座支承元件在至少一个子区段中与轨道间隔开。换言之,在底座支承元件和轨道之间产生了空隙。[0012]在底座支承元件上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布置所述密封框架,所述密封框架使得底座支承元件与所述结构保持一定距离。密封框架密封了底座支承元件和轨道之间的空隙,特别是在整个外周上,并且与底座支承元件一起形成腔体。为此,密封框架可以构造为柔性的,特别是构造为弹性体,特别优选地构造为硅树脂,和/或构造为刚性的。密封框架可以与底座支承元件一体地构造。相对于密封框架在固定区域中尽可能无间隙地抵靠在所述结构的表面上,柔性的构造是特别有利的。这提高了密封框的密封效果。[0013]腔体形成在底座支承元件和结构之间,并在环周方向上由密封框架限定边界。换言之,腔体在面向底座支承元件的一侧大部分、特别是完全封闭,并且在面向结构的一侧大部分、特别是完全开放。[0014]腔体被构造用于容纳光固化粘合剂。光固化粘合剂应理解为在光、特别是紫外光(uv光)的作用下固化的粘合连接装置。[0015]固定元件具有用于将光耦合输入到腔体中的光发射面。所述光发射面形成与腔体的界面。换言之,固定元件指向光被辐射到腔体中的方向。光发射面的示例是光可透过的发光二极管外壳(特别是led透镜)、透明层的面向腔体的表面——在该其中容纳有发光装置,或者是导光膜或导光板的表面,其中该列举并非完备的。所射入的光在此可以直接在光发射面上发射和/或经由导光结构(导光膜/导光板)引导至光发射面。通过在固定元件布置在结构上的情况下将光引入腔体,实现光固化粘合剂的固化以及因此使得固定元件能够固定在结构上。[0016]优选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光固化粘合剂引入到所述腔体中的通隙(durchgangsausnehmung)。所述至少一个通隙在此可以形成在底座支承元件中和/或密封框架中并且将腔体与固定元件的环境连接。通隙特别是可以构造为密封框架中的空隙的形式。通隙特别有利地具有1-30毫米、特别是2-20毫米、特别优选5-10毫米的净宽度。由此,粘合剂可以借助于填充设备、特别是筒枪特别简单地填充到腔体中。[0017]特别优选的是一种扩展,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通隙和/或填充控制器。在使用粘合剂的填充过程期间在密封框架特别紧密地抵靠在结构上时,另外的通隙使得空气特别容易从腔体中逸出。此外,另外的通隙能够推断出腔体的填充程度,因为在腔体被大部分、特别是完全填充之后,多余的粘合剂可能从所述另外的通隙中溶胀出来。填充控制器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构造为在底部支承元件中和/或密封框架中的部分透明区域的形式,特别是完全透明的观察窗,并且至少能够推断出腔体的填充程度。[0018]还优选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光源,特别是发光二极管,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照射腔体。所述光源相对于光发射面取向为,使得光大部分、特别是完全发射到腔体中。换言之,光源的发光效果直接和/或间接地、特别是经由导光膜或导光板指向腔体中。在此,光发射特别是从底座支承元件指向腔体的与底座支承元件相对的那侧的方向。[0019]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彼此有间距、特别是等距地布置。这使得能够对腔体进行特别均匀和完全的照射。[0020]优选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光源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的腔体内。这些光源本身在此可以具有光发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腔体由光源直接照射。特别有利的是将光源指向腔体方向地布置在一个平面中,特别是布置在底座支承元件上。通过光源在腔体内的平面布置能够实现特别均匀的照射。光发射面布置在腔体与光源之间,并且保护光源以免与光固化粘合剂直接接触。光发射面特别是可以构造为光散射的,特别优选漫散射的,以实现光源尽可能大的照明区域。由此,光固化粘合剂的固化特别均匀和完全地进行。在此,在粘合剂固化后,光源作为所谓的“丢失元件”保留在腔体内。[0021]此外优选的是固定元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底座支承元件包括其中布置有光源的透明层。光源在透明层中取向为将光直接透射到腔体中。透明层与光源一起形成“发光层”,从而腔体由一个平面限定边界。由此使得腔体的填充更容易。[0022]优选的是固定元件的一种扩展,其中所述光源被构造为发射uv光。由此在使用uv光固化粘合剂时有利于特别快速的固化。[0023]特别优选的是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导光元件,用于将光源与光发射面进行导光连接。由此可以将光源与腔体有空间间距地布置。换言之,光源可以布置在固定元件上的腔体之外。光源将光发射到导光元件中,特别是发射到导光膜中,其中所述导光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指向腔体中的光出射区域。换言之,腔体被间接照射。所述导光元件,特别是导光膜,在此在光出射区域中具有光发射面,由此可以实现光的均匀耦合输出。这有利于腔体内的光分布。[0024]在固定元件的特别优选的扩展中,所述光源在所述密封框架的环周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密封框架上和/或所述密封框架中。密封框架可以构造为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透明。密封框架也可以具有光发射面。替代地,光可以通过透明框架耦合输入到邻接框架的导光元件中。由此底座支承元件可以保持不变,这对现有的制造过程具有特别有利的影响。[0025]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密封框架可以具有被构造用于布置光源的通隙。在特别有利的设计中,所述光源在填充了腔体之后布置在至少一个被构造用于填充腔体的通隙中和/或所述通隙上。[0026]在固定元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框架在其面向结构的侧上具有粘附剂,特别是树脂或粘合带。由此可以将固定元件临时粘附到结构上并简化粘合剂的填充和固化过程。[0027]特别优选的是固定元件的扩展,其中所述光源可拆卸地和/或松散地布置在所述底座支承元件和/或所述密封框架上。在此情况下,光源可以特别有利地在粘合剂固化期间布置在固定元件上并且然后被移除。由此在固定元件上或固定元件中没有保留“丢失的元件”,并且可以特别有利地重新使用光源。[0028]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光源可以定位在所述固定元件旁边并且仅(特别是时间有限地)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导光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连接,特别是与腔体连接。在此情况下可以规定,将第一导光元件布置在所述光源上并且将第二导光元件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其中在照射所述腔体期间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布置在所述第二导光元件上。[0029]还优选的是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固定元件、特别是在所述底座支承元件和/或所述密封框架上布置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以可拆卸地和/或不可拆卸地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特别地,为了将保护盖布置在固定元件上可以设置锁定设备和/或旋拧设备。通过保护罩可以有效地保护固定元件和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的组件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天气影响和/或环境影响。[0030]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具有固定元件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在此可以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所述传感器布置在底座支承元件的背离腔体的侧上。由此特别有利地使得能够在将固定元件布置在结构上之后将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然而,通常也可以想到,在将固定元件布置在结构上时,传感器已经布置在底座支承元件上。[0031]所述固定元件被构造用于布置各种传感器。传感器应理解为用于检测物理或化学特性的任何类型的感测元件和/或探测器。示例性但并非完备的,举出温度传感器、应变计、空气湿度、压力或离子强度。[0032]在传感器单元的优选扩展中,所述传感器是应变传感器,优选地是具有带有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光纤的轨道监视元件。[0033]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装置具有传感器单元和待监视的结构。所述传感器单元在此布置在所述结构上,使得引入腔体中的光固化粘合剂形成底座支承元件和所述结构之间的连接。换言之,在传感器单元布置于结构上的状态下,固定元件的腔体大部分、特别是完全被光固化粘合剂填充。[0034]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传感器单元固定在结构上的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0035]a)将所述传感器单元施加到所述结构上;[0036]b)将光固化粘合剂引入所述传感器单元的腔体中;[0037]c)将光引入所述腔体中以固化所述粘合剂。[0038]给定的顺序对于粘合剂的最佳计量和腔体的填充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有效地防止了计量不足并且同时可以防止粘合剂在过量计量的情况下溢出。[0039]然而,该方法的步骤不限于给定的顺序。例如,同样可以想到在将传感器单元施加到结构上之前将光固化粘合剂引入腔体中。[0040]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扩展,其中特别是在方法步骤b)和方法步骤c)之间,将光源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0041]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扩展,其中特别是在方法步骤b)和方法步骤c)之间,将所述光源在所述固定元件旁边定位在导光元件上。[0042]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扩展,其中特别是在方法步骤c)之后,将所述光源从所述固定元件移除。[0043]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扩展,其中特别是在方法步骤c)之后,将保护盖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上。[0044]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由说明书和附图得出。同样,上述特征和下面还要详述的特征可以根据本发明分别单独使用或多个任意组合地使用。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完备的列举,而是具有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附图说明[0045]图1以剖视图示出了具有传感器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和待监视的结构的传感器装置;[0046]图2以透视图示出图1中的传感器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固定元件具有单个腔体;[0047]图3以透视图示出传感器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固定元件具有两个腔体;[0048]图4a-d以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具有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传感器装置的方法的不同方法步骤,其中固定元件具有腔体和在框架侧的通隙;[0049]图5a-d以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方法的不同方法步骤,其中固定元件具有腔体和在底座支承元件侧的通隙;[0050]图6a-d以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方法的不同方法步骤,其中固定元件具有两个腔体,所述腔体具有在框架侧和底座支承元件侧的通隙。具体实施方式[0051]图1示出了具有传感器单元2的传感器装置1,该传感器单元2布置在作为待监视的结构3的轨道上。传感器单元2具有固定元件10和安装在固定元件10上的传感器12。结构3具有安装有传感器单元2的垂直区段(轨道颈部)。在此,传感器单元2的安装对底层结构没有高要求,并且在布置区域方面灵活。固定元件10可以例如安装在结构3上,使得固定元件10在结构3上的接触面被布置为平行于重力的作用方向或与重力的作用方向成倾斜角。换言之,在安装位置位于结构3的侧向上的情况下,安装面基本上垂直地取向。然而,其他安装位置也是可能的。[0052]固定元件10具有板状的底座支承元件14并且平行于结构3的延伸方向16布置在垂直的轨道区段上。密封框架18布置在底座支承元件14上并且大部分、特别是完全形状配合地抵靠在结构3上。密封框架18、底座支承元件14和结构3限定了腔体20的边界。传感器12在与腔体相对的位置处安装在底座支承元件14上。[0053]密封框架18具有框架通隙22a,该框架通隙22a被构造用于以光固化粘合剂24对腔体20的填充。在腔体20被完全填充之后,优选地也用粘合剂24填充框架通隙22a。这可以推断出腔体20的填充程度。[0054]在图1中,腔体20已经被光固化粘合剂24完全填充,光固化粘合剂24代表固定元件14和结构3之间的连接装置。[0055]图2以从固定元件10的安装侧看的透视图示出图1中的传感器单元2的第一实施方式。密封框架18在密封框架18的上外周上具有框架通隙22a。术语“上方”和“下方”指的是在大部分垂直延伸的接触面上沿重力的作用方向的安装位置。图2所示的框架通隙22a在密封框架18的上外周上的布置使得可以特别有利地利用重力来填充粘合剂24(图2中未示出)。一般而言,可以想到将框架通隙22a形成在密封框架18的任意位置上。[0056]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底座支承元件14被构造为多层并且具有透明层26,透明层26具有光发射面28。光发射面28指向腔体20。[0057]透明层26具有布置在透明层内部的一些光源30(以黑色显示),这些光源30等距地分布在至腔体20的连接面上,该连接面形成在底座支承元件14、特别是透明层26上。透明层26在此在每个光源30的区域中具有光发射面28,该光发射面形成在腔体20中以使得光36更好地均匀分布(参见图4c、图5c、图6c)(为清楚起见,仅两个光源30和两个光发射面28设有附图标记)。[0058]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腔体20在面向底座支承元件14的侧上和在面向结构3的侧上具有尽可能相同大小的横截面。由此,当固定元件10布置在结构3上时,可以在粘合剂24和结构3之间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形成与在粘合剂24和底座支承元件14之间相同的保持力,并防止将过多的粘合剂24引入腔体20中。以特别有利的方式,粘合剂24和底座支承元件14之间的界面以及粘合剂24和结构3之间的界面的大小可以与底座支承元件14和结构3的表面光洁度适配,使得例如粘合剂24和底座支承元件14之间的界面大于或小于粘合剂24和结构3之间的界面。由此,与表面相关的保持力仍然可以均匀地形成在不同的表面比例上。[0059]图3示出了传感器单元302的第二实施方式。底座支承元件14与两个密封框架18一起形成了两个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腔体320。通过形成多个腔体20(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这些腔体不覆盖底座支承元件14的整个表面),在固定元件310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光源30的数量和所需粘合剂24的量(在图3中未示出)相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减小了。两个腔体20中的每一个腔体都具有两个框架通隙22a以用于填充粘合剂24(参见图4c、图5c、图6c)(为清楚起见,仅一个光源30设有附图标记)。腔体20在底座支承元件14上的布置在此可以特别有利地在底座支承元件14的与传感器12的功能相关的位置处进行。示例性但并非完备的,在将应变传感器布置在底座支承元件14上时布置腔体20。在此情况下,通过腔体20的布置以及因此通过在布置在底座支承元件14上的应变传感器应变测量位置的区域中的粘合剂24的硬化之后对固定元件310的加固,特别精确地将结构(未示出)的膨胀传输给传感器12。[0060]图4a-d示出了具有传感器单元402的传感器装置401,传感器单元402包括具有集成光源30的固定元件410,该传感器单元根据方法步骤a)施加到结构3上。为了将传感器单元402临时粘附到结构3上,密封框架18在其与结构3接触的侧上具有粘附剂32,例如以粘合条的形式。由此可以特别简单地执行随后的方法步骤,因为不必将传感器单元402永久地按压在结构3上。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传感器单元402的手动或机械按压。[0061]图4b示出了根据方法步骤b)通过形成在密封框架18上侧的框架通隙22a将粘合剂24填充到腔体20中。粘合剂24借助于筒34提供。通常,粘合剂24可以以各种方式提供,借助于筒34来引入对于粘合剂24的计量而言特别有利。[0062]图4c示出了根据方法步骤d)将光束36发射到腔体20中以固化光固化粘合剂24。为此,根据图4a-d的传感器单元401具有布置在腔体20内的光源30。光发射面428直接布置在光源30上,特别是以外壳的形式,特别优选以环氧树脂透镜的形式(为了清楚起见,只有一个光源30、一个光发射面428和一个代表性光束36设有附图标记)。为了向光源30供应能量,传感器单元402具有集成电池(未示出),该集成电池经由可开关电导体40(例如以印刷电路板的形式)连接到光源30。在填充了粘合剂24之后,接通光源30。在此,电池(未示出)具有在粘合剂24的固化所需要的由光源30进行照明的持续时间期间提供能量的电容量。在粘合剂24固化后,光源30和电池(未示出)作为所谓的“丢失元件”保留在传感器单元402上。通常也可以想到外部电流输送。也可以想到如果传感器12本身包括电源,则光源30通过为运行传感器12而设置的电源(未示出)供应能量。[0063]传感器单元402具有布置在固定元件410、特别是底座支承元件14和密封框架18上的保护盖38。保护盖38根据图4c和图4d的实施方式借助于压配合布置在传感器单元402上。[0064]图4d示出了处于具有固化了的粘合剂24的最终状态的传感器装置401。[0065]图5a-d示出了用于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502固定在结构3上以获得传感器装置501的方法。固定元件510具有完全包围的密封框架18。支承体通隙22b形成在底座支承元件514和电路板40中。[0066]图5b示出了通过底座支承元件514中的支承体通隙22b将光固化粘合剂24填充到腔体20中,由此可以更好地执行填充过程,因为可以更方便地使用筒(不透光)。[0067]图5c示出了通过借助于光源30进行光照射来固化粘合剂24。[0068]在粘合剂24固化之后,可以结束光照射(图5d)。[0069]图6a-d示出了通过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602固定在结构3上来提供传感器装置601的方法。[0070]固定元件610具有位于底座支承元件614和两个腔体20之间的导光元件42。光源30可拆卸地布置在导光元件42的外周上。光源30将光束36发射到导光元件42中。导光元件42被构造为将由光源30导入的光束36通过导光元件42引导到腔体20并耦合输出到腔体中。为此,导光元件42在腔体20的区域中具有光发射面628。导入的光束36通过光发射面628再次从导光元件42射出(图6c)。相应地,间接地通过光源30借助于从外部耦合输入的光来照射腔体20。在此,在至少一个位置、特别是多个位置上、特别优选地在导光元件42的整个外周上将光耦合输入到导光元件42中。[0071]图6b示出了通过框架通隙22a和支承体通隙22b填充腔体20。框架通隙22a在此形成在密封框架18中,支承体通隙22b形成在底座支承元件614和导光元件42中。密封框架18包围式地形成并且在所示示例中没有通隙。然而,也可以通过对应密封框架18中的框架通隙22a和/或通过底座支承元件614中对应定位的支承体通隙22b对两个腔体20进行填充。[0072]图6c示出了在腔体20填充后光固化胶24的固化过程。在此,为了向结构3的方向耦合输出光束36,导光元件42可以具有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特别是在光发射面628的区域中,以使得腔体20能够被尽可能均匀地照射。光源30例如由外部电池(未示出)供应能量。[0073]图6d示出了处于完成状态的传感器装置601(传感器单元602固定在结构3上)。在固化过程之后,光源30与固定元件610分离。保护盖38借助于压配合布置在固定元件610上。[0074]综合附图中的所有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12的保持设备10、310、410、510、610,该保持设备可以借助于光固化粘合剂24固定在结构3上。光固化粘合剂24通过对空腔20的直接和/或间接照射来固化,所述空腔20被设置用于容纳光固化粘合剂24。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传感器12和保持设备10、310、410、510、610的传感器单元2、302、402、502、602,涉及具有传感器单元2以及结构3的传感器装置1、401、501、601,以及用于提供装置1、401、501、601的方法。[0075]附图标记列表[0076]1、401、501、601ꢀꢀꢀꢀꢀꢀꢀ传感器装置;[0077]2、302、402、502、602ꢀꢀ传感器单元;[0078]3ꢀꢀꢀꢀꢀꢀꢀꢀꢀꢀꢀꢀꢀꢀꢀꢀꢀꢀꢀꢀꢀꢀ结构;[0079]10、310、410、510、610 固定元件;[0080]12ꢀꢀꢀꢀꢀꢀꢀꢀꢀꢀꢀꢀꢀꢀꢀꢀꢀꢀꢀꢀꢀꢀꢀ传感器;[0081]14、514、614ꢀꢀꢀꢀꢀꢀꢀꢀꢀꢀꢀꢀꢀ底座支承元件;[0082]16ꢀꢀꢀꢀꢀꢀꢀꢀꢀꢀꢀꢀꢀꢀꢀꢀꢀꢀꢀꢀꢀꢀꢀ结构的延伸方向;[0083]18ꢀꢀꢀꢀꢀꢀꢀꢀꢀꢀꢀꢀꢀꢀꢀꢀꢀꢀꢀꢀꢀꢀꢀ密封框架;[0084]20、320ꢀꢀꢀꢀꢀꢀꢀꢀꢀꢀꢀꢀꢀꢀꢀꢀꢀꢀ腔体;[0085]22aꢀꢀꢀꢀꢀꢀꢀꢀꢀꢀꢀꢀꢀꢀꢀꢀꢀꢀꢀꢀꢀꢀ框架通隙;[0086]22bꢀꢀꢀꢀꢀꢀꢀꢀꢀꢀꢀꢀꢀꢀꢀꢀꢀꢀꢀꢀꢀꢀ支承体通隙;[0087]24ꢀꢀꢀꢀꢀꢀꢀꢀꢀꢀꢀꢀꢀꢀꢀꢀꢀꢀꢀꢀꢀꢀꢀ光固化粘合剂;[0088]26ꢀꢀꢀꢀꢀꢀꢀꢀꢀꢀꢀꢀꢀꢀꢀꢀꢀꢀꢀꢀꢀꢀꢀ透明层;[0089]28、428、628ꢀꢀꢀꢀꢀꢀꢀꢀꢀꢀꢀꢀꢀ光发射面;[0090]30ꢀꢀꢀꢀꢀꢀꢀꢀꢀꢀꢀꢀꢀꢀꢀꢀꢀꢀꢀꢀꢀꢀꢀ光源;[0091]32ꢀꢀꢀꢀꢀꢀꢀꢀꢀꢀꢀꢀꢀꢀꢀꢀꢀꢀꢀꢀꢀꢀꢀ粘合剂;[0092]34ꢀꢀꢀꢀꢀꢀꢀꢀꢀꢀꢀꢀꢀꢀꢀꢀꢀꢀꢀꢀꢀꢀꢀ筒;[0093]36ꢀꢀꢀꢀꢀꢀꢀꢀꢀꢀꢀꢀꢀꢀꢀꢀꢀꢀꢀꢀꢀꢀꢀ光束;[0094]38ꢀꢀꢀꢀꢀꢀꢀꢀꢀꢀꢀꢀꢀꢀꢀꢀꢀꢀꢀꢀꢀꢀꢀ保护盖;[0095]40ꢀꢀꢀꢀꢀꢀꢀꢀꢀꢀꢀꢀꢀꢀꢀꢀꢀꢀꢀꢀꢀꢀꢀ可开关电导体/印刷电路板[0096]42ꢀꢀꢀꢀꢀꢀꢀꢀꢀꢀꢀꢀꢀꢀꢀꢀꢀꢀꢀꢀꢀꢀꢀ导光元件。[0097]文献列表[0098][1]elastisches kleben-reduzierung der systemkosten in der solarindustrie;第6期/2011年11月-12月:太阳能;第50、51页。[0099][2]erneuerbare energien-dichten/kleben/vergieβen-photovoltaik-module;otto-chemie;https://www.otto-chemie.de/de/erneuerbare-energien。[0100][3]欧洲专利申请19180254.5;[0101][4]de 10 2017 216 811a1。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