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墙壁插座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05 18:07:29     225



电气元件制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壁插座。背景技术:2.墙壁插座就是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插座,用于与其他电器的电路接通,提供电源。3.目前,很多墙壁插座会被设置在如沙发、床头柜等一些家具后面的墙壁上进行隐藏,比如空调、冰箱、电视、台灯等长期固定的电器,将插头和电源线隐藏起来,即避免电线外露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也可避免意外触碰导致插头脱落,然而插头本身具有一定厚度,因此当现有墙壁插座在插上插头后,插头往往都是凸出墙面,这导致沙发、床头柜等家具无法实现靠墙,影响布局。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壁插座。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墙壁插座,包括插座模块与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插座模块左右两侧的连接壁,连接壁的上端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边缘板,所述边缘板上形成有与暗盒连接的连接孔,且所述插座模块表面低于边缘板表面;所述连接座前侧形成有上部透空且两侧以连接壁的前侧边为边缘的开口部。6.所述连接壁与插座模块呈一体式结构。7.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连接两个连接壁后侧边的第一衔接壁,所述连接座与插座模块可拆卸连接。8.所述第一衔接壁上端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与两个边缘板一体连接。9.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连接两个连接壁前侧边的第二衔接壁,所述第二衔接壁上侧边低于边缘板表面,所述第二衔接壁上侧边与两个连接壁前侧边构成所述的开口部。10.所述第二衔接壁的上侧边中部形成有凹槽。11.所述边缘板上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为由u形部与直线部围成的矩形框,所述直线部对应设置在前侧,且其上表面低于u形部表面。12.所述直线部靠近内侧的中部位置形成有凹陷槽。13.所述面板上还设有可开启的面板盖,所述面板盖具有遮挡插座模块的关闭位置以及露出插座模块的打开位置。14.所述面板盖底部形成有与面板内壁适配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前侧壁开设有导线槽。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由于插座模块表面低于边缘板表面,因此当墙壁插座安装在墙面上的暗盒内时,插座模块与墙面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深度差,当插上插头时,插头能够同样嵌入到墙面内,从而避免插上插头后插头凸出墙面的问题。同时通过形成一个开口部,使得连接座的前部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或引导电源线,在插头插在插座模块上后,减少了因深度差造成电源线变形幅度过大的问题,避免插头插接不牢以及电源线过渡弯折而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墙壁插座安装在暗盒内时的结构示意图。17.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墙壁插座的结构示意图。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墙壁插座的结构示意图。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墙壁插座的结构示意图。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墙壁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25.实施例一26.如图1-3所示,一种墙壁插座,包括插座模块1与连接座,所述墙壁插座整体能够安装在暗盒10内,暗盒10通常预埋在墙面上,从而使得墙壁插座能够固定在墙面上使用。27.所述插座模块1通常包括底座、带插孔的插座面板以及安装在底座内与插孔相对应的功能件,插座模块1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因此这里不做赘述,当然,插座模块1既可以是单独的三孔插座或二孔插座,也可以是同时包括三孔与二孔的组合型插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与布局。28.所述连接座为由四个侧壁围成的矩形框结构,连接座整体套设在插座模块1外,并通过螺丝连接或卡接连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是与插座模块1的插座面板或底座一体成型。29.该四个侧壁包括设置在插座模块1左右两侧的连接壁2、设置在插座模块1后侧并连接两个连接壁2后侧边的第一衔接壁5、设置在插座模块1前侧并连接两个连接壁2前侧边的第二衔接壁7。其中,两个连接壁2的上端均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边缘板3,所述第一衔接壁5上端则形成有向外延伸并与两个边缘板3连接的衔接板6,所述第二衔接壁7的上侧边则低于边缘板3上表面,所述第二衔接壁7上侧边与两个连接壁2前侧边构成一个开口部4,当插座模块1安装在连接座内时,其表面低于边缘板3表面。30.所述边缘板3上形成有连接孔31,当墙壁插座整体安装在暗盒10内时,边缘板3和衔接板6能与暗盒10开口侧边构成限位配合,同时能通过在连接孔31处安装螺丝,将边缘板3与暗盒10固定连接,从而将墙壁插座牢固地安装在暗盒10内。31.由于插座模块1表面低于边缘板3表面,因此当墙壁插座安装在墙面上的暗盒10内时,插座模块1与墙面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深度差,当插上插头时,插头能够同样嵌入到墙面内,从而避免插上插头后插头凸出墙面的问题。32.同时通过形成一个开口部4,使得连接座的前部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或引导电源线,在插头插在插座模块1上后,减少了因深度差造成电源线变形幅度过大的问题,避免插头插接不牢以及电源线过渡弯折而断裂的问题。33.进一步的,在第二衔接壁7的上边中部形成一个凹槽71,方便电源线定位放置。34.另外,所述边缘板3上安装有面板8,边缘板3上形成有卡孔32,面板8背面对应设有卡轴,面板8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与连接座的边缘板3连接,所述面板8的结构如图4所示,为由u形部81与直线部82围成的矩形框,面板8的尺寸与暗盒10适配,使得当面板8安装在边缘板3上时,面板8基本覆盖暗盒10,保证整体外形美观。35.所述面板8的直线部82对应设置在前侧,且其上表面低于u形部81表面;当在插头插在插座模块1上后,插头的电源线从直线部82的一侧引出,减少因深度差造成电源线变形的问题,避免插头插接不牢以及电源线过渡弯折而断裂的问题。36.当然,面板结构也可如图5所示,在直线部82的内侧中部形成有一个凹陷槽83,凹陷槽83的后侧边与第二衔接壁7相抵并与凹槽71对应,进一步提供了一个电源线定位放置位置。37.面板结构甚至可以是只有u形部,将其前部完全透空处理,这样能更方便电源线导出,减少变形。38.进一步的,所述面板8上还设有一个可开启的面板盖9,所述面板盖9具有遮挡插座模块1的关闭位置以及露出插座模块1的打开位置。39.其中,所述面板盖9与面板8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盖9底部设有插接板91,并分别与面板8的内侧壁相对应,当面板盖9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插接板91能插入与面板8的各内侧壁紧密贴合,从而将面板盖9牢固地安装在面板8上。40.所述面板盖9的插接板91前侧开设有导线槽92,既用于电源线导线,而且当需要打开面板盖9时,通过面板盖9的导线槽92,便可方便找到受力点,从而能够轻易地将面板盖9从面板8上拆下。41.当需要进行插拔插头时,能够将面板盖9打开,使得插座模块1露出,此时便可方便进行电源插头的插拔操作,当插上电器的电源插头后,插头会嵌入到安装槽内,此时便可关闭面板盖并完全遮挡插座模块1,插头的电源线可以沿导线槽92引导而出,不仅能够起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同时外观更加美观。42.当然,面板8与面板盖9并非必要结构,在一些不会被人看到的位置,其外观无所谓是否美观,比如挂壁式电视机背面的墙壁插座,此时便可直接省去面板8和面板盖9,如此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43.实施例二44.如图6所示,一种墙壁插座,其与实施例一相比基本类似,其主要区别在于省略了衔接板。通过边缘板,便可实现与暗盒、面板之间的连接安装,省略衔接板,能够进一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45.当然,如实施例一中设置衔接板时会使得左右两侧的边缘板相互连接,强度高,整体结构更加稳定。46.实施例三47.如图6所示,一种墙壁插座,其与实施例一相比基本类似,其主要区别在于省略了第二衔接壁,连接座前侧完全透空形成开口部,省略第二衔接壁,能够进一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充分利用连接座的弹性性能,方便形成连接座与插座模块的弹性卡接,拆装更加方便。48.当然,如实施例一中设置第二衔接壁时会使得连接座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框,强度高,整体结构更加稳定。49.实施例四50.如图7-8所示,一种墙壁插座,其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省略了第一衔接板、第二衔接壁以及衔接板,仅保留左右两侧的连接壁以及边缘板。此时,连接座与插座模块的插座面板一体注塑成型,不仅进一步简化了结构,而且进一步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52.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第二衔接壁7与开口部4在描述中均被定义为设置在前侧位置,但实际使用时,即将上述墙壁插座安装到墙面上后,其第二衔接壁7与开口部4的位置通常被设置在下方,以便于插头电源线自然垂下,有利于正常走线。53.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