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非机动车装置制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蹬。背景技术:2.传统的自行车脚蹬,包括脚蹬框、转动轴、滚珠等,使脚蹬框可绕转动轴自由转动,但是由于脚蹬框是对称均衡结构,其重心在转动轴的中心线上,使其处于随遇平衡状态,这样在不骑车时,脚蹬框可停在任意角度位置,而停在水平位置的情况不多,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当骑车时,为了便于上车,必须有一个使脚蹬框回到水平位置的动作,给骑行者带来不便,如果没有这个动作,会出现滑蹬现象,有时还会碰伤脚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脚蹬框宽度较窄,使得骑行者的鞋底与脚蹬的接触面积小,因此摩擦力小,骑行者需付出的蹬力大,而且对于初学者,掌握不好脚蹬的踩踏位置,有可能造成踩空,影响骑行的舒适性。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使脚蹬面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便于骑行者上车,且骑行舒适性好的自行车脚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使脚蹬面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便于骑行者上车,且骑行舒适性好的自行车脚蹬。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6.一种自行车脚蹬,包括:7.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与自行车曲柄螺接固定,所述连接螺钉上套固有轴承;8.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套固在所述轴承外圈上,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上间隔固定有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固定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位于所述连接螺钉的下方;9.脚蹬框,所述脚蹬框为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每个所述脚蹬框一侧均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脚蹬框相互靠近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10.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呈倒v形布置,其中所述连接螺钉的轴线投影在两个所述连接柱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为螺钉轴线,前侧的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螺钉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l1大于后侧的所述连接柱的轴线与所述螺钉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l2。1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脚蹬,因与脚蹬框连接的连接柱位于连接螺钉的下方,即脚蹬框位于连接螺钉的下方位置,使得脚蹬框的重心在连接螺钉轴线以下,在停车时,脚蹬框能够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不仅便于骑行者上车,而且可以防止滑蹬现象发生,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此外,该自行车脚蹬通过设置两个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脚蹬框,增大了骑行者的鞋底与脚蹬的接触面积,因此摩擦力大,骑行者无需付出较大的蹬力;另外,前侧的连接柱的轴线与螺钉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l1大于后侧的连接柱的轴线与螺钉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l2,这样前面的脚蹬框的力矩比后面的脚蹬框的力矩大,在前脚掌踩踏前面的脚蹬框时更省力,即这样的布置结构有助力的作用,使得骑行者骑车时会更省力,提高骑行的舒适性;并且,脚蹬框与连接柱采用可拆装式的连接,易于脚蹬框的拆装,便于脚蹬框的更换,另外,两个脚蹬框之间也采用可拆装式的连接,使得当其中一个脚蹬框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时,只需更换有质量问题的脚蹬框即可,无需更换另外一个脚蹬框,可降低维修成本。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脚蹬框均包括:13.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14.框体,所述连接筒置于所述框体内侧,且所述框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横筋,所述连接横筋与所述连接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框边顶端面上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多个防滑齿牙;15.其中,两个所述框体上相互靠近的内框边可拆卸连接。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脚蹬框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多个防滑齿牙,不仅可增加骑行者的鞋底与脚蹬框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鞋底打滑滑出脚蹬框的现象,保证骑行者能够正常骑行和骑行时的安全,而且骑行者在用力脚踏脚蹬框时,防滑齿牙还可以对骑行者的脚底进行按压按摩,起到脚底按摩作用,提高脚底舒适性。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筒一端内壁面上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接。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一端与所述连接柱插接连接。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脚蹬框与连接柱之间的快速拆装。2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框体上相互靠近的所述内框边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连接。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两个脚蹬框之间的快速拆装。2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另一端盖接有防护盖。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美观性而且可防止杂物进入到连接筒内。2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框体上与所述内框边相对的外框边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加宽板。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增大外边框厚度,避免外边框厚度较薄,对脚底产生膈应感而降低骑行者骑行时的舒适性。26.进一步的,所述加宽板与所述外框边通过塑料卡扣或螺钉可拆卸连接。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加宽板的拆装,便于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厚度的加宽板。附图说明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脚蹬与自行车曲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3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脚蹬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脚蹬,包括:33.连接螺钉1,连接螺钉1与自行车曲柄2螺接固定,连接螺钉1上套固有轴承;34.连接套筒3,连接套筒3套固在轴承外圈上,连接套筒3的外壁上间隔焊接固定有两个连接杆4,每个连接杆4上均焊接固定有连接柱5,两个连接柱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均位于连接螺钉1的下方;35.脚蹬框6,脚蹬框6为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每个脚蹬框6一侧均与对应的连接柱5可拆卸连接,两个脚蹬框6相互靠近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36.参见图2,两个连接杆4呈倒v形布置,其中连接螺钉1的轴线投影在两个连接柱5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为螺钉轴线11,前侧的连接柱5的轴线与螺钉轴线11之间的水平距离l1为5公分,后侧的连接柱5的轴线与螺钉轴线11之间的水平距离l2为2公分,这样前面的脚蹬框的力矩比后面的脚蹬框的力矩大,在前脚掌踩踏前面的脚蹬框时更省力,即这样的布置结构有助力的作用,使得骑行者骑车时会更省力。37.其中,两个脚蹬框6均包括:38.连接筒61,连接筒61一端与连接柱5可拆卸连接;39.框体62,连接筒61置于框体62内侧,且框体62的两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横筋63,连接横筋63与连接筒61的外壁固定连接,框体62的框边顶端面上均设有一体成型的多个防滑齿牙601;40.其中,两个框体62上相互靠近的内框边621可拆卸连接。41.连接柱5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连接筒61一端内壁面上具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42.连接筒61一端与连接柱5插接连接,具体的,二者可以采用紧配合插接,或者二者还可以采用间隙配合插接,然后使用顶紧螺钉穿过连接筒抵接在连接柱上的加固结构,提高二者间隙配合插接后的稳固性,此外,连接筒和连接柱可采用多边形结构,这样可防止连接筒在连接柱上转动,提高连接筒的稳定性。43.为了降低脚蹬的重量,连接杆、连接柱均采用空心结构。44.连接套筒、连接杆、连接柱可以采用强度较大的铁、钢等金属材质,脚蹬框可采用塑料材质,或者也可以采用铁、钢金属材质。45.两个框体62上相互靠近的内框边621通过连接螺栓7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两个内边框621上均开设有螺栓穿设孔,连接螺栓穿过两个螺栓穿设孔后,用锁紧螺帽紧固即可。46.而为了避免杂物进入到连接筒内,连接筒61另一端盖接有防护盖8。47.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脚蹬的另一种实施例,每个框体62上与内框边621相对的外框边62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加宽板9。48.具体的,加宽板9与外框边622通过塑料卡扣或螺钉10可拆卸连接。49.加宽板9为橡胶板,踩踏时舒适性好,另外还可以在橡胶板的外侧面上粘贴荧光带(未示意出),使脚蹬夜间可发光,不仅提高自行车夜间骑行时的美观性,而且还具有夜间警示性,提高夜间骑行的安全性。50.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脚蹬,因与脚蹬框连接的连接柱位于连接螺钉的下方,即脚蹬框位于连接螺钉的下方位置,使得脚蹬框的重心在连接螺钉轴线以下,在停车时,脚蹬框能够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不仅便于骑行者上车,而且可以防止滑蹬现象发生,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此外,该自行车脚蹬通过设置两个水平并排布置的两个脚蹬框,增大了骑行者的鞋底与脚蹬的接触面积,因此摩擦力大,骑行者无需付出较大的蹬力,且骑行的舒适性好;并且,脚蹬框与连接柱采用可拆装式的连接,易于脚蹬框的拆装,便于脚蹬框的更换,另外,两个脚蹬框之间也采用可拆装式的连接,使得当其中一个脚蹬框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时,只需更换有质量问题的脚蹬框即可,无需更换另外一个脚蹬框,可降低维修成本。5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5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一种自行车脚蹬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作者:admin
2022-11-30 12:03:51
486
- 下一篇: 一种便于搬运的纸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说明
- 上一篇: 学龄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