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11-11 21:01:50     236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技术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其采用新型的压电致动器作为驱动元件来满足所述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需求。并且,采用合理的布设方案将所述压电致动器布设于所述摄像模组中,以进一步满足所述摄像模组的结构和尺寸要求。背景技术:2.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近年来,摄像模组在诸如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高像素、大芯片、小尺寸是现有摄像模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感光芯片朝着高像素和大芯片的方向发展,与感光芯片适配的光学部件(例如,滤光元件、光学镜头)的尺寸也逐渐增大,这给用于驱动光学部件以进行光学性能调整(例如,光学对焦、光学防抖等)的驱动元件带来的新的挑战。4.具体地,现有的用于驱动光学部件的驱动元件为电磁式马达,例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shape of memory alloy actuator:sma)等。然而,随着光学部件尺寸增加而导致的重量增加,现有的电磁式马达已逐渐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来驱动光学部件移动。量化来看,现有的音圈马达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仅适于驱动重量小于100mg的光学部件,也就是,如果光学镜头的重量超过100mg,现有的驱动器将无法满足摄像模组的应用需求。5.此外,随着移动终端设备朝着小型化和薄型化的方向发展,驱动元件内部的部件布设密度也随之提高。相应地,现有的音圈马达内部设有线圈和磁铁,当两个磁铁距离过近(小于7mm),其内部磁场会产生相互影响,导致磁铁产生位移或抖动,降低其驱动控制的稳定性。6.因此,需要一种适配的用于摄像模组的新型驱动方案,且,新型的驱动器不仅能满足摄像模组对于光学性能调整的驱动要求,且能够满足摄像模组轻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需求。技术实现要素:7.本技术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采用新型的压电致动器作为驱动元件以不仅能够提供足够大的驱动力,而且,能够提供精度更高和行程更长的驱动性能,以满足所述摄像模组的光学性能调整的需求,例如,光学防抖的需求。8.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压电致动器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以更好地适配于摄像模组轻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趋势。9.本技术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其中,采用合理的布设方案将所述压电致动器布设于所述摄像模组中,以满足摄像模组的结构和尺寸要求。10.通过下面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11.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12.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和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的感光芯片;13.被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的镜头组件,包括:镜头载体和安装于所述镜头载体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设有一光轴;以及14.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框架、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一预压部件,其中,所述感光组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被实施为压电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预压部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以带动所述感光组件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光学防抖。15.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承载框架、第二驱动元件和第二预压部件,其中,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外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被实施为压电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以带动第一承载框架进行带动所述感光组件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光学防抖。16.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主动部和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摩擦驱动部,其中,在所述压电致动器被导通后,所述摩擦驱动部在所述压电主动部作用下被配置为提供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或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驱动力。17.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压电主动部具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第一极化区域和第二极化区域,所述第一极化区域和所述第二极化区域具有相反的极化方向,其中,在所述压电致动器被导通后,相互交替设置的多组所述第一极化区域和所述第二极化区域发生不同方向的形变以带动所述摩擦驱动部以行波或驻波的方式沿着预设方向运动,以提供用于驱动第一承载框架或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驱动力。18.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摩擦驱动部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摩擦驱动元件,每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9.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压电致动器进一步包括:叠置于所述压电主动部的摩擦连接层,每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以其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摩擦连接层的方式被耦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20.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多个端面处于同一平面。21.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摩擦作动部和第二摩擦作动部,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一承载框架之间,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22.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抵触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抵触于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中至少一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的第二端的端面;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具有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抵触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抵触于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中至少一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的第二端的端面。23.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承载框架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24.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压电致动器的长度尺寸,所述压电致动器的宽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尺寸。25.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压电致动器的长度尺寸小于等于20mm、其宽度尺寸小于等于1mm、以及,其高度尺寸小于等于1mm。26.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和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27.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侧部。28.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上部。29.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下部。30.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外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外框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外框架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侧部。31.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镜头载体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上部。32.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外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外框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外框架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下部。33.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外框架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34.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镜头载体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35.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外框架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36.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压电主动部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预压元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压电主动部和所述外框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37.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压电主动部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预压元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压电主动部和所述镜头载体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38.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压电主动部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预压元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压电主动部和所述外框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39.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实施为具有弹性的黏着剂。40.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厚度尺寸为10um至50um之间。41.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第一磁吸元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的第二磁吸元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预压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第三磁吸元件和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的第四磁吸元件,以通过所述第三磁吸元件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2.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第一磁吸元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的第二磁吸元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预压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第三磁吸元件和设置于所述镜头载体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的第四磁吸元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3.在根据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的第一磁吸元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的第二磁吸元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所述第二预压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的第三磁吸元件和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的第四磁吸元件,以通过所述第三磁吸元件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45.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4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47.图1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示意图。48.图2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感光组件的示意图。49.图3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示意图。50.图4图示了根据申请实施例的压电致动器的示意图。51.图5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压电致动器在被导通后的示意图。52.图6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压电致动器的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3.图7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4.图8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5.图9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6.图10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7.图11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8.图12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59.图13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60.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61.示例性摄像模组62.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被阐明,其包括:感光组件10、被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感光路径上的镜头组件2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感光组件10以进行光学防抖的驱动组件40。63.相应地,所述镜头组件20包括镜头载体21和安装于所述镜头载体21的光学镜头2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22包括镜筒和被安装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光学透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所述光学镜头22的解像力在一定范围内与光学透镜的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解像力越高,所述光学透镜的数量越多。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光学镜头22可被实施为一体式镜头,或者,分体式镜头,其中,当所述光学镜头22被实施为一体式镜头时,所述光学镜头22包含一个镜筒,所有的所述光学透镜22被安装于所述镜筒内;而当所述光学镜头22被实施为分体式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22由至少两部分镜头单体组装而成。64.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镜头载体21为固定载体,即,当所述光学镜头22被安装于所述镜头载体21时,所述镜头载体21和所述光学镜头2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改变。应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镜头载体21还可以被实施为驱动载体,以通过所述驱动载体来改变所述光学镜头21与所述感光组件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进行自动对焦,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65.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包括线路板1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的感光芯片12和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12的感光路径上的滤光元件13,其中,所述线路板11形成所述感光组件10的安装基板。所述线路板可以被实施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软件结合板、或者被补强后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pfc)。并且,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在所述线路板11的下方设置补强板(未有图示意),例如,在所述线路板的下方设置钢片,以通过所述钢片来加强所述线路板的强度且提高所述感光组件的散热性能。66.进一步地,在如图2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1的支架14,其中,所述滤光元件13被安装于所述支架14上以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12的感光路径上。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13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12的感光路径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例如,所述滤光元件13可被实施为滤波膜并涂覆于所述变焦透镜组的某一光学透镜的表面,以起到滤光的效果,再如,所述感光组件10可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14的滤光元件支架(未有图示意),其中,所述滤光元件13以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支架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12的感光路径上。6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支架14可被实施为塑料支架,其通过黏着剂附着于所述线路板11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支架14还可以被实施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线路板11的一体式支架,例如模塑支架,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68.如前所述,为了满足越来越广泛的市场需求,高像素、大芯片、小尺寸是现有摄像模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感光芯片朝着高像素和大芯片的方向发展,与感光芯片适配的光学部件(例如,滤光元件、光学镜头)的尺寸也逐渐增大,这给用于驱动光学部件以进行光学性能调整(例如,光学对焦、光学防抖等)的驱动元件带来的新的挑战。69.具体地,现有的用于驱动光学部件的驱动元件为电磁式马达,例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shape of memory alloy actuator:sma)等。然而,随着光学部件尺寸增加而导致的重量增加,现有的电磁式马达已逐渐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来驱动光学部件移动。量化来看,现有的音圈马达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仅适于驱动重量小于100mg的光学部件,也就是,如果光学镜头的重量超过100mg,现有的驱动器将无法满足摄像模组的应用需求。70.此外,随着移动终端设备朝着小型化和薄型化的方向发展,驱动元件内部的部件布设密度也随之提高。相应地,现有的音圈马达内部设有线圈和磁铁,当两个磁铁距离过近(小于7mm),其内部磁场会产生相互影响,导致磁铁产生位移或抖动,降低其驱动控制的稳定性。71.因此,需要一种适配的用于摄像模组的新型驱动方案,且,新型的驱动器不仅能满足摄像模组对于光学性能调整的驱动要求,且能够满足摄像模组轻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需求。72.也就是,对于摄像模组模组而言,新型的驱动器需满足如下要求:相对更大的驱动力,以及,更优的驱动性能(具体地包括:更高精度的驱动控制和更长的驱动行程)。同时,除了需要寻找满足新技术要求的驱动器以外,在选择新驱动器时还需要考虑所选择的驱动器能够适应于当下摄像模组轻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趋势。73.经研究和试验,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压电致动器,该压电致动器能够满足所述摄像模组对于驱动器的技术要求。并且,进一步地采用合适的布置方式将所述压电致动器布置于所述摄像模组内,以使得其满足所述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要求和尺寸设计要求。74.图4图示了根据申请实施例的压电致动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包括:压电主动部110和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摩擦驱动部120,其中,在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被导通后,所述摩擦驱动部120在所述压电主动部110作用下被配置为提供用于驱动被驱动对象的驱动力。75.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压电主动部110被实施为压电陶瓷元件,其具有条状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压电主动部110为压电层叠结构,其具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第一极化区域a1和第二极化区域a2,所述第一极化区域a1和所述第二极化区域a2具有相反的极化方向,其中,在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被导通后,相互交替设置的多组所述第一极化区域a1和所述第二极化区域a2发生不同方向的形变以带动所述摩擦驱动部120以行波或驻波的方式沿着预设方向运动,以提供用于驱动部件的驱动力,如图4所示。76.更具体地,进一步参考图5,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压电主动部110具有多组相互交替设置的第一极化区域a1和第二极化区域a2,所述极化区域a1和所述极化区域a2的极化方向相反。这里,应注意到,在该实施例中,多组相互交替的所述极化区域a1和所述极化区域a2以并排的方式进行布置,即,多组相互交替的所述极化区域a1和所述极化区域a2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压电主动部110通过导线被电连接于外部激励电源,从而在给所述压电主动部110提供电源激励后,通过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逆压电效应所述压电主动部110发生形变。应可以理解,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形变将带动所述摩擦驱动部120以行波或驻波的方式运动,也就是,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形变能够被传递至所述摩擦驱动部120,以通过所述摩擦驱动部120的行波或驻波运动提供驱动力。77.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每组所述第一极化区域a1和第二极化区域a2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其中,在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被导通后,通过给每组所述第一极化区域a1和所述第二极化区域a2输入交替的电压信号,相互交替设置的多组所述第一极化区域a1和所述第二极化区域a2发生不同方向的形变以带动所述摩擦驱动部120以驻波的方式沿着预设方向运动,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78.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摩擦驱动部120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摩擦驱动元件121,其中,每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摩擦驱动部120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这里,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的数量可以为2、3、4或者更多,优选地,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的数量超过3(即,大于等于3),通过这样的数量配置,使得在实现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稳定输出线性驱动力的同时还能控制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长度尺寸,使其适于装入摄像模组等体积相对较小的器件中。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长度尺寸几近等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尺寸(而所述压电主动部110具有长条状),量化来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长度尺寸小于等于20mm,优选地,其长度尺寸小于等于10mm。79.更优选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位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中部区域,这样在通过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驱动被作用对象时,被驱动对象的移动会更加平稳且线性度更佳。80.应注意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具有柱状结构,其突出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上表面。从外表来看,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具有齿条状。应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还可以被实施为其他形状,例如,其截面形状可被设置为梯形,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81.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的数量超过2个时,即大于等于3时,优选地,所述至少3个摩擦驱动元件121等距地相间设置,这样有利于提升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驱动稳定性。82.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压电致动器100未被导通时,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多个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例如,在如图3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的第二端的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就是,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的第二端的端面形成同一平面。相应地,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地在该平面上(即,在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的第二端的端面所界定的平面)施加一层摩擦材料,以增加摩擦力。83.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会在所述摩擦驱动部120的上表面设置一个动子,以通过所述动子来传递所述摩擦驱动部120所提供的行波或驻波式驱动力并作用于被驱动对象。也就是,在所述摩擦驱动部120和被驱动对象之间设置摩擦作动部130(所述摩擦作动部130充当所述动子),这样,当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被导通时,所述摩擦驱动部120的行波或驻波式运动将驱动所述摩擦作动部130直线运动,具体地,所述摩擦作动部130的直线运动方向与所述摩擦驱动部120的行波或驻波前进方向相反。84.为了确保所述摩擦驱动部120所提供的行波或驻波式驱动力能作用于所述摩擦作动部130,在安装的过程中,需确保所述摩擦作动部130和所述压电致动器100之间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以使得所述摩擦驱动部120能够与所述摩擦作动部130相抵触,这样,所述摩擦驱动部120所提供的行波或驻波式驱动力才能更有效率地传递至所述摩擦作动部130。85.图6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进一步包括:叠置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摩擦连接层140,每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以其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摩擦连接层140的方式被耦接于所述压电主动部110,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压电主动部110的形变能够通过所述摩擦连接层140更好地传递至所述摩擦驱动部120。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与所述摩擦连接层140可具有一体式结构。当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和所述摩擦连接层140可具有分体式结构,即,两者为单独的部件。8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具有相对更优化的尺寸。量化来看,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长度尺寸小于等于20mm,优选地,长度尺寸小于等于10mm,例如,可以是6mm或者4.2mm。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宽度尺寸小于等于1mm,优选地,宽度尺寸小于等于0.7mm。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高度尺寸小于等于1mm,这里,所述所述压电致动器100的高度尺寸由所述压电主动部110和所述摩擦驱动部120的尺寸决定。87.相较于传统的电磁式驱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具有体积小、推力大,精度高的优势。量化来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能够提供的驱动力大小为0.6n至2n,其足以驱动重量大于100mg的部件。88.除了能够提供相对较大的驱动力以外,相较于传统的电磁式马达方案和记忆合金马达方案,所述压电致动器100还具有其他优势,包括但不限于:尺寸相对较小(具有细长状),响应精度更佳,结构相对更为简单,驱动控制相对更为简单,产品一致性高,没有电磁干扰,具有相对更大的行程,稳定时间短,重量相对较小等。89.具体来说,所述摄像模组需要其所配置的驱动器具有驱动行程较长且需要保证较好的对准精度等特征。在现有的音圈马达方案中,为了保证运动线性度需要额外设计导杆或滚珠导轨,同时需要在镜头侧部适配大尺寸的驱动磁铁/线圈等,同时需要设置滚珠、弹片、悬丝等辅助定位装置,为容纳较多的部件、保障结构强度和预留结构间隙,往往导致模组横向尺寸偏大,且结构设计复杂,模组重量较重。而记忆合金马达方案,受限于记忆合金方案同比例能够提供的行程相对较少,同时存在潜在断线等可靠性风险。90.而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具有相对较为简单的结构,组装结构更加简单,另外其压电主动部110、摩擦驱动部120等元件大小与运动行程大小基本无关,因此在光学变焦类产品中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可以实现大推力、小尺寸,小重量等优势,同时匹配更大行程或更重器件重量进行设计,设计中的集成度也更高。91.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致动器100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推动待推动对象进行微米级运动,其相较于电磁式方案非接触的方式驱动待推动对象需要依靠电磁力抵消重力,摩擦力的方式,具有更大推力,更大位移和更低功耗的优势,同时控制精度更高,可实现高精度连续变焦。而且在存在多个马达机构时,所述压电致动器100不存在磁铁线圈结构,无磁干扰问题。另外,所述压电致动器100可依靠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自锁,因此可以降低所述摄像模组在进行光学防抖时的晃动异响。92.在选择以所述压电致动器100作为驱动器来驱动所述感光组件10以进行光学防抖后,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第一承载框架41、第一驱动元件42、第一预压部件43、第二承载框架44、第二驱动元件45、第二预压部件46和外框架47,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实施为压电致动器100。93.相应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通过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以带动所述感光组件10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在第一方向上的光学防抖。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外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以带动第一承载框架41进行带动所述感光组件10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移动以进行在第二方向上的光学防抖,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94.这里,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表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具有预压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能通过摩擦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的预压力可以是直接的预压力也可以是间接的预压力,其中,直接的预压力表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直接接触,以在两者之间产生预压力;间接的预压力表示虽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不直接接触,但两者之间仍存在预压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能通过摩擦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95.相应地,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表示: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具有预压力,进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能通过摩擦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的预压力可以是直接的预压力也可以是间接的预压力,其中,直接的预压力表示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直接接触,以在两者之间产生预压力;间接的预压力表示虽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不直接接触,但两者之间仍存在预压力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能通过摩擦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96.更具体地,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通过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97.相应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包括第一弹性元件43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压电主动部110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直接抵触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外侧壁的表面,相应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所提供的弹力能够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所述摩擦驱动部120抵触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外侧壁的表面,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摩擦接触的结合关系。这样,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被导通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所述摩擦驱动部120能以摩擦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感光组件10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进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光学防抖。98.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被实施为具有弹性的黏着剂,也就是,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被实施为固化后具有弹性的胶水。相应地,在安装过程中,可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内侧壁的表面和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压电主动部110之间施加一层厚度为10um至50um的黏着剂,以在所述黏着剂固化成型后形成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压电主动部110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应可以理解,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在提供预压力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内侧壁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具有相对较高的平整度,即,在施加所述黏着剂时,尽可能地保证所施加的黏着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平整度且均匀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能够平整地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内侧壁的表面,进而提升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驱动的稳定性。99.相应地,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和所述外框架47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并且,应注意到,如图1所示,所述镜头组件的镜头载体承载于所述外框架47上。100.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包括第二弹性元件461,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压电主动部110和所述外框架47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的弹力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相应地,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直接抵触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外侧壁的表面,相应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所提供的弹力能够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所述摩擦驱动部120抵触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外侧壁的表面,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摩擦接触的结合关系。这样,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导通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所述摩擦驱动部120能以摩擦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感光组件1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进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光学防抖。101.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被实施为具有弹性的黏着剂,也就是,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被实施为固化后具有弹性的胶水。相应地,在安装过程中,可在所述外框架47的内侧壁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压电主动部110之间施加一层厚度为10um至50um的黏着剂,以在所述黏着剂固化成型后形成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压电主动部110和所述外框架47之间的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应可以理解,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在提供预压力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固定于所述外框架47的内侧壁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具有相对较高的平整度,即,在施加所述黏着剂时,尽可能地保证所施加的黏着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平整度且均匀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能够平整地被固定于所述外框架47的内侧壁的表面,进而提升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驱动的稳定性。102.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31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61也可以被实施为不具有黏性的弹性元件,例如,材料自身特征本身存在弹性的橡胶,或者,由于形变而产生弹性的弹簧、板簧等,对此,同样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103.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能够更为平稳地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48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和所述外框架47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49,其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8被配置为引导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9被配置为引导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104.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8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9被实施为导杆结构。相应地,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8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外侧壁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杆,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内侧壁上。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相对同向地设置,这样,在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被导通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被导引沿着所述第一导杆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提高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移动稳定性。105.相应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9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外侧壁且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杆,其中,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外框架47的内侧壁上。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杆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相对同向地设置,这样,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导通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被导引沿着所述第二导杆延伸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提高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移动稳定性。106.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8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9还能够基于其他原理实现,例如,通过滚珠-滚槽机构、滑块-滑槽机构等,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107.为了优化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驱动性能,在本技术的其他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包括第一摩擦作动部131和第二摩擦作动部132,其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在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的作用下抵触于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抵触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外侧壁的表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所提供的摩擦驱动力能够藉由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作用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感光组件10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的预压力是间接的预压力,即,虽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不直接接触,但两者之间仍存在预压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能通过摩擦驱动的方式来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108.相应地,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在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的作用下抵触于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且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抵触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外侧壁的表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所提供的摩擦驱动力能够藉由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作用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以带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感光组件1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进行在第二方向上的光学防抖。109.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在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的第一表面抵触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外侧壁的表面,其第二表面抵触于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中至少一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的第二端的端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抵触于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且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抵触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所提供的摩擦驱动力能够藉由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作用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相应地,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具有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其中,在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的第三表面抵触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外侧壁的表面,所述第四表面抵触于所述多个摩擦驱动元件121中至少一个所述摩擦驱动元件121的第二端的端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抵触于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且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抵触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所提供的摩擦驱动力能够藉由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作用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11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如图4所示意的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和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例如,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被实施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并被贴附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被实施为一个单独的部件被贴附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侧表面,再如,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被实施为一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侧表面的涂层,或者,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被实施为一层涂覆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侧表面的涂层。应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也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外侧壁的表面,即,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具有一体式结构。当然,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也可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外侧壁的表面,即,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具有一体式结构。111.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长度且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的长度,这样,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1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2分别以摩擦驱动的方式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时,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具有足够的行程,以保证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移动线性度。当然,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长度且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的长度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3的长度,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112.图8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4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示例中,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表面的第一凹槽410,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摩擦驱动部120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表面的第二凹槽440,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摩擦驱动部120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40内。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被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40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压电主动部110的一部分被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压电主动部110的一部分被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40内。113.这样,当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在所述第一凹槽410内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时,所述第一凹槽410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移动的引导槽。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410不仅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其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移动(或者说,规范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运动)的导引结构。同样地,当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在所述第二凹槽440内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时,所述第二凹槽440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移动的引导槽。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440不仅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其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移动(或者说,规范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运动)的导引结构。114.特别地,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长度尺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和所述第二凹槽440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宽度尺寸略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和所述第二凹槽440的宽度尺寸。115.图9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7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示例中,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表面的第一凹槽410,所述第一摩擦作动部1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表面的第二凹槽440,所述第二摩擦作动部13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440内。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被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被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40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压电主动部110的一部分被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内,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压电主动部110的一部分被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440内。116.这样,当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在所述第一凹槽410内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时,所述第一凹槽410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移动的引导槽。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410不仅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其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移动(或者说,规范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运动)的导引结构。同样地,当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在所述第二凹槽440内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时,所述第二凹槽440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移动的引导槽。也就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440不仅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其自身形成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移动(或者说,规范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运动)的导引结构。117.特别地,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长度尺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和所述第二凹槽440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宽度尺寸略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槽410和所述第二凹槽440的宽度尺寸。118.图10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设置方式发生了调整。119.具体地,在如图1和图3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侧部,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侧部。相对地,如图10所示,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上部,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上部。120.在该变形实施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通过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上下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和所述镜头组件20上下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当然,在该变形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外框架47设置一内延伸臂,使得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和外框架47上下之间。121.相一致地,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48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外框架47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49。但与图1和图3所示意的示例不同的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8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9被实施为滚珠-滚槽机构,如图11所示。122.图12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又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所示意的示例,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和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的设置方式再次发生了调整。123.具体地,如图12所示,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下部,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下部。124.在该变形实施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通过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上下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通过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被夹持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和所述外框架47上下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125.相一致地,所述驱动组件4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和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之间的第一导引机构48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和所述外框架47之间的第二导引机构49。但与图1和图3所示意的示例不同的是,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引机构48和所述第二导引机构49被实施为滚珠-滚槽机构,如图11所示。126.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和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的结构配置也可以做出调整。具体地,如图13所示,在本技术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预压部件4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的第一磁吸元件52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2的第二磁吸元件53,以通过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3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一驱动元件42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一承载框架41。127.在该变形实施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3是指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吸组件,例如,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2可被实施为磁体,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3可被实施为磁性部件,例如,由铁、镍、钴等金属制成的材料;再如,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2可被实施为磁体,所述第二磁吸元件53也可被实施为磁体。128.所述第二预压部件46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的第三磁吸元件62和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20且对应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62的第四磁吸元件63,以通过所述第三磁吸元件62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63之间的磁吸作用迫使所述第二驱动元件45以摩擦接触的方式抵向所述第二承载框架44。129.在该变形实施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62和所述第四磁吸元件63是指能够相互吸引的磁吸组件,例如,所述第三磁吸元件62可被实施为磁体,所述第四磁吸元件63可被实施为磁性部件,例如,由铁、镍、钴等金属制成的材料;再如,所述第三磁吸元件62可被实施为磁体,所述第四磁吸元件63也可被实施为磁体。130.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被阐明,其中,所述摄像模组采用压电致动器100作为驱动器以不仅能满足摄像模组对于光学性能调整的驱动要求,且能够满足摄像模组轻型化和薄型化的发展需求。131.虽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所述摄像模组为传统的直立式摄像模组为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压电致动器100也可以作为驱动器被应用于潜望式摄像模组中,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13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