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涵洞加固器。背景技术:2.涵洞指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高速铁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而设于路基下或者修筑于路面以下的过水通道结构。通过该涵洞可使得水顺利从高速铁路的下面流过。当涵洞在道路超载或者使用时间过久时,涵洞结构会产生破坏。为延长涵洞的使用期限,需对涵洞进行加固或补强。3.现有的涵洞加固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是将接地的支撑体设置在涵洞通道的中间部分,然后顶部支撑结构呈放射状对涵洞顶部进行支撑,这样会影响涵洞道路的正常通行,并且涵洞的顶部形状一般分为平顶和拱形两种形状,只对一种形状的涵洞进行加固适用范围较小,为此,提出涵洞加固器。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涵洞加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涵洞加固器,包括:调节支撑机构和顶壁支撑机构;6.其中,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横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纹把手,所述第一螺纹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滑槽的内壁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伸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横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固定机构;7.其中,顶壁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套管,所述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板上,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竖杆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把手,所述第三螺纹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套管的内壁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所述伸出杆上安装有夹角支撑机构。8.优选的,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多个第一u形板,多个所述第一u形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板的底部,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支撑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把手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壁且与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螺纹连接。9.优选的,夹角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转动连接于所述伸出杆的内部,所述内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板,所述内螺纹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握把。10.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11.优选的,所述圆板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2.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槽宽度大于所述伸出杆的外径宽度。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4.一、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把手,将伸出杆从横板内抽出,使伸出杆的一端贴在涵洞两边的墙壁,然后将第一螺纹把手重新进入到第一通孔内,对伸出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装置能够涵洞的宽度进行自身宽度调节,对涵洞的两侧进行支撑,使竖杆带动圆板和橡胶块贴合在涵洞顶部,然后将第二螺纹把手重新拧进第三通孔内,完成对竖杆的固定,多个套管和竖杆之间组成的程度可以根据涵洞顶部的不同长度进行调整,能够对拱形和平直的涵洞顶部进行支撑固定;15.二、通过转动握把带动螺纹杆随内螺纹管内部的螺纹转动而升起和降落,由此对直角板进行高度的调整,对涵洞顶部和侧边的夹角进行支撑,实现了对涵洞多个位置的同时支撑固定,并能够保持车辆和行人能够正常在涵洞中间通道通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增加适用范围和使用便捷性。附图说明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涵洞加固器的结构示意图;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涵洞加固器中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涵洞加固器中第三通孔的结构示意图;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涵洞加固器中图1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涵洞加固器中滑槽的结构示意图。21.图中:1、横板;2、第一u形板;3、第一通孔;4、握把;5、第一螺纹把手;6、螺纹杆;7、内螺纹管;8、橡胶块;9、直角板;10、伸出杆;11、地脚;12、支撑腿;13、第二u形板;14、连接杆;15、第二螺纹把手;16、第二通孔;17、圆板;18、第三螺纹把手;19、竖杆;20、第三通孔;21、套管;2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3.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24.涵洞加固器,包括:调节支撑机构和顶壁支撑机构。25.如图1和图5所示,调节支撑机构的组成:调节支撑机构包括横板1,横板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22,滑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出杆10,伸出杆10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横板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纹把手5,第一螺纹把手5的一端贯穿滑槽22的内壁且滑动连接于第一通孔3的内部,伸出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横板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固定机构。26.如图1和图5所示,调节支撑机构的原理:在使用本装置对涵洞进行加固时,转动第一螺纹把手5,将第一螺纹把手5从第一通孔3内抽出,从而使将伸出杆10从横板1内抽出,使伸出杆10的一端贴在涵洞两边的墙壁,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把手5,使第一螺纹把手5重新进入到第一通孔3内,对伸出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装置能够涵洞的宽度进行自身宽度调节,对涵洞的两侧进行支撑。27.如图1-图4所示,顶壁支撑机构的组成:顶壁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套管21,套管21固定连接于横板1上,套管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19,竖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17,竖杆1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20,套管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把手18,第三螺纹把手18的一端贯穿套管21的内壁且滑动连接于第三通孔20的内部,伸出杆10上安装有夹角支撑机构。28.如图1-图4所示,顶壁支撑机构的原理: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把手15,将第二螺纹把手15从第三通孔20内抽出,然后手动握住竖杆19向上移动,竖杆19带动圆板17和橡胶块8贴合在涵洞顶部,然后将第二螺纹把手15重新拧进第三通孔20内,完成对竖杆19的固定,多个套管21和竖杆19之间组成的程度可以根据涵洞顶部的不同长度进行调整,能够对拱形和平直的涵洞顶部进行支撑固定。29.如图1所示,连接固定机构的组成: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多个第一u形板2,多个第一u形板2均固定连接于横板1的底部,第一u形板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6,支撑腿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13,第二u形板13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4,第二通孔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把手15,第二螺纹把手15的一端贯穿第一u形板2的内壁且与连接杆14的内部螺纹连接。30.如图1所示,连接固定机构的原理:在需要伸出杆10伸出横板1时,将第二螺纹把手15从第二通孔16内抽出,然后在伸出杆10固定之后,将第二螺纹把手15插入第二通孔16并与连接杆14重新拧紧,对支撑腿12进行三角固定。31.如图1所示,夹角支撑机构的组成:夹角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内螺纹管7,内螺纹管7转动连接于伸出杆10的内部,内螺纹管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板9,内螺纹管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握把4。32.如图1所示,夹角支撑机构的原理:在伸出杆10贴紧涵洞两侧时,带动内螺纹管7和直角板9靠近涵洞的两侧,通过转动握把4带动内螺纹管7转动,由于两个螺纹杆6被直角板9固定方向,内螺纹管7转动时螺纹杆6不会随之转动,而是随内螺纹管7内部的螺纹升起和降落,由此对直角板9进行高度的调整,对涵洞顶部和侧边的夹角进行支撑。33.为了扩大支撑腿12底部的支撑面积,支撑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地脚11。34.为了增加圆板17与涵洞顶部的摩擦力,圆板17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块8。3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方案工作步骤进行总结梳理:在使用本装置对涵洞进行加固时,转动第一螺纹把手5,将第一螺纹把手5从第一通孔3内抽出,从而使将伸出杆10从横板1内抽出,使伸出杆10的一端贴在涵洞两边的墙壁,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把手5,使第一螺纹把手5重新进入到第一通孔3内,对伸出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装置能够涵洞的宽度进行自身宽度调节,对涵洞的两侧进行支撑,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把手15,将第二螺纹把手15从第三通孔20内抽出,然后手动握住竖杆19向上移动,竖杆19带动圆板17和橡胶块8贴合在涵洞顶部,然后将第二螺纹把手15重新拧进第三通孔20内,完成对竖杆19的固定,多个套管21和竖杆19之间组成的程度可以根据涵洞顶部的不同长度进行调整,能够对拱形和平直的涵洞顶部进行支撑固定,在需要伸出杆10伸出横板1时,将第二螺纹把手15从第二通孔16内抽出,然后在伸出杆10固定之后,将第二螺纹把手15插入第二通孔16并与连接杆14重新拧紧,对支撑腿12进行三角固定,在伸出杆10贴紧涵洞两侧时,带动内螺纹管7和直角板9靠近涵洞的两侧,通过转动握把4带动内螺纹管7转动,由于两个螺纹杆6被直角板9固定方向,内螺纹管7转动时螺纹杆6不会随之转动,而是随内螺纹管7内部的螺纹升起和降落,由此对直角板9进行高度的调整,对涵洞顶部和侧边的夹角进行支撑。36.综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把手5,将伸出杆10从横板1内抽出,使伸出杆10的一端贴在涵洞两边的墙壁,然后将第一螺纹把手5重新进入到第一通孔3内,对伸出杆10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装置能够涵洞的宽度进行自身宽度调节,对涵洞的两侧进行支撑,使竖杆19带动圆板17和橡胶块8贴合在涵洞顶部,然后将第二螺纹把手15重新拧进第三通孔20内,完成对竖杆19的固定,多个套管21和竖杆19之间组成的程度可以根据涵洞顶部的不同长度进行调整,能够对拱形和平直的涵洞顶部进行支撑固定,通过转动握把4带动螺纹杆6随内螺纹管7内部的螺纹转动而升起和降落,由此对直角板9进行高度的调整,对涵洞顶部和侧边的夹角进行支撑,实现了对涵洞多个位置的同时支撑固定,并能够保持车辆和行人能够正常在涵洞中间通道通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增加适用范围和使用便捷性。37.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涵洞加固器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30 18:45:49
633
- 下一篇: 全自动牧草立体种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 上一篇: 一种胶罐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