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28 09:55:01     347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背景技术:2.对含有酸性物质的样品,为了防止酸挥发,大多选择在进样瓶上增加瓶盖的方法,要扎穿瓶盖就得使用较硬材质的进样针,而较硬材质的进样针易于与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样品含量的检测值,因此想选择一种双针进样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现有的双针进样装置大多是由电机控制其中一根进样针,带动另一根进样针一起运动,两根进样针之间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只能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取样时同样容易造成污染,影响样品含量。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进样针容易污染样品,影响样品检测含量准确性这一问题。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包括:内进样针、外进样针、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其特征是所述内进样针固定在第一推板的通道上,外进样针固定在第二推板的通道上;5.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上的通道为同圆心的通道;6.优选的,所述内进样针可套插在外进样针中,并相对运动;7.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外进样针采用坚硬管状材质,内进样针采用不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材质,内进样针套插在外进样针中,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两个推板的通道处,在进样时外进样针先向下运动扎穿瓶盖,然后内进样针向下运动吸取样品,内进样针和外进样针呈相对运动。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9.(1)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10.(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可实现内进样针与外进样针在两个运动平台移动,可以解决进样针进行取样时样品受到进样针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示意图;12.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3.标号说明:14.1-内进样针,2-外进样针,3-第一推板,4-第二推板。具体实施方式1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的进样装置,包括:内进样针(1)、外进样针(2)、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所述内进样针(1)固定在第一推板(3)的通道上,外进样针(2)固定在第二推板(4)的通道上;17.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上的通道为同圆心的通道;18.优选的,所述内进样针(1)可套插在外进样针(2)中,并可相对运动;1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外进样针(2)采用坚硬管状材质,内进样针(1)采用不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材质,内进样针(1)套插在外进样针(2)中,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两个推板的通道处,在进样时外进样针(2)先向下运动扎穿瓶盖,然后内进样针(1)向下运动吸取样品,内进样针(1)和外进样针(2)呈相对运动。20.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1.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包括:内进样针(1)、外进样针(2)、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其特征是所述内进样针(1)固定在第一推板(3)的通道上,外进样针(2)固定在第二推板(4)的通道上, 所述内进样针(1)可套插在外进样针(2)中,并相对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板(3)和第二推板(4)上的通道为同圆心的通道。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行程内外双针结构的进样装置,涉及进样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内进样针、外进样针、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内进样针固定在第一推板的通道上,外进样针固定在第二推板的通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不仅能精准取样,还能避免样品被交叉污染。品被交叉污染。品被交叉污染。技术研发人员:蒋维 潘园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06.13技术公布日:2022/9/27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