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27 21:35:30     779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内隔墙。背景技术:2.内隔墙是用于分隔建筑内部的墙体,现有内隔墙或采用块体与砂浆组砌,或采用混凝土构件安装,现场湿作业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质量难保证,节能、防水、隔音效果差。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更加环保、施工效率更高的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4.这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包括有发泡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陶瓷板的一面设有第一钢丝网,所述第一钢丝网通过第一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网位于发泡陶瓷板与第一层水泥砂浆之间;所述发泡陶瓷板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钢丝网,所述第二钢丝网通过第二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钢丝网位于发泡陶瓷板与第二层水泥砂浆之间。5.所述发泡陶瓷板的一面连接有竖向u型龙骨,所述竖向u型龙骨的上端连接在顶部u型龙骨的槽框内,所述顶部u型龙骨用于与屋顶的结构梁连接;所述竖向u型龙骨的下端连接在下部u型龙骨的槽框内,所述下部u型龙骨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竖向u型龙骨的槽框内设有横向u型龙骨,所述横向u型龙骨通过螺栓连接在发泡陶瓷板上。6.所述顶部u型龙骨通过上螺栓与结构梁连接,所述下部u型龙骨通过下螺栓与地面连接。7.所述发泡陶瓷板的一侧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螺纹连接有反向设置的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在发泡陶瓷板上,所述第二螺栓用于与结构墙柱连接。8.所述发泡陶瓷板上设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螺栓通过植筋胶固定在第一内孔内;所述结构墙柱上设有第二内孔,第二螺栓通过植筋胶固定在第二内孔内。9.所述发泡陶瓷板设有多块,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之间通过耐候胶连接。10.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胶槽,左右两边的胶槽相对设置并且相通,所述胶槽内注入有遇水膨胀止水胶。11.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之间通过连接钢板实现连接。12.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采用装配式安装,施工效率更高,由于采用发泡陶瓷板作为内填充,具有节能环保、防水隔音等特点。附图说明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15.图3为相邻两个填充墙的连接剖视图;16.图4为相邻两个填充墙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7.如图1所示,这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包括有发泡陶瓷板3,发泡陶瓷板3以无污染陶土尾矿等材料经高温焙烧而成,具备保温、防火、防潮、隔音、环保等特性。在采用发泡陶瓷板3的基础上,为了能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墙体构件,本实用新型在发泡陶瓷板3的一面设有第一钢丝网1,第一钢丝网1通过第一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3的表面上,第一钢丝网1位于发泡陶瓷板3与第一层水泥砂浆之间,在第一层抹灰砂的作用下,第一钢丝网1就附着在发泡陶瓷板3上;在发泡陶瓷板3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钢丝网2,第二钢丝网2通过第二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3的表面上,第二钢丝网2位于发泡陶瓷板3与第二层水泥砂浆之间,在第二层抹灰砂的作用下,第二钢丝网2就附着在发泡陶瓷板3上。由于发泡陶瓷板3容易碎裂,第一钢丝网1与第二钢丝网2可以有效防止发泡陶瓷板3因外物的冲击而发生碎裂,从而提高整个墙体整体的韧性与强度。另外,由于将发泡陶瓷板3作为内填充,没有空间,因此防水隔音效果更好。18.为了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在发泡陶瓷板3的一面连接有竖向u型龙骨4,竖向u型龙骨4的上端连接在顶部u型龙骨5的槽框内,顶部u型龙骨5用于与屋顶的结构梁a连接;竖向u型龙骨4的下端连接在下部u型龙骨6的槽框内,下部u型龙骨6用于与地面b连接;竖向u型龙骨4的槽框内设有横向u型龙骨7,横向u型龙骨7通过螺栓连接在发泡陶瓷板3上。通过这种结构,发泡陶瓷板3就通过横向u型龙骨7连接在竖向u型龙骨4上,而竖向u型龙骨4通过顶部u型龙骨5与下部u型龙骨6连接在结构梁a与地面b之间,这样整个墙体就十分牢固,由于发泡陶瓷板3的制作以及与钢丝网的复合在场外都已经完成,因此组装也十分方便,施工更快。19.当然,在施工时,顶部u型龙骨5是通过上螺栓与结构梁a连接,而下部u型龙骨6是通过下螺栓与地面b连接。20.为了使内填充墙c与结构墙柱8连接,如图2所示,进一步提高墙体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在发泡陶瓷板3的一侧设有钢板9,在钢板9上螺纹连接有反向设置的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其中第一螺栓连接在发泡陶瓷板3上,而第二螺栓用于与结构墙柱8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内填充墙c的连接强度。21.为了便于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发泡陶瓷板3上设有第一内孔30,第一螺栓通过植筋胶固定在第一内孔30内;而在结构墙柱8上设有第二内孔80,第二螺栓通过植筋胶固定在第二内孔80内。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先螺纹连接在钢板9上,然后第一螺栓插入到发泡陶瓷板3的第一内孔30内(第一内孔30注有植筋胶),这样第一螺栓就与发泡陶瓷板3固定,同样,将第二螺栓插入到结构墙柱8的第二内孔80内(第二内孔80注有植筋胶),这样第二螺栓就与结构墙柱8固定。这种连接方式,连接简单,成本低,而更加强了内填充墙c与结构墙柱8的连接。22.有些墙面较大,需要多块这种内填充墙c拼接而成,如图3所示,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泡陶瓷板3设有多块(当然每块发泡陶瓷板3都复合有钢丝网),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3之间通过耐候胶10连接。耐候胶10能防止两块填充墙之间存在间隙,同时加强两块内填充墙c之间的连接。23.为了防止相邻两块内填充墙c存在缝隙而导致进水,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3内侧面上均开设有胶槽,左右两边的胶槽相对设置并且相通,胶槽内注入有遇水膨胀止水胶11。遇水膨胀止水胶11在遇水的情况下会产生膨胀,从而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24.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相邻两内填充墙c的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相邻两块内填充墙c之间通过连接钢板13连接。连接钢板13相邻两块内填充墙c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墙体更加牢固。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包括有发泡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陶瓷板的一面设有第一钢丝网,所述第一钢丝网通过第一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钢丝网位于发泡陶瓷板与第一层水泥砂浆之间;所述发泡陶瓷板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钢丝网,所述第二钢丝网通过第二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钢丝网位于发泡陶瓷板与第二层水泥砂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陶瓷板的一面连接有竖向u型龙骨,所述竖向u型龙骨的上端连接在顶部u型龙骨的槽框内,所述顶部u型龙骨用于与屋顶的结构梁连接;所述竖向u型龙骨的下端连接在下部u型龙骨的槽框内,所述下部u型龙骨用于与地面连接;所述竖向u型龙骨的槽框内设有横向u型龙骨,所述横向u型龙骨通过螺栓连接在发泡陶瓷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u型龙骨通过上螺栓与结构梁连接,所述下部u型龙骨通过下螺栓与地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陶瓷板的一侧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螺纹连接有反向设置的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在发泡陶瓷板上,所述第二螺栓用于与结构墙柱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陶瓷板上设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螺栓通过植筋胶固定在第一内孔内;所述结构墙柱上设有第二内孔,第二螺栓通过植筋胶固定在第二内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陶瓷板设有多块,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之间通过耐候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胶槽,左右两边的胶槽相对设置并且相通,所述胶槽内注入有遇水膨胀止水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发泡陶瓷板之间通过连接钢板实现连接。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更加环保、施工更快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这种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包括有发泡陶瓷板,其特征在于:发泡陶瓷板的一面设有第一钢丝网,第一钢丝网通过第一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的表面上,第一钢丝网位于发泡陶瓷板与第一层水泥砂浆之间;发泡陶瓷板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钢丝网,第二钢丝网通过第二层水泥砂浆复合在发泡陶瓷板的表面上,第二钢丝网位于发泡陶瓷板与第二层水泥砂浆之间。这种一种建筑装配式发泡陶瓷内填充墙结构构件采用装配式安装,施工效率更高,由于采用发泡陶瓷板作为内填充,具有节能环保、防水隔音等特点。防水隔音等特点。防水隔音等特点。技术研发人员:潘军 李晓东 刘学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求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2.05.05技术公布日:2022/9/26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