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1.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的立杆器,用于脚手架钢管的立杆领域。背景技术:2.现有脚手架的钢管立杆,都是人工徒手立杆,无其它装置。立杆使用的是6米长的钢管,钢管又长又重,徒手立起来时,力量和平衡需求特别高,难度和劳动强度非常大,钢管非常容易跌落,很容易造成高空坠物。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人工徒手立杆难度大和危险性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脚手架立杆器来解决这些问题。4.本发明脚手架立杆器由上固定结构、下固定结构、顶升结构、立杆移动结构、上下连接固定结构组成。5.上固定结构包括:上固定杆(附图中的1)、上立杆夹持件(附图中的2)、上立杆夹持件螺钉(附图中的3)、立杆附加固定件(图中的4)。6.下固定结构包括:下固定杆(附图中的5)、下立杆夹持件(附图中的6)、下立杆夹持件螺钉(附图中的7)。7.顶升结构包括:上顶升杆(附图中的8)、下顶升杆(附图中的9)、顶升杆连接件(附图中的10)、顶升螺杆(附图中的11)、顶升螺杆的螺帽(附图中的12).8.立杆移动结构包括:立杆移动螺杆(附图中的13)、立杆移动件(附图中的14)。9.上下链接固定结构包括: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附图中的15)、卡定件(附图中的16)。10.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5有活动链接15,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15使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能在此处转动。11.上立杆夹持件2用于夹持要立起来的钢管,它固定连接在立杆移动件14上;上立杆夹持件螺钉3在上立杆夹持件2上,作用是加力让上立杆夹持件夹紧要立起来的钢管。12.立杆移动件14在上固定杆1的中部,立杆移动件和上固定杆1有对应的凹槽链接,使立杆移动件能在上固定杆中上下移动,但又不会脱离上固定杆。13.立杆附加固定件4在上固定杆1的上末端,用于附加固定立杆钢管和固定立杆移动螺杆13的作用。14.立杆移动螺杆13上端链接在立杆附加固定件4上,下端链接于立杆移动件14。旋转立杆移动螺杆,它能带动下端链接的立杆移动件14和上立杆夹持件2,从而使要立起的钢管能上下运动。15.下立杆夹持件6固定在下固定杆5上,下立杆夹持件6中有下立杆夹持件螺钉7。下立杆夹持件主要是用于夹持固定在之前已经竖立好的立杆钢管上端或“工”字钢上焊接的钢棒上。下立杆夹持件螺钉7作用是加力让下立杆夹持件夹紧之前已经竖立好的立杆钢管或“工”字钢上焊接的钢棒。16.上顶升杆8一端链接在上固定杆1上,下顶升杆9一端链接在下固定杆5上,两根顶升杆的另一端链接在顶升杆连接件10上。顶升螺杆11尾端链接在顶升杆连接件10上,前端链接在顶升螺杆的螺帽12上。顶升螺杆的螺帽12链接在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15上,顶升螺杆的螺帽12能像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一样转动。这部分的作用原理是:顶升螺杆向前旋转,带动顶升杆连接件向前移动,再带动上顶升杆和下顶升杆,把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顶直成直立状态。17.卡定件16在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5的接触处,它的作用是上固定杆已经把要立起的钢管竖立起来后,卡定件把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保持成直线的固定好,顶升结构不再受力,让顶升螺杆能完全向后退出。1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19.1、下固定杆5的立杆夹持件6夹在之前已经竖立好的立杆钢管上端或“工”字钢上焊接的钢棒上。20.2、立杆移动螺杆13向上旋转,带动立杆移动件14和上立杆夹持件2上移。21.3、顶升螺杆11旋转后退,上固定杆1在上、下固定杆活动链接15处向下旋转。22.4、把要立杆的钢管一端放在上立杆夹持件2上,拧紧夹持件的螺钉3。23.5、顶升螺杆11向前旋转带动顶升杆连接件10和上、下顶升杆8、9,顶升杆把上固定杆1顶直,上夹持件2的钢管也就随之竖立起来。24.6、卡定件16固定住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使它们保持在直立状态,顶升结构不再受力,可以退出顶升螺杆11。25.7、放入链接钢管的扣件,立杆移动螺杆13向下旋转,带动立杆移动件14、上立杆夹持件2和钢管向下移动,上立杆的钢管和下立杆的钢管对接上,拧紧链接钢管的扣件,脱出脚手架立杆器,立杆完成。附图说明26.图1是右后视图,图2是左前视图,图3是右前视图,图4是右侧面图。图中:27.1、上固定杆,2、上立杆夹持件,3、上立杆夹持件螺钉,4、立杆附加固定件,5、下固定杆,6、下立杆夹持件,7、下立杆夹持件螺钉,8、上顶升杆,9、下顶升杆,10、顶升杆连接件,11、顶升螺杆,12、顶升螺杆的螺帽,13、立杆移动螺杆,14、立杆移动件,15、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16、卡定件。具体实施方式28.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5有活动链接15。29.上立杆夹持件2固定连接在立杆移动件14上;上立杆夹持件螺钉3在上立杆夹持件2上。30.立杆移动件14在上固定杆1的中部,立杆移动件14和上固定杆1有对应的凹槽链接。31.立杆附加固定件4在上固定杆1的上末端。32.立杆移动螺杆13上端链接在立杆附加固定件4上,下端链接于立杆移动件14。33.下立杆夹持件6固定在下固定杆5上,下立杆夹持件6中有下立杆夹持件螺钉7。34.上顶升杆8一端链接在上固定杆1上,下顶升杆9一端链接在下固定杆5上,两根顶升杆的另一端链接在顶升杆连接件10上。35.顶升螺杆11尾端链接在顶升杆连接件10上,前端链接在顶升螺杆的螺帽12上。顶升螺杆的螺帽12链接在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15上,顶升螺杆的螺帽12能像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一样转动。36.卡定件16在上固定杆1和下固定杆5的接触处。技术特征:1.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其由上固定杆、上立杆夹持件、上立杆夹持件螺钉、立杆附加固定件、下固定杆、下立杆夹持件、下立杆夹持件螺钉、上顶升杆、下顶升杆、顶升杆连接件、顶升螺杆、顶升螺杆的螺帽、立杆移动螺杆、立杆移动件、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卡定件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有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上立杆夹持件固定连接在立杆移动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立杆附加固定件位于上固定杆的上末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上顶升杆一端链接在上固定杆上,下顶升杆一端链接在下固定杆上,两根顶升杆的另一端链接在顶升杆连接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顶升螺杆尾端链接在顶升杆连接件上,前端链接在顶升螺杆的螺帽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顶升螺杆的螺帽链接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立杆移动螺杆上端链接在立杆附加固定件上,下端链接于立杆移动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立杆移动件在上固定杆的中部,立杆移动件和上固定杆有对应的凹槽链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立杆器其特征在于:下立杆夹持件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杆上。技术总结脚手架立杆器由上固定杆、上立杆夹持件、上立杆夹持件螺钉、立杆附加固定件、下固定杆、下立杆夹持件、下立杆夹持件螺钉、上顶升杆、下顶升杆、顶升杆连接件、顶升螺杆、顶升螺杆的螺帽、立杆移动螺杆、立杆移动件、上、下固定杆的活动链接、卡定件组成。本发明使用简单方便,解决了工人立杆难度和劳动强度大,钢管容易跌落造成高空坠物的问题。造成高空坠物的问题。造成高空坠物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刘同秀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同秀技术研发日:2021.03.01技术公布日:2022/9/1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脚手架立杆器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9-02 16:57:44
850
关键词: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专利技术
- 下一篇: 一种用于临床试验的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 上一篇: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新冠肺炎识别方法及设备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