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20 08:53:03     825



水利;给水;排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背景技术: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有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桩或墙加支撑系统、钢筋混凝土排桩等多种形式,可根据施工工况进行选择,或多种支护方式合理组合。3.帽型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钢板桩支护技术安全、清洁、节能、低碳、环保,资源循环使用,污染排放可控,方案经济可靠,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坑围护技术。现有的基坑围护中的钢板桩与支护杆之间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拆卸时,采用切割机进行拆解,施工时需要焊机和切割机的辅助,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而且不便于钢板桩与支护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基坑围护中的钢板桩与支护杆之间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拆卸时,采用切割机进行拆解,施工时需要焊机和切割机的辅助,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而且不便于钢板桩与支护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的问题。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包括双向内螺纹套,所述双向内螺纹套内壁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双向内螺纹套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工字钢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有帽型钢板桩,所述帽型钢板桩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依次贯穿工字钢和帽型钢板桩,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工字钢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盘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螺纹套筒和安装盘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靠近安装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安装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工字钢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且位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9.优选的,所述工字钢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限位块通过滑轨与工字钢滑动连接。10.优选的,所述帽型钢板桩相互卡接,所述靠近工字钢一侧的帽型钢板桩通过连接机构与工字钢固定连接。11.有益效果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3.(1)、该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通过双向内螺纹套内壁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第一螺纹杆远离双向内螺纹套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工字钢,工字钢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工字钢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有帽型钢板桩,帽型钢板桩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依次贯穿工字钢和帽型钢板桩,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工字钢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盘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螺纹套筒和安装盘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靠近安装盘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安装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施工过程中,无需焊机和切割机的辅助就能将工字钢与帽型钢板桩固定,不仅便于帽型钢板桩与工字钢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而且减少了对帽型钢板桩和工字钢的破坏,提高帽型钢板桩和工字钢的使用寿命。14.(2)、该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通过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与工字钢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活动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安装板的一侧且位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工字钢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限位块通过滑轨与工字钢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对限位盘进行限位,方便连接机构的安装和固定。附图说明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俯视图;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的剖视图。20.图中:1双向内螺纹套、2第一螺纹杆、3工字钢、4第一安装孔、5连接机构、51第二螺纹杆、52安装盘、53第一连接杆、54螺纹套筒、55限位盘、56安装环、57第二连接杆、58连接板、6限位机构、61安装板、62活动杆、63限位块、64限位板、65复位弹簧、66滑轨、7帽型钢板桩、8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合的型钢帽型钢板桩支护装置,包括双向内螺纹套1,双向内螺纹套1内壁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两个第一螺纹杆2远离双向内螺纹套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工字钢3,工字钢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工字钢3远离第一螺纹杆2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5固定连接有帽型钢板桩7,帽型钢板桩7相互卡接,形成基坑防护面,靠近工字钢3一侧的帽型钢板桩7通过连接机构5与工字钢3固定连接,帽型钢板桩7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8,连接机构5包括第二螺纹杆51,第二螺纹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第二螺纹杆51通过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8依次贯穿工字钢3和帽型钢板桩7,第二螺纹杆5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盘52,安装盘5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3,第二螺纹杆5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4,螺纹套筒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55,工字钢3的表面且位于限位盘5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包括安装板61,安装板61与工字钢3的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6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62,活动杆62远离安装板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3,活动杆62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61并与安装板61滑动连接,活动杆62远离限位块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4,安装板61的一侧且位于活动杆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5,复位弹簧65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65远离安装板61的一端与限位块63固定连接,工字钢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轨66,限位块63通过滑轨66与工字钢3滑动连接,第二螺纹杆51的表面且位于螺纹套筒54和安装盘52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环56,安装环56靠近安装盘5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7,第二连接杆57远离安装环5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58,连接板58远离第二连接杆57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53转动连接。23.使用时,先将帽型钢板桩7放置到预定位置并拼接到起来,然后将工字钢3放置到合适位置,使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8对齐,然后将第二螺纹杆51带动安装盘52通过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8穿过工字钢3和帽型钢板桩7,使限位盘55卡进限位块63与工字钢3之间的间隙内,转动调节手轮带动第二螺纹杆51转动,第二螺纹杆51转动配合螺纹套筒54使安装盘52靠近限位盘55,安装盘52靠近限位盘55时,第一连接杆53和第二连接杆57转动使连接板58远离安装盘52,第一连接杆53和第二连接杆57与限位盘55将工字钢3和帽型钢板桩7夹紧固定,将另一侧的工字钢3和帽型钢板桩7固定后,转动双向内螺纹套1调节两个第一螺纹杆2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螺纹杆2一端刚好能支撑到另一侧的工字钢3。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