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稳定性效果好的汽车摆臂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8-03 09:16:02     789



车辆装置的制造及其改造技术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稳定性效果好的汽车摆臂。背景技术:2.汽车摆臂使汽车悬挂中的一个部件,用来对悬架导向和支撑,如果汽车摆臂变形会影响车轮定位,从而降低行车的稳定性。如果前摆臂有问题的话,感觉就是方向盘会晃动,并且手松开方向盘后容易跑偏,还有高速的时候难掌握方向。然而因汽车摆臂使处于汽车底部,在面对一些复杂路面时可能会受到来自路面的磕碰,导致现有汽车摆臂在行驶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形变,而汽车摆臂形变会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效果好的汽车摆臂。4.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效果好的汽车摆臂,摆臂本体,其包括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表面均设有用于与汽车部件连接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加强组件,其安装在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之间,安装环,其包括安装在第三安装点的契合管,所述契合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安装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耳,所述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以加强组件的横向中心线为平面对称设计,所述安装槽的长宽、半径均与契合管的长宽、半径相适配,所述锁紧边和安装耳的表面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定位孔。5.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组合成摆臂本体,即能在增加该装置整体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磕碰对摆臂本体的整体受力,且组合形成的摆臂本体,在受到磕碰时,会先使一面受到形变,而摆臂本体的一面出现形变时,另一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起到与车辆的连接,从而使该装置在受到磕碰时进一步的为汽车提供良好的稳定性。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的边沿冲压形成有镶嵌槽以及安装边,所述镶嵌槽和安装边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上的第三安装点均冲压形成半圆柱体形的安装槽,且远离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的边沿冲压形成有锁紧边。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起到了便于通过螺栓组装的作用。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与镶嵌槽相适配的镶嵌条,所述镶嵌条为硬质金属制成且表面包裹有用于缓冲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和镶嵌条的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镶嵌条的内侧横向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三个所述支撑板的内侧中央分别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并形成三角稳定结构。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起到了增加加强组件本身稳定性的作用。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的中央均开设有用于观测加强组件的观测孔。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可以对安装在摆臂本体内部的加强组件进行观测,从而便于对零件进行更换。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组合成摆臂本体,即能在增加该装置整体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磕碰对摆臂本体的整体受力,且组合形成的摆臂本体,在受到磕碰时,会先使一面受到形变,而摆臂本体的一面出现形变时,另一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起到与车辆的连接,从而使该装置在受到磕碰时进一步的为汽车提供良好的稳定性。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组件对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内部进行的支撑,使该装置在受到磕碰时,降低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的轮廓形变程度,而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的轮廓形变程度降低,则该汽车摆臂与车辆的连接点位置发生的偏移则会越小,即该汽车摆臂能在受到磕碰时能为汽车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18.图2为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的正视结构示意图;19.图3为第一安装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20.图4为加强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21.图5为安装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22.图中:1、第一安装臂;2、第二安装臂;3、镶嵌槽;4、安装边;5、第二安装孔;6、第一安装孔;7、第一安装点;8、第二安装点;9、第三安装点;10、安装槽;11、定位孔;12、锁紧边;13、观测孔;14、安装环;141、契合管;142、限位环;143、安装耳;15、加强组件;151、镶嵌条;152、支撑板;153、支撑杆;154、缓冲垫;16、第三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2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25.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效果好的汽车摆臂,摆臂本体,其包括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表面均设有用于与汽车部件连接的第一安装点7、第二安装点8和第三安装点9,加强组件15,其安装在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之间,安装环14,其包括安装在第三安装点9的契合管141,契合管14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42,安装环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耳143,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以加强组件15的横向中心线为平面对称设计,安装槽10的长宽、半径均与契合管141的长宽、半径相适配,锁紧边12和安装耳143的表面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定位孔11,通过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组合成摆臂本体,即能在增加该装置整体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磕碰对摆臂本体的整体受力,且组合形成的摆臂本体,在受到磕碰时,会先使一面受到形变,而摆臂本体的一面出现形变时,另一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起到与车辆的连接,从而使该装置在受到磕碰时进一步的为汽车提供良好的稳定性。26.请参阅图3,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的边沿冲压形成有镶嵌槽3以及安装边4,镶嵌槽3和安装边4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和第二安装孔5,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上的第三安装点9均冲压形成半圆柱体形的安装槽10,且远离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的边沿冲压形成有锁紧边12,起到了便于通过螺栓组装的作用。27.请参阅图4,加强组件15包括与镶嵌槽3相适配的镶嵌条151,镶嵌条151为硬质金属制成且表面包裹有用于缓冲的缓冲垫154,缓冲垫154和镶嵌条151的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6相适配的第三安装孔16,镶嵌条151的内侧横向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2,三个支撑板152的内侧中央分别通过支撑杆153固定连接,并形成三角稳定结构,起到了增加加强组件15本身稳定性的作用。28.请参阅图1,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的中央均开设有用于观测加强组件15的观测孔13,可以对安装在摆臂本体内部的加强组件15进行观测,从而便于对零件进行更换。2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先使加强组件15中的镶嵌条151以及安装环14中的契合管141分别位于第一安装臂1的镶嵌槽3和安装槽10的内部,然后再使第二安装臂2扣在第一安装臂1的顶部,并使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上的第一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5、定位孔11相互对齐,同时使镶嵌条151上的第三安装孔16与第一安装孔6、安装耳143上的定位孔11与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上的定位孔11相互对齐,然后再通过不同的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安装孔5、定位孔11以及与第一安装孔6对齐的第三安装孔16,即完成了对该装置的组装,从而使该装置具备现有汽车摆臂的功能;30.在该装置在受到磕碰时,会先使第一安装臂1受力,第一安装臂1受到的冲击力会传递给加强组件15以及第二安装臂2,因加强组件15对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轮廓的支撑,在受到磕碰时能降低摆臂本体轮廓形变的程度,而摆臂本体轮廓形变程度降低,则该汽车摆臂与车辆连接点位置发生的偏移则会越小,从而使该汽车摆臂能在受到磕碰时能为汽车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且因摆臂本体采用第一安装臂1和第二安装臂2组合而成,导致在第一安装臂1在受到磕碰后,还能通过受损程度相对较低的第二安装臂2固定摆臂本体与汽车的连接点,即进一步的降低汽车摆臂在受到磕碰时与车辆连接点位置的偏移。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