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针管输送检测与校正设备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30 15:59:30     463



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管输送检测与校正设备。背景技术:2.随着医学工业自动化时代的发展,针管的分类要求渐趋于精细与安全因此,针管的挑拣分类速度将直接影响到生产速度,目前针管的挑选还是依靠人工进行挑选分类识别字面。3.生产厂家对成本的日益重视,人工挑选识别占用成本高的特点开始凸显出来,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替代人工实现针管自动分类与识别的装备。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人工分拣针管时,由于针管杂乱无章放置,针管的字面侧有可能位于不同侧而存在影响分拣效率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管输送检测与校正设备。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6.一种针管输送检测与校正设备,包括单列输送装置,所述单列输送装置上设有正反识别感应器,所述单列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翻转执行装置,所述翻转执行装置与所述单列输送装置位于同一输送方向上,所述正反识别感应器对所述单列输送装置上的针管进行逐一字面检测,并将待翻转针管的字面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翻转执行装置,所述翻转执行装置对待翻转针管执行翻转,使所述单列输送装置上的所有针管的字面朝向同一侧。7.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单列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位置还设有来料感应器,用于检查针管的输送数量。8.优选地,所述翻转执行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轴承座、翻转模具和驱动轮,所述翻转模具的中部成型一与所述针管的大头端形状相同的通孔,其贯穿所述轴承座,且其一端与所述轴承座外侧的所述驱动轮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驱动轮形成驱动连接,所述翻转模具的通孔的底部与所述单列输送装置的输送面呈平齐设置。9.优选地,所述翻转模具的通孔输入端尺寸大于其输出端尺寸。10.优选地,所述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针管的整体长度。11.优选地,所述单列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装置,所述皮带输送装置的两侧设有护板,两所述护板的内侧边缘形成一圆弧结构,所述针管的大头端两侧底部分别与所述圆弧结构相接触,所述针管的管体与所述皮带输送装置的皮带相接触。12.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设置有呈平行设置的一排或多排单列输送装置,每排所述单列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分别对应设置一所述翻转执行装置。13.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执行装置的输出端还设有一出料槽体,所述出料槽体的长度为所述针管长度的整数倍,且其底面与所述单列输送装置的皮带上端面呈齐平设置。14.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5.a.本发明所提供检测校正设备可以识别出正反针管,并对反向放置的针管进行旋转修正,整个校正过程为一连续输送过程,在更换产品时,可以减少工作量,对于大批量机器而言,可以节省很多时间。16.b.本发明将通孔制作成与针管的针筒端部尺寸相同的结构,在针管的针筒端部进入通孔的过程中,翻转模具依靠其通孔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会对针管的针筒产生夹持作用,翻转更加稳定,依靠皮带所提供的推力作用,使针管在前移过程中即实现旋转翻转动作,针管正反识别与翻转执行前后匹配,校正效率高。附图说明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8.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总体结构示意图;19.图2是图1所述俯视图;20.图3是图1所示截面示意图;21.图4是图1中的翻转执行装置立体图;22.图5是图4中翻转执行装置中的轴承座结构图示;23.图6是图4中的驱动轮与翻转模具连接结构示意图;24.图7是图6中的翻转模具立体图;25.图8是图7中的翻转模具输入端侧面视图;26.图9是图7中的翻转模具输出端侧面视图。27.图中标识如下:28.1-单列输送装置,11-护板,111-圆弧结构,12-皮带;2-正反识别感应器;3-翻转执行装置,31-步进电机,32-轴承座,321-轴承,33-翻转模具,34-驱动轮,35-驱动皮带;4-针管;5-来料感应器;6-出料槽体,a-通孔。具体实施方式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管输送检测与校正设备,包括单列输送装置1,单列输送装置1上设有正反识别感应器2,单列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设有翻转执行装置3,翻转执行装置3与单列输送装置1位于同一输送方向上,正反识别感应器2对单列输送装置1上的针管4进行逐一字面检测,并将待翻转针管4的字面检测信号传输至翻转执行装置3,翻转执行装置3对待翻转针管4执行翻转,使单列输送装置1上的所有针管4的字面朝向同一侧。本发明中的单列输送装置优选采用窄皮带输送装置,皮带输送装置的皮带宽度与针管单体的管体直径相适配,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针管放入单列输送装置上,在驱动皮带环向运输的情况下,当针管到达正反识别感应器位置时,对针管上的一侧进行识别,当检测到带有字面侧的针管时,无需通知翻转执行装置3执行翻转动作,直接通过输出即可,若没有检测到字面侧的针管时,再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翻转执行装置3,当此针管进入翻转执行装置时,在下一针管4的水平推动及翻转执行装置3的旋转作用下,快速将针管执行180°翻转,完成翻转后被推出翻转执行装置,从而将所有的针管的正面保持一致,自动化程度高。31.当然,本发明可以在靠近单列输送装置1的输入端位置设有来料感应器5,用于检查针管4的输送数量,记录每天的针管处理量。32.所采用的翻转执行装置3优选采用图4所示结构,包括步进电机31、轴承座32、翻转模具33和驱动轮34,轴承座32结构如图5所示,其内部设有轴承321。如图6和图7所示,翻转模具33的中部成型一与针管4的大头端形状相同的通孔a,其贯穿轴承座32,且其一端与轴承座32外侧的驱动轮34形成固定连接,步进电机31与驱动轮34通过驱动皮带35形成驱动连接,这里的驱动轮34和步进电机31上的驱动端都为皮带轮,翻转模具33的通孔a的底部与单列输送装置1的输送面呈平齐设置,在后一针管的推动下,可以使针管顺利通过通孔a,由于针管的操作端形成类似两翼结构,因此,通过的结构形状也与针管操作端的形状保持一致,且略大于针管操作端的最大尺寸,在驱动翻转模具33执行旋转时,可以实现针管的同轴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影响其前移。33.为了更方便针管顺利被后一针管推送到通孔a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翻转模具,33的通孔a输入端尺寸大于其余部分的尺寸,即在通孔a的输入端形成一个渐收的开口结构。如图3所示,本发明优选的通孔a的长度大于针管的整体长度,当针管进入通孔中时,且前一针管的操作端被完全推出通孔后,进入通孔的待翻转针管的一部分还位于皮带上,此时可以控制翻转执行装置执行动作,实现对待翻转针管边翻转边前移的目的,达到了针管连续输送,提高了对针管的校正效率。34.本发明所采用的单列输送装置1为皮带输送装置,在皮带输送装置的两侧设有护板11,两护板11的内侧边缘形成一圆弧结构111,如图2所示,针管4的大头端两侧底部分别与圆弧结构111相接触,针管4的管体与皮带输送装置的皮带12相接触。35.本发明中设置了并联的两排单列输送装置1,每排单列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分别对应设置一翻转执行装置3,当然还可以设置更多排,每排单列输送装置1和翻转执行装置3采用独立运行。36.如图2和图4翻转执行装置的输出端还设有一出料槽体6,出料槽体6的长度为针管长度的整数倍,且其底面与单列输送装置1的皮带12上端面呈齐平设置,出料槽体6的设置可以保证从通孔a输出的针管进入到出料槽体6中,然后再通过后续的机械手进行自动拿取。37.本发明可以识别正反针管,同时对反向放置的针管进行旋转修正,整个校正过程为一连续输送过程,在更换产品时,可以减少工作量,对于大批量机器而言,可以节省很多时间。3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