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7-30 08:29:42     949



测量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背景技术:2.胜利海上油田浅层油气藏为馆陶组河道砂体,平面分布零散,多呈土豆状或条带状分布,纵向上油层单一,多为1-2层,单层厚度薄多为3-5m。砂体内幕叠置关系不易识别,多套砂体在地震上为单一反射轴,同时储层流体复杂,不同砂体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储层含油性识别难度大。3.中国发明专利cn107966731b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波形结构属性的河流相砂体叠置区识别方法,其方法步骤为:其方法步骤为:步骤一:进行资料准备,准备地质资料、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步骤二:筛选一周期时窗的目标层位,提取积分类、统计类和差分类的波形结构属性;步骤三:通过积分类属性识别砂体分布较厚区域,找到砂体较厚的分布区域;步骤四:凭借统计类属性识别砂体叠置区,如果厚砂体区域存在叠置砂体,那么在峰度、变异系数和偏度属性切片上,厚砂体区域中就会出现一些线条或纽带,而这些线条、纽带多是砂体叠置区反映出来的;步骤五:依据差分类属性再次验证识别砂体叠置区,通过复合包络差、半时弯曲度差和峰谷峰度差属性切片再次验证识别河道砂体叠置形成的线条或纽带,同时和统计类属性切片作联立分析以确定出河道叠置区。该方法提出了地震波形结构属性,有明确的计算公式,易于实现,提出在一个周期上提取地震波形结构属性,计算速度快,每一个在一个周期上提取的地震波形结构属性,利用在一个周期上提取的波形结构属性,对河流相储层砂体叠置区的预测和识别有非常明显的优势。4.中国发明专利cn105093303b公开了一种河流相砂体不连续界线精细表征的地震解释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河流相砂体正韵律沉积特征,结合后续属性分析对属性提取时窗的需求,采用砂体包络法对砂体单元的构造进行解释;2)对目标储层段提取蚂蚁追踪属性和曲率属性;3)以解释的砂体包络顶底为时窗提取振幅平面属性、曲率平面属性和蚂蚁追踪平面属性;4)取地震剖面的曲率平面属性和蚂蚁追踪平面属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定砂体不连续界线;5)振幅类属性纵向切片演绎,辅助判别砂体纵向叠置导致的不连续界线以及划分砂体沉积期次;6)利用步骤4)获得的不连续界线平面的判断结果和步骤5)获得的纵向砂体期次划分结论,共同辅助沉积相认识的建立。5.针对此类型油藏井位部署,储层预测描述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砂体流体性质预测。然而,尚未有针对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进行识别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本发明通过明确边际砂体储层不同流体的地震频谱特征,可有效预测边际砂体含油性,为浅层河流相边际砂体井位部署提供依据。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8.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9.步骤1.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开展储层反演描述,解释河道砂体空间分布范围;10.步骤2.对叠后地震进行谱分解,求取不同地震频率数据;11.步骤3.进行时频域频率拟合;12.步骤4.沿层提取衰减梯度平面分布;13.步骤5.预测储层内部油气分布范围。14.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目标油藏类型进行判识,选取浅层河流相砂岩油藏。15.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储层反演描述包括:精细合成记录标定,确定测井地震时深关系,开展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确定砂岩储层地震特征,进行测井约束反演,定量描述储层空间展布范围。16.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地震谱分解包括:采用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获得频率域时频四维数据体。17.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根据储层反演确定的砂体空间分布,分别提取砂体上覆地层地震频谱、砂体内幕地震频谱、砂体下伏地层地震频谱。18.更进一步地,根据储层反演预测的砂体厚度及空间位置,选择相对应的地震时窗,进行砂体上覆地层、内部、下部地层的地震频谱,在时频域进行频率衰减拟合。19.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根据步骤3计算的频率衰减数据,分别计算储层内部地震频谱与上覆地层地震频谱的衰减梯度,砂体下伏地层地震频谱相对于储层内部地震频谱衰减梯度,沿层提取衰减梯度平面分布。20.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根据步骤4得到的储层平面衰减梯度,分析已完钻井测试资料,确定不同流体的衰减梯度范围,根据确定的流体衰减门槛值,定性描述含油砂体平面分布。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22.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浅层河流相砂岩油藏,可有效对河流相砂体含油性进行预测,并定性预测含油砂体平面分布范围,为浅层河流相边际砂体井位部署提供依据,并有利于该类油藏的高效开发。附图说明23.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24.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的流程图;25.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砂体上覆、内部、下伏地层地震频谱分析图;26.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频率衰减剖面与测井实钻对比图;27.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方法预测的流体平面分布图,其中虚线内为含油分布。具体实施方式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30.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1.实施例132.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3.步骤1.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开展储层反演描述,解释河道砂体空间分布范围;储层反演描述包括:精细合成记录标定,确定测井地震时深关系,开展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确定砂岩储层地震特征,进行测井约束反演,定量描述储层空间展布范围。34.步骤2.对叠后地震进行谱分解,求取不同地震频率数据:地震谱分解包括:采用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获得频率域时频四维数据体。35.步骤3.进行时频域频率拟合:36.根据储层反演确定的砂体空间分布,分别提取砂体上覆地层地震频谱、砂体内幕地震频谱、砂体下伏地层地震频谱;根据储层反演预测的砂体厚度及空间位置,选择相对应的地震时窗,进行砂体上覆地层、内部、下部地层的地震频谱,在时频域进行频率衰减拟合。37.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的频率衰减数据,分别计算储层内部地震频谱与上覆地层地震频谱的衰减梯度,砂体下伏地层地震频谱相对于储层内部地震频谱衰减梯度,沿层提取衰减梯度平面分布;38.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储层平面衰减梯度,分析已完钻井测试资料,确定不同流体的衰减梯度范围,根据确定的流体衰减门槛值,定性描述含油砂体平面分布。39.实施例240.采用实施例1所述基于叠后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对某油藏埕北18块进行应用。41.该油藏砂体上覆、内部、下伏地层地震频谱如图2所示;频率衰减剖面与测井实钻对比图如图3所示。定性描述所得含油砂体平面分布如图4所示。在此基础上,部署开发井位4口,其中水平井3口,平均日产油49吨,新建年产能4.5万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2.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