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作者:admin      2022-07-30 07:09:53     524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涉及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眼镜或者ar眼镜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以及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背景技术:2.智能眼镜或者ar眼镜,发音部件通常位于耳部的后侧或紧邻耳部,通过左右发声达到立体声效果。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优化智能眼镜立体声均衡性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以及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4.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包括:曲线获取步骤,获取立体声的频响曲线作为待校准频响曲线;差分处理步骤,对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与预先设定的目标频响曲线进行差分处理,得到频响差分曲线;门限判别步骤,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在多个频率区域中按照预先设定的门限进行门限判别,获得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门限最多的一个频率区域作为误差区域;校准拟合步骤,对于位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规定的算法进行校准拟合,输出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以及曲线合入步骤,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得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5.可选地,所述门限判别步骤包括:预先设定灵敏度的门限;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按照所述门限进行判别;以及在所述多个频率区域中,将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门限最多的一个区域作为所述误差区域。6.可选地,所述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是采用以使得各个频率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都位于0轴上方或者0轴下方的方式进行划分。7.可选地,所述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曲线合入步骤中得到的所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重新输入到所述门限判别步骤并重复进行所述门限判别步骤、所述校准步骤以及所述曲线合入步骤,直到所述曲线合入步骤中得到的新的频响差分曲线不超过所述门限。8.可选地,预先设置多个滤波器,在每次进行所述校准拟合步骤时采用一个滤波器对于位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9.可选地,在所述校准拟合步骤中,对于位于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以下任意一种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10.可选地,在所述校准拟合步骤中,对于位于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eq滤波器进行校准拟合。11.可选地,所述校准拟合步骤包括:对于位于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利用代价函数定义该频响差分曲线偏离所述门限的最大距离;以及在所述最大距离大于0的情况下,采用所述eq滤波器对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12.可选地,在所述曲线合入步骤中,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是按照频点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相加。13.可选地,在所述曲线合入步骤中,输出所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的同时输出所述eq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14.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均衡性调整装置,包括:曲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立体声的频响曲线作为待校准频响曲线;差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与预先设定的目标频响曲线进行差分处理,得到频响差分曲线;门限判别模块,用于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在多个频率区域中按照预先设定的门限进行门限判别,获得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门限最多的一个频率区域作为误差区域;校准拟合模块,对用于于位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规定的算法进行校准拟合,输出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以及曲线合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得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15.可选地,所述门限判别模块中预先设定灵敏度的门限,并且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按照所述门限进行门限判别,在所述多个频率区域中,将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门限最多的一个区域作为所述误差区域。16.可选地,将所述曲线合入模块中得到的所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作为频响差分曲线输入所述门限判别模块,并且所述门限判别模块、所述校准模块以及所述曲线合入模块依次重复执行动作,直到所述曲线合入模块得到的新的频响差分曲线不超过所述门限。17.可选地,在校准拟合模块中,预先设置多个滤波器,在每次对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时采用一个滤波器。18.可选地,在所述校准拟合模块中,对于位于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eq滤波器进行校准拟合。19.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20.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模块、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模块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附图说明21.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22.图2是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23.图3是判别最大误差区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24.图4是对于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25.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26.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27.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28.出于简洁和说明性目的,本文主要参考其示范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相同的原理可等效地应用于所有类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以及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并且可以在其中实施这些相同的原理,以及任何此类变化不背离本专利申请的真实精神和范围。29.而且,在下文描述中,参考了附图,这些附图图示特定的示范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电、机械、逻辑和结构上的更改。此外,虽然本发明的特征是结合若干实施/实施例的仅其中之一来公开的,但是如针对任何给定或可识别的功能可能是期望和/或有利的,可以将此特征与其他实施/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进行组合。因此,下文描述不应视为在限制意义上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定义。30.诸如“具备”和“包括”之类的用语表示除了具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有直接和明确表述的单元(模块)和步骤以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不排除具有未被直接或明确表述的其它单元(模块)和步骤的情形。31.对于智能眼镜而言,立体声均衡性方案一般是采取在左右耳镜腿上各放置扬声器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扬声器个体差异与装配过程中导致的差异会使得智能眼镜立体声传输到佩戴者左右耳接收到的效果存在差异,使得佩戴者感知到双耳的不平衡,进而导致音质效果的弱化。在当前主流的智能眼镜或者ar眼镜上,声学的结构设计一般都在整机壳体上,这种情况下更是加剧了双耳的不平衡。32.首先,对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将要出现的一些技术用语进行简单说明。33.(1)eq(equalize) :均衡效果器(2)ga(genetic algorithm):遗传算法(3)sa(simulated annealing) :模拟退火算法(4)fitness function:代价函数,用作智能优化算法的收敛目标。34.(5)智能眼镜(smart glass):可以通过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与用户产生功能交互,或通过与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数据通讯与用户产生功能交互的眼镜,包括但不限于ar眼镜、vr眼镜、mr眼镜、蓝牙眼镜等。35.本公开实施例中所称的智能眼镜,可以是具有显示能力的,例如ar眼镜、vr眼镜、mr眼镜;也可以是不具有显示能力的,例如蓝牙眼镜。36.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37.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眼镜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包括:步骤s100:获取待校准频响曲线,例如获取智能眼镜的待校准立体声的频响曲线作为待校准频响曲线;步骤s200:对待校准频响曲线与预先设定的目标频响曲线进行差分处理,得到频响差分曲线;步骤s300:对于该频响差分曲线按照预先设定的门限在多个频率区域中进行门限判别,获得该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门限最多或者最大的一个频率区域作为误差区域;步骤s400:对于位于该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规定的算法进行校准拟合,输出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以及步骤s500:将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得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38.其中,将步骤s500中得到的新的频响差分曲线再次输入到步骤s300中并重复进行步骤s300、步骤s400以及步骤s400,直到在步骤s500中得到的新的频响差分曲线不超过所述门限。39.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多个滤波器,在每次进行步骤s400时采用一个滤波器对于位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40.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0可以包括:预先设定灵敏度的上限和下限作为所述门限;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按照所述上限和所述下限进行门限判别;以及在所述多个频率区域中,将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上限和所述下限最多或者最大的一个区域作为所述误差区域。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采用以使得各个频率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都位于0轴上方或者0轴下方的方式进行划分。42.在所述步骤s400中,对于位于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以下任意一种的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43.例如,在所述步骤s400中,对于位于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eq滤波器进行校准拟合。44.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00中包括:对于位于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代价函数得到偏离所述门限的最大距离;以及在所述最大距离大于0的情况下,采用eq滤波器对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4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00中,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是按照频点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相加。4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00中输出所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的同时输出eq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47.图2是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48.接着,参照图2对于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进行说明。49.在图2中分成三个区域:s01输入区、s02计算区、以及s03输出区。50.在s01输入区中输入以下内容:(1)配置文件:包括可用滤波器数量、重试次数,以及其他一些用于与外部交互的接口信息配置。51.(2)目标频响曲线:也可称金机曲线,即目标产品的频响曲线,其为自动校准算法拟合的目标,该曲线的获得方式可以由目标产品经过声学测试,通过音频分析软件(如soundcheck)获得,在此不过多赘述。52.(3)待校准频响曲线:即待校准产品的频率响应曲线,其获得方式同目标频响曲线,只是产品不同。53.(4)门限:用以判别频响差分曲线是否符合要求。54.接着,在s02计算区进行如下的计算:步骤s1:对于目标频响曲线和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差分处理,得到频响差分曲线;步骤s2:对于频响差分曲线结合门限进行判别,若门限判别为是(即不超过门限)则跳出计算区转向至s03输出区的步骤s9,若门限判别为否,则继续步骤s3;步骤s3:判别可用滤波器剩余数量,用于后续做循环迭代使用,若判别为是,则继续步骤s4,若判别为否则继续步骤s7;步骤s4:划分多个频率区域,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按照门限进行门限判别,判别出频响差分曲线超出门限最多(或者说最大)的一个最大误差区域,将该最大误差区域作为“误差区域”返回,后文将参考图3对于如何判别最大误差区域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步骤s5:对于该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采规定的优化算法进行校准拟合,输出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常用的优化算法例如有ga、sa等,在本实例中以ga为例;步骤s6:将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合入待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并且得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将新的频响差分曲线送至步骤s2,另一方面可用滤波器数量减1;步骤s7:判断是否有重试次数,若有则继续步骤s8,若无则跳至步骤s9;步骤s8:重置频响差分曲线,重试次数减1;步骤s9:校准完成并且校准成功,输出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步骤s10:校准完成并且校准失败,输出校准失败原因。55.这里参考图3对于如何判别最大误差区域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56.图3是判别最大误差区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57.在图3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灵敏度。如图3所示,频响差分曲线a被图3中的分割线d1~d4(例如分别为100hz、1200hz、8000hz、10khz)分割成3个区域,即从左到右依次为区域1、区域2以及区域3。另一方面,在图3中上下方向的虚线g1线和g2线分别表示上下的门限,这样在图3中判别区域3为超出门限最多的最大误差区域。58.此处判别出超出门限最多的最大误差区域的目的在于,优先返回误差最大的区域,以便于降低在处理过程中对边缘区域的影响。并且这里对于多个频率区域(图3中的区域1、区域2以及区域3)进行划分的目标在于,使得图3中的频响差分曲线趋近0轴并且过零点做分隔以使得区域内所有频响差分曲线都在0轴上方或者下方,由此,能够便于统一处理。59.接着,对于步骤s5中对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60.图4是对于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6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eq滤波器,包括eq滤波器中的峰值滤波器(peak filter)。峰值滤波器为双二阶iir滤波器,其由三个参数fc(中心频率)、q(品质系数)、gain(增益)定义,三个系数可以映射到iir的滤波器系数。本实施例中校准的核心在于如何搜寻匹配的fc、q、gain的系数。62.如图4所示,对于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的过程包括:步骤s11:初始化,i表示滤波器的个数,i的初始值为0;步骤s12:利用代价函数(fitness function)定义该频响差分曲线偏离所述门限的最大距离(distance),其中,distance为代价函数的输出值,定义为当前频响差分曲线偏离门限的最大距离,正数为偏离门限,负数为在门限内。该处进行定义的优势在于优先解决最困难问题,从而避免了后续对其他误差区域做优化拟合的影响;步骤s13:判断最大距离是否大于0,若大于0 则继续步骤s14,若不大于0则跳至步骤s17;步骤s14:判断滤波器数目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继续步骤s15,若不大于0则跳至步骤s18;步骤s15:滤波器个数i=1,剩余滤波器个数-1;步骤s16:使用ga算法对于误差区域(即区域3)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i个滤波器进行校准拟合,其中,作为一个示例预先设置0.1 《=q《=5ꢀ‑12 《=gain《=12;步骤s17:该区域校准完成,输出滤波器系数,其中,这里,输出滤波器的系数是指系数是峰值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该滤波器实际为二阶iir滤波器,其系数共有b0、b1、b2、a0、a1、a2,共6个,可以由fc、q、gain映射获得;步骤s18:该区域校准失败,输出失败原因。63.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通过判别出误差区域,能够简化需要解决的问题,降低算法复杂度,缩短计算时间提高优化效率。而且,通过采用规定算法进行拟合校准,针对单一复杂问题采取多段eq滤波器协同处理,可以提高算法优化成功率。而且,在将该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应用于智能眼镜产品的情况下,可以在生产阶段就进行立体声均衡性调整,由此可以提高良品率,提升智能眼镜产品效果与均衡度。64.以上对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进行了说明,接着对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进行说明。65.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66.如图5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100包括:曲线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立体声的频响曲线作为待校准频响曲线;差分处理模块120,用于对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与预先设定的目标频响曲线进行差分处理,得到频响差分曲线;门限判别模块130,用于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在多个频率区域中按照预先设定的门限进行门限判别,获得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门限最多的一个频率区域作为误差区域;校准拟合模块140,对用于于位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规定的算法进行校准拟合,输出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以及曲线合入模块150,用于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得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67.其中,将所述曲线合入模块150中得到的新的频响差分曲线作为频响差分曲线重新输入门限判别模块130,重复执行门限判别模块130、校准模块140以及曲线合入模块150的动作,直到曲线合入模块150得到的新的频响差分曲线不超过所述门限。68.其中,门限判别模块130中预先设定灵敏度的上限和下限作为所述门限。并且,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对于所述频响差分曲线按照所述上限和所述下限进行门限判别,在所述多个频率区域中,将所述频响差分曲线超出所述上限和所述下限最多的一个区域作为所述误差区域。69.其中,所述按照频率大小划分成多个频率区域采用以使得各个频率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都位于0轴上方或者0轴下方的方式进行划分。70.其中,在校准拟合模块140中,预先设置多个滤波器,在每次进行所述校准拟合步骤时采用一个滤波器对于位于误差区域中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71.其中,在校准拟合模块140中,对于位于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以下任意一种的算法:均衡效果器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72.其中,在校准拟合模块140中,对于位于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eq滤波器进行校准拟合。73.其中,校准拟合模块140对于位于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采用代价函数得到偏离所述门限的最大距离,在所述最大距离大于0的情况下,采用所述eq滤波器对所述误差区域的频响差分曲线进行校准拟合。74.其中,在曲线合入模块150中,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进行曲线合入是按照频点将所述经校准的频响差分曲线和所述待校准频响曲线相加。75.而且,在曲线合入模块150中输出所述新的频响差分曲线的同时输出eq滤波器的参数。76.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77.如图6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10和处理器520,其中,存储器510配置成存储计算指令,处理器520配置成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如前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78.存储器510可以是各种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79.处理器5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或者单片机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专用集成电路等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程序执行能力的逻辑运算器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以并行计算的处理器组同时执行上述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或者被配置为以部分处理器执行上述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中的部分步骤,部分处理器执行上述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中的其它部分步骤等。计算机指令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由对应于处理器的指令集架构定义的处理器操作,这些计算机指令可以被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逻辑上包含和表示。80.该计算机设备500还可以连接各种输入设备(例如用户界面、键盘等)、各种输出设备(例如扬声器等)、以及显示屏等实现计算机设备与其它产品或用户的交互,本文在此不再赘述。81.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声均衡性调整方法以及立体声均衡性调整装置。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