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26 21:54:19     455



包装,储藏,运输设备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一种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技术领域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背景技术:2.在led模组的生产流水线上,模组pcb是以led灯板的形式存在,每个led灯板均包括多个并排的模组pcb,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led灯板放料,并将其运送至加工工位,在加工工位折板形成单个的模组pcb。3.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有的流水线上设置了led灯板的自动传输设备,led灯板由放料端放料后,经由自动传输设备传送至加工工位。由于多个led灯板上下并排形成堆叠状态,为了能够使得每个单独的led灯板分别进行传输和加工,需要人工手动放板至传输设备的传送带上,这个过程主要增加一个人工加工的工位,且浪费了人工成本,加工效率也较低。4.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有自动放料的装置,但是这些装置不适用于led灯板的放料过程。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led灯板的自动化放料机构。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7.一种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8.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纳led灯板的空间;9.交错组件,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交错组件和第二交错组件:10.所述第一交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相对设立的第一上托板托臂、第一下托板托臂,所述第一驱动源带动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和第一下托板托臂同步移动,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和第一下托板托臂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led灯板的宽度;11.所述第二交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相对设立的第二下托板托臂、第二上托板托臂,所述第二驱动源带动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和第二上托板托臂同步移动,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和第二上托板托臂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led灯板的宽度;12.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高于第一下托板托臂,所述第二上托板托臂高于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边缘、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边缘均设有导向臂,所述led灯板并排叠放在所述导向臂围成的空间内。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的下侧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皮带转动,并带动落在所述传动皮带上的led灯板向前传输。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与所述第二上托板托臂等高,所述第一下托板托臂与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等高。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下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所述第二上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上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下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内侧端部的厚度相等。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错组件包括第一上托板和第一下托板,所述第一上托板托臂位于所述第一上托板的内侧边缘,所述第一下托板托臂位于所述第一下托板的内侧边缘,所述第一上托板和所述第一下托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臂连接。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导向轨,所述第一上托板通过第一上托板导向槽套在所述第一导向轨上,并沿着所述第一导向轨左右滑动;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导向轨,所述第一下托板通过第一下托板导向槽套在所述第二导向轨上,并沿着所述第二导向轨左右滑动。2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交错组件包括第二下托板和第二上托板,所述第二下托板托臂位于所述第二下托板的内侧边缘,所述第二上托板托臂位于所述第二上托板的内侧边缘,所述第二下托板和所述第二上托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连接。2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三导向轨,所述第二下托板通过第二下托板导向槽套在所述第三导向轨上,并沿着所述第三导向轨左右滑动;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第四导向轨,所述第二上托板通过第二上托板导向槽套在所述第四导向轨上,并沿着所述第四导向轨左右滑动。2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交叉的第一交错组件和第二交错组件相互配合,可以对呈堆叠状态的led灯板进行支撑并分板,分板后的单个led灯板落在传输皮带上并向前运输,实现了led灯板的错位放料,该机构适用于led灯板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节省了人工工位和人工成本,加快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实例的示意图;24.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料过程的结构示意图;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料过程的原理图;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料过程的步骤对比示意图。28.在图中,各个附图标号为:29.10-底座;30.11a-第一底板;11b-第二底板;12-导向臂;13a-第一导向轨;13b-第二导向轨;14a-第三导向轨;14b-第四导向轨;15a-第一连接槽;15b-第二连接槽;31.20-交错组件;32.21a-第一上托板;21b-第一下托板;22a-第二下托板;22b-第二上托板;23a-第一上托板托臂;23b-第一下托板托臂;24a-第二下托板托臂;24b-第二上托板托臂;25a-第一连接臂;25b-第二连接臂;26a-第一驱动臂;26b-第二驱动臂;27a-第一上托板导向槽;27b-第一下托板导向槽;28a-第二下托板导向槽;28b-第二上托板导向槽;33.30-led灯板;34.40-机架;35.41-机架平台。具体实施方式3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3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放料装置无法适用于led灯板的缺陷,提出了一种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在led模组的生产流水线上,其安装于流水线的机架40上。具体的,机架40上设有机架平台41,该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设于机架平台41上。38.该led灯板的错位放料机构包括底座10和交错组件20,底座10提供整个机构的运行基础,交错组件20用于对led灯板进行错位放料。39.底座包括第一底板11a和第二底板11b,第一底板11a和第二底板11b之间设有用于容纳led灯板的空间。具体的,第一底板11a的两端边缘、第二底板11b的两端边缘均设有导向臂12,led灯板并排叠放在导向臂12围成的空间内。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a的内侧的两端边缘分别设有导向臂12,第二底板11b的内侧的两端边缘也设有导向臂12,四个导向臂12围成四边形的空间,堆叠后的多个led灯板30在该空间内。led灯板30的下侧设有传动皮带(为说明交错组件结构,图中未示出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与电机连接,电机用于驱动传动皮带转动,并带动落在传动皮带上的led灯板向前传输。41.交错组件20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交错组件和第二交错组件,两个交错组件相互交叉进行错位放料。第一交错组件和第二交错组件结构相似并相对设立。42.第一交错组件包括第一上托板21a和第一下托板21b,第一上托板21a和第一下托板21b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臂25a连接。第一上托板21a和第一下托板21b用于提供交错滑动的基础,第一连接臂25a用于实现第一上托板21a和第一下托板21b的同步滑动。43.第一交错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源(如气缸等,图中未示出)和相对设立的第一上托板托臂23a、第一下托板托臂23b,第一上托板托臂23a位于第一上托板21a的内侧边缘,第一下托板托臂23b位于第一下托板21b的内侧边缘,第一驱动源带动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和第一下托板托臂23b同步移动。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和第一下托板托臂23b之间的间隙大于led灯板30的宽度,使得led灯板30可以由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和第一下托板托臂23b之间的间隙落下。44.优选的,第一上托板21a与第一驱动源连接,第一驱动源用于带动第一上托板21a、第一下托板21b同步左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托板21a的外侧边缘与第一驱动臂26a连接,第一驱动臂26a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45.优选的,第一底板11a上设有第一连接槽15a,第二底板11b上设有第二连接槽15b,第一连接臂25a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槽15a与第一上托板21a连接,第一连接臂25a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槽15b与第一下托板21b连接,第一连接槽15a和第二连接槽15b提供第一连接臂25a的延伸空间。46.为了实现第一上托板21a和第一下托板21b的平稳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a上设有第一导向轨13a,第一上托板21a通过第一上托板导向槽27a套在第一导向轨13a上,并沿着第一导向轨13a左右滑动;第二底板11b上设有第二导向轨13b,第一下托板21b通过第一下托板导向槽27b套在第二导向轨13b上,并沿着第二导向轨13b左右滑动。47.与第一交错组件类似,第二交错组件包括第二下托板22a和第二上托板22b,第二下托板22a和第二上托板22b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25b连接。第二下托板22a和第二上托板22b用于提供交错滑动的基础,第二连接臂25b用于实现第二下托板22a和第二上托板22b的同步滑动。48.第二交错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源(如气缸等,图中未示出)和相对设立的第二下托板托臂24a、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第二下托板托臂24a位于第二下托板22a的内侧边缘,第二上托板托臂24b位于第二上托板22b的内侧边缘,第二驱动源带动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同步移动,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之间的间隙大于led灯板30的宽度,使得led灯板30可以由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之间的间隙落下。49.优选的,第二上托板22a与第二驱动源连接,第二驱动源用于带动第二下托板22a、第二上托板22b同步进行左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托板22a的外侧边缘与第二驱动臂26b连接,第二驱动臂26b与第二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50.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臂25b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槽15a与第二下托板22a连接,第二连接臂25b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槽15b与第二上托板22b连接,第一连接槽15a和第二连接槽15b提供第二连接臂25b的延伸空间。51.为了实现第二下托板22a和第二上托板22b的平稳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a上设有第三导向轨14a,第二下托板22b通过第二下托板导向槽28a套在第三导向轨14a上,并沿着第三导向轨14a左右滑动;第二底板11b上设有第四导向轨14b,第二上托板22b通过第二上托板导向槽28b套在第四导向轨14b上,并沿着第四导向轨14b左右滑动。52.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led灯板的平稳放料,第一上托板托臂23a高于第一下托板托臂23b,第二上托板托臂24b高于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具体的,第一上托板托臂23a与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等高,第一下托板托臂23b与第二下托板托臂24a等高,使得第一上托板托臂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相互配合对led灯板30进行支撑时(或第一下托板托臂23b和第二下托板托臂24a相互配合对led灯板30进行支撑时),led灯板可以水平摆放。53.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内侧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一下托板托臂23b内侧端部的厚度,第二上托板托臂24b内侧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内侧端部的厚度。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内侧端部的厚度、第二上托板托臂24b内侧端部的厚度均小于相邻两个led灯板30之间的间距(由于led灯板包括电路板和位于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使得相邻两个电路板受到元器件的支撑而相隔),可以使得第一上托板托臂23a的内侧端部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的内侧端部插入相邻两个led灯板30之间的空隙内,顺利实现分板操作。54.优选的,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内侧端部的厚度与第二上托板托臂24b内侧端部的厚度相等,第一下托板托臂23b内侧端部的厚度与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内侧端部的厚度相等,使得两侧的两个上托板托臂和下托板托臂能够平稳的支撑led灯板。55.如图4、图5所示(图4中实线部分表示第一交错组件,虚线部分表示第二交错组件),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的过程中:56.(1)参见图5的第一幅图,起始状态时,第二下托板托臂24a和第一下托板托臂23b承托多个led灯板30,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分别位于最底下的led灯板的左右两侧;57.(2)参见图5的第二幅图,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一驱动臂26a带动第一交错组件向右移动,此时第一上托板托臂23a的内侧端部插入最下侧的led灯板与倒数第二个led灯板之间,且第一下托板托臂23b离开最下侧的led灯板;58.同时,第二驱动源通过第二驱动臂26b带动第二交错组件向左移动,此时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的内侧端部插入最下侧的led灯板与倒数第二个led灯板之间,且第二下托板托臂24a离开最下侧的led灯板;59.最下侧的led灯板脱离第一下托板托臂23b和第二下托板托臂24a的支撑,其下落至下方的传动皮带上,并受到传动皮带的带动而向前运输,倒数第二个led灯板受到第一上托板托臂23a和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的承托而成为新的“最下侧的led灯板”;60.(3)参见图5的第三幅图,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一驱动臂26a带动第一交错组件向左移动,此时第一上托板托臂23a离开该新的“最下侧led灯板”的下侧,第二下托板托臂24a的内侧端部插入该新的“最下侧的led灯板”的下侧;61.同时,第二驱动源通过第二驱动臂26b带动第二交错组件向右移动,此时第二上托板托臂24b离开该新的“最下侧的led灯板”的下侧,第一下托板托臂23b的内侧端部插入该新的“最下侧的led灯板”的下侧;62.(4)完成一个led灯板的放料的完整过程。6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交错组件和第二交错组件相互交叉运作,可以使得相互重叠的led灯板分离,并分别单独的下落至下方的传动皮带上,以实现错位放料,其运动过程简单,减少了相应放料机构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减少led模组生产流水线上的放料工位的人工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可以加快放料速度,加快生产流程。64.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6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