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一种浮箱式潜水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作者:admin      2022-07-26 21:38:40     339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1.本发明属于水利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浮箱式潜水离心泵。背景技术:2.潜水离心泵淹没在水下工作,由水对电机进行散热。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对水做功,从而实现水的输送。其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污水排放、河道取水及农田灌溉等。潜水离心泵的安装方式有多种:耦合式安装、移动式安装、斜拉式安装等等。但这些都是需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耦合式安装需要底部做混凝土基础并固定好自耦底座后安装;移动式安装底部须整平并确保水泵不会倾斜和倒伏;斜拉式安装则需要浇筑坡道并安装轨道等。如果是长期使用的泵站,这些安装方式都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如果在湖泊、河道、池塘边等处,且用于临时取水,这些安装方式就有些不适合。如果采用只会增加土建和安装的成本,浪费资源。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浮箱式潜水离心泵,可用于临时取水场合,且可根据水位高低进行调节。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浮箱式潜水离心泵,包括支架、浮箱和离心泵本体,所述浮箱和离心泵本体均安装在支架上,且离心泵本体卧式安装,离心泵本体的泵体入口位于浮箱的下方;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框体、第一纵支撑杆、第二纵支撑杆、第一横支撑杆、第二横支撑杆和第三横支撑杆,第一纵支撑杆和第二纵支撑杆间隔且平行设置在矩形框体中,第一纵支撑杆平行于矩形框体的一条边;第一横支撑杆、第二横支撑杆和第三横支撑杆间隔且平行设置在第一纵支撑杆和第二纵支撑杆之间,第一横支撑杆平行于矩形框体的另一条边;离心泵本体与第一横支撑杆、第二横支撑杆和第三横支撑杆连接。6.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泵本体的泵体出口与第一横支撑杆和第二横支撑杆连接,离心泵本体的前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横支撑杆连接。7.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离心泵本体前端设有吊耳,第三横支撑杆设有吊环,钢丝绳连接在吊耳与吊环之间。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绳上设有钢丝绳张紧器。9.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体的四周设有耳板,浮箱通过固定件与耳板固定连接。1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体平行于第一横支撑杆的两条边均设有把手。1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纵支撑杆到矩形框体平行且靠近第一纵支撑杆的一条边的距离,和第二纵支撑杆到矩形框体平行且靠近第二纵支撑杆的一条边的距离相等。1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箱有两组,两组对称分布在离心泵本体的两侧。1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箱采用塑料制成。14.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心泵本体的泵体出口连接有出水弯头,离心泵本体的泵体出口与出水弯头之间设有密封垫。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采用框式结构的支架,通过三根横支撑杆固定离心泵本体,矩形框体的四条边以及两根纵支撑杆固定浮箱,构成稳定的整体结构,结构简单,且通过浮箱的浮力保持潜水离心泵的稳定,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前基建工作,适用于临时取水场合;由于浮箱一直浮在液面上,使得离心泵本体的高度会适应于液位高度变化,始终可以抽吸到水;离心泵本体卧式安装,其入口在侧面并保持在水面以下一定的距离,能够保证始终抽吸到较洁净的水,不易被底部淤泥和杂质堵塞影响吸水。附图说明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的俯视图;17.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18.图3是图1中的b-b旋转剖视图;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中支架的俯视图;20.图5是图4中的c-c剖视图;21.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中离心泵本体的结构示意图;2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工作时的安装结构图。23.图中有:1-支架;2-浮箱;3-离心泵本体;4-出水弯头;5-密封垫;6-紧固件;7-钢丝绳;8-钢丝绳张紧器;9-固定件;10-绳索;11-软管;101-耳板;102-第一横支撑杆;103-第二横支撑杆;104-第三横支撑杆;105-吊环;106-把手;301-泵体;302-吊耳。具体实施方式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25.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浮箱式潜水离心泵,如图1-3所示,包括支架1、浮箱2和离心泵本体3,浮箱2和离心泵本体3均安装在支架1上。离心泵本体3卧式安装,离心泵本体3的泵体入口位于浮箱2的下方。27.其中,如图6所示,离心泵本体3包括泵体301,泵体301具有入口和出口,泵体内设有叶轮。离心泵本体3的泵体入口位于离心泵本体3的轴线上,出口轴线位垂直于离心泵本体3的轴线。离心泵本体的泵体入口所在一端为离心泵本体的后端,在离心泵本体轴线上与入口相对的一端为离心泵本体的前端。如图4和图5所示,支架1包括矩形框体、第一纵支撑杆、第二纵支撑杆、第一横支撑杆102、第二横支撑杆103和第三横支撑杆104,第一纵支撑杆和第二纵支撑杆间隔且平行设置在矩形框体中,第一纵支撑杆平行于矩形框体的一条边。第一横支撑杆102、第二横支撑杆103和第三横支撑杆104间隔且平行设置在第一纵支撑杆和第二纵支撑杆之间,第一横支撑杆102平行于矩形框体的另一条边。离心泵本体3与第一横支撑杆102、第二横支撑杆103和第三横支撑杆104连接,浮箱2与矩形框体的四条边连接。优选的,矩形框体的四周设有耳板101,浮箱2通过固定件9与耳板101固定连接。浮箱2采用塑料制成,轻便,便于移动、搬运及组装。离心泵本体3的泵体出口连接有出水弯头4,泵体出口与出水弯头4通过紧固件6进行固定,泵体出口与出水弯头4之间设有密封垫5。28.上述发明实施例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采用框式结构的支架1,通过三根横支撑杆固定离心泵本体3,矩形框体的四条边以及两根纵支撑杆固定浮箱2,构成稳定的整体结构,结构简单,且通过浮箱的浮力保持潜水离心泵的稳定,无需进行复杂的安装前基建工作,适用于临时取水场合。由于浮箱2一直浮在液面上,使得离心泵本体3的高度会适应于液位高度变化,始终可以抽吸到水。离心泵本体3卧式安装,其入口在侧面并保持在水面以下一定的距离,能够保证始终抽吸到较洁净的水,不易被底部淤泥和杂质堵塞影响吸水。29.优选的,离心泵本体3的泵体出口与第一横支撑杆102和第二横支撑杆103连接,离心泵本体3的前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横支撑杆104连接。第一横支撑杆102和第二横支撑杆103用于固定离心泵本体的出口,第三横支撑杆104通过连接件用于固定离心泵本体3的前端,从而实现离心泵本体3的卧式安装。30.进一步,连接件为钢丝绳7,离心泵本体3前端设有吊耳302,第三横支撑杆104设有吊环105,钢丝绳7连接在吊耳302与吊环105之间。通过钢丝绳7将离心泵本体的前端吊装在第三横支撑杆104上,使得工作时离心泵本体的轴线平行于水平线,防止离心泵本体倾斜或倒伏,且便于装配调整。31.进一步,钢丝绳7上设有钢丝绳张紧器8。采用钢丝绳张紧器8拉紧钢丝绳7,在离心泵本体工作时保持钢丝绳的张紧状态,提高离心泵本体的稳定性。32.作为优选例,矩形框体平行于第一横支撑杆102的两条边均设有把手106。通过把手106便于对整个浮箱式潜水离心泵进行吊装,同时把手106位于离心泵本体的轴向前后,离心泵本体工作时轴向受力,可通过把手106设置绳索10固定到岸边,对整个浮箱式潜水离心泵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浮箱式潜水离心泵的稳定性。33.作为优选例,第一纵支撑杆到矩形框体平行且靠近第一纵支撑杆的一条边的距离,和第二纵支撑杆到矩形框体平行且靠近第二纵支撑杆的一条边的距离相等。浮箱2有两组,两组对称分布在离心泵本体3的两侧。使得离心泵本体3安装在支架1的中部,两组浮箱2对称安装在离心泵本体3的两侧,便于离心泵本体3左右达到平衡,提高稳定性。34.本发明实施例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的安装流程如下:35.使用时,用吊具经绳索10和把手106将组装好的浮箱式潜水离心泵吊人水中,此时浮箱式潜水离心泵漂浮在水面上,将绳索10固定在岸边,如图7所示。出水弯头4上接上软管11,离心泵本体3接通电源即可工作。由于离心泵本体3运行时是轴向受力的,此时的整体受力方向是沿水平面向外。固定的绳索10会被拉直,使得浮箱式潜水离心泵不会在水面摆动。因轴向力是在水平方向上的,不会额外增加浮箱2上的作用力,浮箱2的大小和数量不用增加。由于离心泵本体3卧倒安装,其入口在侧面并保持在水面以下一定的距离,能够保证始终抽吸到较洁净的水,即使由于水位下降离心泵本体3接触到水底面,入口也不会被底部淤泥和杂质堵塞影响吸水。其安装便捷,运行安全可靠,节省土建和安装成本。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