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教你五法 搞定节食减肥饥饿感

作者:admin      2022-04-17 16:11:16     294



饥饿感对于减肥者来说是很常见的,没有饥饿哪有能量的负平衡?没有饥饿体内的脂肪怎能动员出来分解供能?但也不能饿过了!减肥过程少不了饥饿,但饥饿是过程不是目的。有些肥胖者天天嚷着要减肥,可最终都因无法忍受“饥饿”而败下阵来。饥饿是减肥过程中最让人难受的,也是大部分减肥者难以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怎么办?针对此我们给肥胖朋友介绍几个克服饥饿感的妙招。 .hzh {display: none; }   对策一:多吃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膳食纤维因机体缺少消化酶,几乎不消化,所以热量极低;   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往往不能直接吞咽,且咀嚼次数多,刺激下丘脑饱腹中枢,减少食物量;   膳食纤维多体积大,饱腹感;吸水性, 软化粪便,防便秘;   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 缩短食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营养素的吸收;   膳食纤维高的食物血糖指数低,抑制胃的排空,降低餐后血糖、减少餐后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合成。   膳食纤维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不妨多吃一点。哪些食物含膳食纤维多呢?主要包括四大类,如:各种蔬菜、水果、粗杂粮、菌藻类。您可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精白米面、用豆制品置换部分肉类制品、多食用体积大能量低的蔬菜以及食用适量含糖低的水果。这样既获得饱腹感又不至于热量摄入过多。   对策二:先喝汤后吃饭   过去我们的祖辈缺吃少喝、食物匮乏的年代,常说的一句话是“看菜吃饭”,意思是菜少饭多,菜好吃您得悠着点,少吃菜多吃饭,以免菜吃完了饭还有好多没有菜吃了。可是现在您得反其道而行之,“看饭吃菜”,虽然饭不多,但要多吃菜(别忘了指体积大、消化慢的蔬菜),因此,建议减肥者在控制饮食时应当调整结构、颠倒吃序,进餐前先喝一大碗素菜汤,到进餐时多吃菜,少吃饭,用蔬菜饱腹。就怕您饭吃得少,菜也吃得少,那岂有不饿之理?   对策三:选择有一定体积、能量密度小的食物   我们的胖友大多数因为“胃口大”而“肚子大”(脂肪多),如果少吃总是觉得吃不饱。食物的饱腹感与食物的体积及重量有关,体积愈大的食物愈能产生饱腹感。可是体积大的食物不能能量密度高,否则当您满足了“胃口”同时能量也超标了。所以要选择体积大而能量低的食物。当然蔬菜是首选。   例如:叶菜类蔬菜体积较大,500克青菜所提供的热量才相当于25克大米的热量,你说吃哪个耐饥呢?我们给“胃口”大的胖友支个招:用淀粉类的蔬菜代替主食,既能吃饱,又有利于减肥,如土豆、芋头如果煮着吃代替主食很不错,扣25克的大米可以吃100克的煮土豆或煮芋头,体积增加四倍而热量不变,您说是不是能吃饱?但千万别“混淆”了概念,同一种蔬菜不同吃法效果是不一样的。如100克土豆煮着吃,热量约80千卡,可是100克薯片热量达600千卡以上,您会为了饱口福而选择薯片吗?再有一点要提醒您:不要把土豆和牛肉、猪肉、鸡肉一起煮,哪怕您说我不吃肉只吃土豆,此时的土豆已经“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   对策四:吃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吃混合饮食   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与饱腹感也有关。消化慢的食物可以在胃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更耐饿。相信减过肥的朋友都有体会,吃粗粮、杂粮比吃细粮耐饿,吃蔬菜比吃饭耐饿,当然吃高脂肪的食物比吃碳水化合物耐饿。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大多消化速度慢,相对来讲都有耐饿的效果,故减肥者在选择食物时可以优先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杂粮,豆类等。但是,对于脂肪含量较高的坚果类来说,虽然亦属消化慢的食物,但肥胖者应慎选。   除了低血糖指数食物的概念,我们还推荐混合食物的概念。这里我们共同来看一组混合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   米饭83.2±3.1(高血糖指数)   米饭+猪肉72.0±14.0(中血糖指数)  米饭+猪肉+芹菜57.1±11.2(中低血糖指数)   米饭+蒜苗57.9±7.8(中低血糖指数)   馒头80.1±22.5(高血糖指数)   馒头+酱牛肉49.4±22.8(低血糖指数)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发现一些食物组合后血糖指数大大降低,有利于改善体内脂肪代谢和胰岛素代谢。故应提倡混合饮食,还可以通过混合食物使食物中的营养素互补,实现均衡营养。   饥饿感对于减肥者来说是很常见的,没有饥饿哪有能量的负平衡?没有饥饿体内的脂肪怎能动员出来分解供能?但也不能饿过了!减肥过程少不了饥饿,但饥饿是过程不是目的。有些肥胖者天天嚷着要减肥,可最终都因无法忍受“饥饿”而败下阵来。饥饿是减肥过程中最让人难受的,也是大部分减肥者难以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怎么办?针对此我们给肥胖朋友介绍几个克服饥饿感的妙招。   对策五:少吃多餐,细水长流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