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鲤鱼的营养价值 糖醋鲤鱼是山东的一道经典名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口感酸甜。相传糖醋鲤鱼最早始于黄河洛口镇,在《济南府志》上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 糖醋鲤鱼的营养价值
鲤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肉质鲜美,是一种比家禽家畜更优质的动物蛋白来源。
1、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很高,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含有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人体所需元素。
2、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
3、鲤鱼食部每百克蛋白质17.6克,脂肪4.1克,维生素A25微克,核黄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维生素总E1.27毫克,钾334毫克,镁33毫克,锌2.08毫克,硒15.38毫克。氨基酸含量完全。
糖醋鲤鱼的做法糖醋鲤鱼外酥里嫩,香味扑鼻。它是活鲤鱼处理干净后先经过油炸,再裹上醋溜糖汁制成的,酸甜爽口,让人食指大动。糖醋鲤鱼的做法如下:
材料:鲤鱼、葱、姜、蒜、生抽、糖、醋、料酒、番茄酱、盐、淀粉、面粉
步骤:
1、鲤鱼收拾干净后,沥干水,在鱼身两面个2.5厘米各斜切一刀(先立切1厘米深,再平切2厘米深),用胡椒粉、生抽和少许盐略腌;
2、将生抽、糖、醋、料酒、清水加一勺番茄酱调成糖醋汁待用;
3、淀粉、面粉调成糊、均匀抹在腌好的鱼上;
4、油烧至七成热,,提起鱼尾,先将鱼头入油稍炸,再舀油淋在鱼身上,待面糊凝固时再把鱼慢慢放入油锅内;
5、待鱼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放入盘中待用;
6、炒锅内留少许油,放入葱花、姜末、蒜末爆香,再倒入调好的汁,加少许湿淀粉收浓起锅浇在鱼身上即可。
糖醋鲤鱼的食疗方法鲤鱼味甘、性平,入脾、肾、肺经,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益。老祖宗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发现了鲤鱼的食疗作用。
1.鲤鱼500克,煮汤,用胡椒、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用于病后或产后脾胃虚寒,少食纳呆。
2.鲤鱼500克,赤小豆50克。将赤小豆用水煮开后,放入鲤鱼,一同煮熟,不加任何调料,每日早饭时趁热1次服完。病重者每日可用2剂。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病患者食服;现用于门静脉性肝硬化性腹水,以及慢性肾炎水肿,均有明显利尿消肿作用;亦可用于妊娠水肿。
3.赤尾鲤鱼500克,以白矾15克研末,装入鱼腹内,用草纸包裹,外以黄泥封固,放火灰中煨熟,去纸和泥,淡食。每日分2次服食。适用于黄疸病后期,脾胃虚弱,湿热未尽而热不重者。
4.大鲤鱼1尾,当归15克,黄芪50克,煎汤服。每日1剂。用于产后气血虚亏,乳汁不足。
孕妇可以吃糖醋鲤鱼吗孕妇可以吃鲤鱼吗?答案是肯定的。鲤鱼不但对怀孕的准妈妈有好处,有安胎的功效,还可以帮助产妇下奶,排出恶露。
1、防止胎漏
孕早期孕妇由于情绪波动、跌仆闪挫等原因,易发生阴道出血,即胎漏,如兼有腹内胎动下坠的感觉,就会胎动不安。这两种情况都不利,如果吃些鲤鱼,即可消除胎漏。《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中说,鲤鱼味甘,性平,能治水肿,并可安胎。
2、治水肿
孕妇在孕后5~6个月时,往往伴有手、脚、小腿水肿,吃鲁鱼通利小便,能治水肿。如用鲤鱼煲赤豆效果更好。
3、民间产妇多喜吃鲤鱼,但一般说不出吃鲤鱼的好处,有的则说“鱼能撵余血”。所谓“余血”,主要是指恶露。据中医研究,鲤鱼性平味甘,有利小便解毒的功效;能治水肿胀满、肝硬变腹水、妇女血崩、产后无乳等病。
4、鲤鱼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钙及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可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滋养开胃的作用。对妈妈们来说,鲤鱼汤热量低,可以帮助促进乳汁分泌,是常用的下乳食品。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