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孕妇可以吃盐吗

     2023-05-30 21:00:17     731



孕妇可以吃盐吗 盐里含有大量的钠元素,能促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神经脉冲的传播以及肌肉收缩。孕妇可以吃盐吗?盐会对小宝宝的身体造成伤害吗? 孕妇可以吃盐吗

准妈妈孕期的饮食要特别注意,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孕妇可以吃盐吗?盐分会对孕妇的身体还有小宝宝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

在怀孕期间容易患水肿和高血压,因此主张孕妈妈不宜多吃盐。一点盐都不吃对孕妈妈也并非有益,那么,有没有一些既能少食盐又能刺激孕妈妈食欲的方法呢?

1、强烈的成味感能唤起人们的食欲,所以炒菜时不宜先放盐,而应把盐直接撤在菜上。

2、充分利用酸味,如用醋拌凉菜等,因为酸味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强食欲。也可以使用山楂、柠檬、柚子、橘子、西红柿等,这些水果、蔬菜均能促进食物的酸感和风味。

3、对于鱼和肉类,最好烧的时间稍长一些,使之色、香、味俱佳,以增进食欲。

4、用蘑菇、紫菜、玉米等有天然风味的食品制成各种不加盐而味美诱人的膳食。

5、肉汤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诱发强烈的食欲,因而在制作各种莱肴时,应充分利用肉汤。

6、少用酱油,尤其是在拌凉菜时不宜用。

7、运用甜食和肉汤,合理搭配,花样翻新。

此外,有以下情况孕妈妈,要明显的少吃盐,甚至忌食盐:患有某些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心脏病或肾病)时,孕妈妈必须从妊娠一开始就要忌食盐;如发现孕妈妈体重增加过度,特别是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妊娠中毒症状等,一定要忌食盐。

婴儿什么时候可以吃盐

婴儿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分解过多的盐分,在日常饮食中不要过早添加。那么婴儿什么时候可以吃盐呢?

其实宝宝出生后1岁内不要另外加盐。1岁内的孩子不加盐,并不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需要盐,而是说母乳或牛奶中含有天然盐分,吃入这些天然盐分即已足够了。此外,6岁-1岁内的宝宝辅食也最好不要加盐。食盐中的钠离子要靠肾脏来代谢,而此时的孩子肾脏功能尚差,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都不及成人,肾小管排泄与再吸收功能也未发育完善,多吃咸食必然增加肾脏负担,影响其正常发育。

1岁后,随着孩子的生长和肾功能的健全,对盐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便应增加摄盐量了。中国营养学会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钠的推荐量是200毫克,完全换算成食盐才0.5克,而食物中其他成分也含有一定量的钠。家长对1岁内的宝宝辅食没必要添加食盐,以清淡饮食为主,让宝宝从小就开始低盐饮食。

1岁以后,可以考虑适当添加一些,但是食盐量限制在每天1克以下,父母也不要自己先尝食,如果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饭菜的咸淡,又会步入误区,只要每天给宝宝1-2次添加盐的辅食即可。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如果夏季出汗较多或腹泻、呕吐时,食盐量可酌情增加。其实,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宝宝高盐饮食的危害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准备辅食时要注意,千万不要参照成年人的口味。儿科专家建议一岁以内的宝宝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盐分,一岁以上的只要能够接受无盐食物,也没有必要刻意加盐。宝宝高盐饮食的危害,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1、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3、高盐饮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4、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5、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