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亚马逊成为美国网购第一入口,评级和评论成影响购买最重要因素

作者:admin      2023-05-22 16:40:01     580



亚马逊成为美国网购第一入口,评级和评论成影响购买最重要因素

根据PowerReviews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亚马逊是最受美国在线购物者欢迎的搜索起点。调查显示,有50%的美国在线购物者将亚马逊作为搜索的起点,而谷歌站则为31.5%。

PowerReviews在2023年4月调查了8153名美国消费者。调查对象主要是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之间出生的消费者),占受访者的53%;其次是X世代(出生于1965年至1980年之间),占29%;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之间),占10%;Z世代(1997 年至 2013 年之间出生的购物者)占8%。

PowerReviews在调查中指出,在线浏览和购买已成为常态。99.5%的购物者都会在网上搜索购物,而近87%的人选择定期或一直这么做。

评级和评论再次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消费者根据评论选择网站。77%的购物者专门寻找具有评分和评论的网站。消费者最喜欢阅读评论的地方是亚马逊(94%)、零售网站(91%)、搜索引擎(70%)和品牌网站(68%)。

虽然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很多,但评分和评论位居榜首。74%的消费者表示,评分和评论是他们了解以前从未购买过的产品的关键方式。十分之九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做出购买决定时会考虑评论。93%的购物者表示,这些内容会影响他们是否购买产品。如果没有可用的评论,近一半(45%)的消费者不会购买产品。

评论对于高价和未知产品尤为重要。78%的消费者表示,产品越贵,他们阅读评论的次数就越多。几乎所有(98%)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有可能阅读他们以前从未购买过的产品的评论。

一句话,亚马逊仍然是消费者首选的产品搜索引擎,而真正影响购买决策的是产品评级和评论。

亚马逊卖家如何管理产品评论?

通过PowerReviews的调查发现,很明显,在线买家非常依赖产品评论。因此,改善和提高产品评论非常重要。

1、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是打造优质客户体验的关键。都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好的产品和服务有助累计正面的评分和较高的评级,而且还能避免后期退换货对review 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2、优化产品listing。一个好的产品listing不仅会吸引点击率,制造转化率,更重要的,通过关键字、影片、产品描述、QA政策等优化影响用户的最终决策并留下影响下一轮用户决策的重要评论,而这一切将影响最终的排名。

3、请求用户评论:虽然亚马逊禁止卖家和制造商提供奖励以换取评论的做法。但是,卖家可以使用Request a Review按钮,在订单商品送达日期后的 5 至 30 天内请求买家提供评论,每个订单可发送一次请求。

4、请求平台删除虚假评论/恶意差评:对于不正当的负面评论,卖家也可以通过发送投诉邮件请求亚马逊受理。投诉恶意差评,卖家可以直接开case说明情况请求删除。

5、请求删除与卖家无关的问题:并非所有评论都与商品有关。比如,有些评论反映的可能是与运输(比如FBA)和查询等服务相关的问题,又或者是其他毫无关联的物品,卖家可以要求用户删除此类评论。

6、及时回复客户消息:亚马逊的Buy Box算法在确定最高排名的卖家时会计算客户响应时间,目标是在24小时内回复客户的所有消息,所以卖家最好尽快回复以获得最佳效果!

总之,得好评者得天下,不管是亚马逊还是某宝皆是如此。产品评分和评级上去了,口碑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而根据“意见参考效应”原则,口碑是市场上能够被有效利用的重要杠杆力量,即需要较少的营销投入就能带来成倍的营销效果。

收录于以下专栏 亚马逊跨境 48 个内容 · 4 人关注 查看专栏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