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子宫内膜炎是因为细菌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主要的症状是盆腔区域疼痛,很多患者在月经间会感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经过多、痛经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同时还会有白带异常、血性白带、脓性白带等症状。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子宫内膜炎主要的症状是盆腔区域疼痛,很多患者在月经间会感到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经过多、痛经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经期规则但是经血量倍增,流血期显著延长。不规则出血较少见。痛经大多出现在未产妇女身上,但严重痛经者少见,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退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还有就是白带增多,因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白带一般为稀薄水样,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脓性白带,并常含少量血液。当子宫积脓时分泌物还会有脓性伴臭味。
患者炎症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双合诊可无异常发现。当子宫积脓时,查子宫呈球形增大,柔软并压痛,窥阴器检查可见宫颈排出血性脓液,奇臭。
子宫内膜炎的原因子宫内膜炎是因为细菌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所引起的。多数为从阴道,宫颈上行引起。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细菌就会容易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专家认为,子宫内膜炎出现很大因素是不注意个人卫生、性行为不洁和妇科手术后所引起的感染。另外,由于流产不全影响胚胎愈合等等情况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炎,所以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减少流产率。而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粘液栓减少,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炎,并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转变成慢性的,这样更不好治。长期的附近器官的炎症也会导致慢性子宫内膜炎,只有对病因了解清楚了,才可以预防,掌握病因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
子宫内膜炎怎么治疗子宫内膜炎主要是药物治疗。一种是对已婚患者采用宫腔内给药,操作前先以双合诊查清子宫大小及位置,外阴阴道消毒、探测宫腔深度后,将灭菌导尿管自宫口送入宫腔,以小于宫腔深度0.5cm即可,将选定的药品,经导尿管缓慢注入宫腔,待药液全部进入宫腔后,拔出导尿管,平卧或臀高l~2小时,每日1次,经期停用,这种方法用药比较直接,所以效果也比较好。另一种是抗生素治疗并清理宫腔。用于分娩或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炎,应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该先确定是否有胎盘组织残留,有的话就立即予以清除,待抗生素达到一定剂量、炎症得以控制时,方可行刮宫术,以防炎症扩散。如果子宫有活动性出血时,可再应用大量抗生素的情况下清理宫腔。
除了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还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去治疗。患者应该要以以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并含有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果不能进食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应半卧床休息,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宫腔分泌物的引流。下腹部热敷 有利于促进炎症的吸收并止痛;要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
子宫内膜炎要注意什么子宫内膜炎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要禁欲,严禁性生活,避免炎症更炎症。因为患者阴道分泌物会比较多,同时也会腹痛、腰坠胀等,性兴趣也会下降。炎症被控制的初期,刚恢复性生活也不宜次数过多,以免盆腔充血、抵抗力低下时再次发病。
至于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性交的频率要严格控制,因为平时腰背痛,性生活又使症状加剧,白带增多,腹痛、腰部附胀加重,即使勉强性交也无快感和性高潮。或是在当时有快感、性高潮,但因性事后盆腔充血,促使症状重现或加重。
无论是哪种子宫内膜炎,患者在平时都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保持阴道清洁,不要进行不洁性行为,也不要流产。同时也要注意日常饮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免疫力。
子宫内膜炎的中药调理子宫内膜炎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多是由细菌感染、性病毒感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原虫感染等原因引发。中医将子宫内膜炎具体分为阴虚内热型、湿热内阻型和瘀血阻滞型三个类型,并且根据不同类型有不同的药方调理。
1、阴虚内热型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主要作用是滋阴清热。
处方加减:若白带色黄臭秽,则加败酱草12克,生苡仁15克,车前子15克以清热利湿止带;若心烦急躁,则加炒山栀12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以疏肝理气并清热。
2、湿热内阻型处方:黄柏10克,生薏仁2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败酱草12克,红藤12克,生甘草10克。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
3、瘀血阻滞型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赤芍12克,柴胡10克,川牛膝12克,枳壳10克,生地12克。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虽然中医可以调理,但是一旦患有子宫内膜炎,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做检查比较好。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